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忆昔大唐贞观世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孙老道的恶毒主意
         文化与传承,两者密不可分,一个是内部的五脏六腑,一个则是外部的仪容仪表。
         孙老道沉默了,他曾听师弟袁天罡言。
         有幸一梦千年,那时汉唐之志早已不存,皇族成了奴隶主,天下皆是劳奴。
         孙老道问:“师弟,可有破解之法?”
         袁天罡欲言又止,唯有一声叹息,“汉人不自强,终究会被历史淘汰。”
         孙老道自有不服,拉着袁天罡急切道:“为何不得补救?”
         袁天罡神色略有木楞,似是回想起前尘往事,嘴边忍不住挂着一丝阴冷,“为何要补救?”
         之所以后来会助李唐一臂之力,也只是为了道门的未来。
         对袁天罡而言,心早就死在了战场上,这么多年,当初熟悉的面容早已模糊。
         可他心中的不甘和仇恨,却日渐增长。
         如今再谈,怕已经物是人非。
         袁天罡死了,死在自己的徒弟手下,他还有很多话没有告诉孙思邈,可他给孙思邈留了一封书信。
         信中只有四个字,“文化传承!”
         似乎他希望,师兄可以代替自己,来为天下万民谋盛世之基。
         可孙思邈起初根本看不明白,只认为师弟放心不下道门。
         如今,秦王亲口所言,却让孙老道浑身打颤。
         “师弟,文化传承,难道不是为我道门?是为天下万民?”
         看着李方晨眼中期盼,孙老道如何能够拒绝,只得点头应下。
         同时,心中再次对自己已故的师弟说了一句话,“或许秦王与你一般,皆是一梦千年的得道之才吧?”
         老道同意教佛门行医了,这消息,可让李方晨高兴的不得了。
         当夜与李泰二人宿醉,明显有些失态,可眉宇间的喜色丝毫没有半分消散。
         孙老道奉秦王令,自今日起,承继袁天罡之位,秦王府祭酒。
         大相国寺的僧人们,也引来了阴雨后的彩虹。
         孙老道领着百余名白狼军将士到此,面对玄奘很是和善,“玄奘法师,老道奉秦王令,特来教佛门众僧学习医法。”
         玄奘急忙拜谢,整个大相国寺,敢与孙老道相提并论者,难有一二。
         如今玄奘自立法相宗,更是让佛教受到重创。
         天下佛门,三成归秦,七成观望。
         玄奘将此问交给孙老道,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建议。
         孙老道十分客气,“法师,此事简单,需知天下不仅有佛门,若佛门做不得,那我道门来做!殿下是天下的秦王,殿下要做的事情,道门愿拼尽全力!”
         佛僧还是太多了,与对方想比,道门大多为一脉单传,人丁少得可怜。
         可孙老道却从中看到了机会,殿下说要重用道门,那必不会有假!
         联系身在长安城中的李淳风,命其召集天下道门。
         李淳风面见孙老道时,急忙见礼,“师叔许久不见,越发年轻了。”
         孙思邈淡笑一声,“老道年轻与否并不重要,反倒是道门,可曾想好未来的出路?”
         如今袁天罡以逝,孙老道又不喜权势,道门的首脑之位便被李淳风担在了肩膀上。
         李淳风笑道:“师叔早有定计,又何须来讨笑我?”
         “你这臭小子!”
         孙思邈归顺秦王殿下,消息一传出,李淳风就安排人做好了对秦王殿下效忠的准备。
         道门的安危,早就与秦王相互挂钩。
         因为道门之前的兴衰成败,皆与秦王殿下有关。
         袁天罡死了,罪人却是他的亲传弟子,李淳风的师弟,道门十二地支之一的戍!
         算得上自作自受,道门内部不和谐,以及戍对太子和魏王的刺杀,使得道门一落千丈。
         本来因为火炮等物而威风不凡的他们,后来几年完全被秦王所忌讳。
         如今,机会又有了。
         看着大唐的变化,又有谁不清楚,这其中最关键一点,就在于秦王尊,李承钰!
         公子如玉,金戈做旁,故为承钰。
         秦王在,大唐五百年盛世无人敢否认。
         秦王逝,大唐倒退十年光景,人皇国位必然动荡不安。
         提前进行改造的寺庙一共有六座,可惜其中僧侣少有愿学医者,孙老道对此并不在意,反而快速安排道门人入驻其中。
         既然你们佛门看不上秦王殿下,那就让我们道门与殿下绑在一起,孙老道相信,秦王不会让他失望。
         而道门的动作,也是极大刺激了佛门的存在。
         本来心中还有不愿和不满,在他们看来,做一个僧侣,远比做一个医师要受人尊敬的多。
         可惜一切的平衡都已被打破,佛门不争,那么道门就会插手。
         孙老道这个恶毒的主意,变相替李方晨再将佛门一军。
         玄奘领三百僧,汇集一处,书笔刻录。
         对孙思邈行拜师礼,用以学医。
         每说一句,必会记下,若有疑问,当场提出。
         似乎孙老道口中的医术就好像他们求之不得的佛经,不能有半分忽视。
         见此情况,孙老道不得不叹一句,玄奘不愧是佛教中唯一能被他瞧上眼儿的存在。
         一连七日,成书二十六册,孙老道毕生所记,全部变成了玄奘等僧人手中的“佛教圣典”。
         “叩谢真人厚恩!”
         得了馈赠,自然要还礼给对方。
         道一句真人不算亏,如孙老道的心性修为,玄奘等人自问无人能比。
         全新的法相宗,开始不断变化、发展、以及向着李方晨所设想的目标成长。
         六处医庙,两处被道门所占,余下四处,都已经被新出现的“医僧”们树立起了名声。
         穷人看病,三文两贯,富人吃药,一银六金。
         对待百姓和官富之家各有不同,李方晨给玄奘送去了一个主意。
         药材之辩,药性相近,奈何价格大小不同。
         既如此,富人吃贵药,穷人吃穷药。
         官府会根据医庙每年所医治的人数,和对待病患的态度,给与评级。
         六处医庙,统一被定做四等丁庙,往上还有三等、二等、一等,满足一等晋升后,换成四等丙。甲乙丙丁四级,共十六等。
         就好像一场大型的升级游戏,六处医庙正式扎根在长安城周围。
         和尚看病,道士也跟着看病?
         这一热闹,倒是让长安百姓很是惊喜,多有打听。
         本以为只是一出传闻,如今确定后,心中翻江倒海,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
         唯有面向秦王庄,扣首道:“殿下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