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覆手雨 > 第五十一章
         下午先生还会去授课,伴读生活还将继续。
         顾四季草草吃了一口饭,便躺在床上歇息。
         这个季节不似夏日那般燥热,也不似冬日那般寒冷,顾四季去不喜欢。
         在这个时节,百花不知自己的命运如何,还在拼命绽放着,殊不知只需一场秋风,便能将这满城风姿吹落。
         清风也没有书本上说的那样舒爽,反而将她的皮肤吹的干燥还有些脱皮。
         因此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时辰到了,双桃进来,顾四季听见推门声,也从床上坐起身来。
         双桃上前将顾四季微微有些凌乱的发丝打理齐整。留下小喜带上双桃赶往文德殿。
         刚一进门,便看见先生如早上一般,手中捧着一本书,认真的研读。
         旁边站着三皇子赵佑桐,双手举着一张宣纸,高过头顶,笔直的站在旁边。
         顾四季扫了一眼,根据隐约的笔画猜测应是上午先生留的功课,此刻纸上却多了写笔墨。
         扮拙而已,还真是精细。
         上前给先生和三皇子行礼,先生此刻心绪不佳,只淡淡嗯了一声,再没反应。
         顾四季觉得这么僵着还挺尴尬的,于是启唇问道:“先生,我有一疑惑,想向您请教”
         先生将视线从书本上移开投向顾四季的脸上。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读书有疑这是好事,但问无妨”
         “小女读到《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同样的问题,孔圣人给弟子的为何是两种答案呢?”
         先生看了身旁的赵佑桐一眼,说道:“这个问题不该问我,我同样存疑啊”
         顾四季也点头微笑。
         原因很简单求: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是要因材施教,三皇子志不在此,却硬要他舞文弄墨,压制本性,只能适得其反。
         但是这都不是先生和顾四季能左右的。
         先生让顾四季回座,同时也将赵佑桐放了回去。
         赵佑桐回到书桌后落座,趁着先生不注意,将那张纸展示给顾四季看。
         上面画了一直大乌龟,却长了一颗人脑袋,脑袋上五官俱全,分明就是先生的模样,那大乌**上还写着仁和礼二字,字形甚是丑陋。
         顾四季瞪了他一眼,不再看他,开始专心听先生讲。
         赵佑桐见她不理,自觉无趣,便放下那张纸,开始昏昏欲睡。
         先生看着他,觉得叹气已是多余,索性只当不见,这个小女娃听得认真,好歹能抚慰一下他这个荒凉的心。
         终于日头偏西,落日余晖下,先生的胡须也染上了淡淡的金黄,照的先生慈祥端庄。
         赵佑桐也睡足了,手肘支在桌上,偏头看向顾四季,这个不及自己胸口的小姑娘,真是让他惊讶。
         本想趁她幼小懵懂将她拉到自己的阵营,日后她能在南宁侯面前帮衬一两句话。
         却没想到虎父无犬女,小小年纪便满身戒备。
         落日余晖从窗口照进来,在她的周身打下温柔的光,白皙的手指轻轻握住漆黑的笔杆,不知在纸上画些什么。
         先生讲的乏了,也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因材施教”
         将功课题目留在桌上,敲了敲桌子,说了声“告退”,便抬步离开了。
         赵佑桐走上前去,看见这四个字愣了一瞬,旋即转笑,将纸叠的方方正正夹在书中。
         双桃收拾好东西,顾四季也行礼告退。
         赵佑桐喊到:“一起走”
         双桃看了小姐一眼,顾四季对着双桃说道:“最近耳朵总是嗡鸣,想来是火气所致,回去你给我泡点金银花茶”
         双桃笑答道:“好”
         赵佑桐当然听见了她们主仆的对话,这丫头气性还挺大。
         赵佑桐让宫女太监收拾好他的东西,送到寝宫。
         顾四季听见脚步声,知道是他追了上来,但是脚步未停。
         赵佑桐快走几步,追上了她,将手中的东西递到了顾四季面前,又是一只小兔子。
         顾四季看了兔子一眼,转头看向赵佑桐,眉眼弯弯,笑得无邪认真。
         “殿下可是有事吩咐?”
         赵佑桐:“孺子可教也”
         顾四季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不说”
         赵佑桐说道:“见了母后你应该知道怎么说吧”
         顾四季挑眉,“嗯”
         “哎,你今天为什么要帮我?”
         “小女姓顾名四季”
         “小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