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汉明 > 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访
         与岳小林同时光荣成为吴争随扈亲卫的,还有鲁进财。
         不过鲁进财是主动请求的,吴争就算不是王爷,也是他最想追随的教官。
         池二憨、宋安自然也是求之不得,更不会阻止。
         他们本来就担心,自己二人领兵在外,身边缺少可靠且有实力的人,少爷的安全没有保障。
         吴争也没有亏待他们二人,给他们每人升了百户(军改之后,建制内的北伐军,官职已经变为班、排、营等,总旗、百户、千户相当于军衔)。
         而吴争身边也组建了警卫营,编制挺大,一营三个步兵连加一个骑兵连、一个炮排,满编六百八十四人。
         三人踏着残阳余辉,刚到北门桥,就被一队巡逻的禁军拦下了。
         一个领头的禁军百户按着刀柄上前,厉声喝道:“汝等何人,不知道这是禁区吗?敢情是前来与乱民通风报信的吧?”
         岳小林厌憎地上前一步骂道:“瞎了汝的狗眼,这是……。”
         “本官给事中吴越,奉命前来安抚民众……这是内阁行文。”
         那禁军百户接过行文,疑惑地打量着吴争道:“六科给事中除了都给事中徐大人,左、右给事中郑、杨二位大人之外,仅有六位给事中,没听过有姓吴的啊?”
         吴争笑道:“本官是新迁……这不会稽郡王进京总理军政,本官与王爷是同乡,就补了个缺嘛。”
         禁军百户检视了行文,“哦”了一声,陪笑着冲吴争拱了拱手道:“原来是吴大人,卑职姓袁,袁成礼……大人能与王爷同乡,那可是三生有幸啊。”
         百户是正六品,而给事中却是从七品。
         百户向给事中先礼,其实并不为怪。
         科道言官稽察六部,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甚至有封驳之权。
         但这“封驳”指的不是封驳旨意和朝廷命令,而是封存、驳正文书上的违误。
         如果是封驳旨意和朝廷命令,那还要皇帝和内阁做什么?
         可就算是这样,给事中的权力也是相当大的,所谓见官大一级,不是说说的。
         所以,百户一旦验证了吴争身份,自然态度就“温柔”起来。
         “乱民被围在鱼市街以西的空旷地,穿过大街就能看见。吴大人,您只带了二人,入内怕是有危险,要不,我派一队禁军护送您进去?”
         吴争微笑道:“多谢袁百户,不必了,若是带兵进去,怕是会遭来民众的敌视,那就有违朝廷安抚的意思了……况且此时天色未暗,禁军又在四处巡逻,想来不会有事。”
         袁百户见吴争说得有理,也就不再坚持,一挥手,令士兵们让开了路。
         吴争三人向鱼市街而去。
         可吴争却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的微服,对于民众而言或许有用,可在很多人眼中,根本是多此一举,这百户就是其中之一。
         刚开始时,这百户确实没有认出他来,只是觉得面熟。
         也难怪嘛,吴争这样声势如日中天的人,进趟宫,没记住别人,别人就记住他了。
         只是没想到他会微服前来,一时没有记起罢了。
         可等后来,百户便想起来了。
         看着吴争三人远去,百户脸上的笑意渐渐凝固。
         他转头拉着一个士兵至边上,在士兵耳边嘀咕了几句,那士兵立即向东南皇城方向飞奔而去。
         东南方向,是皇城。
         ……。
         鱼市街,顾名思义,因鱼市得名。
         北门桥下的进香河,通往玄武湖,供应着应天府百姓每日的新鲜湖鱼。
         每日凌晨天色未亮,湖中渔火点点,都是捕鱼捉虾的小船。
         小船笼着晨雾“咿咿呀呀”摇到北门桥,这便算进了城。
         赶鲜的百姓们也从四面八方汇拢来,验货谈价。
         人气一旺,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处市面。
         鱼鳞小瓦,青砖旧屋,老宅院沉沉地陷入地面半尺。
         气氛是一片死寂。
         法不责众,自古有之。
         可真当禁军包围了这方圆十里地,民众也开始怕了。
         他们想起了前几日毁坏的房屋,砸坏的器具,点燃的几处衙门,甚至打死打伤的路人。
         人哪,一旦聚集,从众心理,让他们一个个都认为天是老大,自己是老二。
         可一旦冷静下来,怕,是难免的。
         当然,民众还是有所峙的,一是他们占着理呢,银子被官府贪没了嘛,二是终究是天子脚下的子民,没有谁会担心,这么多人会被朝廷下令诛杀了。
         刚接近街口,就听到有人在骂。
         “狗X的,这几天官军封了进香河,鲜鱼也运不进来。刘老三的酒馆里除了炒豆就是煮豆,老子的嘴都淡出鸟来了……!”
         路边一处露天茶摊,二文钱一搁,管饱。
         用的是什么茶叶就别计较了,基本上就看不到,因为都筛留在店家的桶里,小二是拎着灌好的陶瓷茶壶出来的。
         四、五个光着膀子,肩上搭着汗巾的男子,坐在一张仅膝盖高的破桌前。
         之前说话的,是个正对着吴争三人,满脸络腮的粗壮汉子,脸上有道伤疤,看着还挺新鲜,估摸着该是前几日民乱时留下的。
         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用凶狠的目光打量着吴争三人。
         络腮汉子对面,也就是背对着吴争三人的一个男子,看起来身形就瘦小许多,他道:“说得是啊,要说理,咱还占着理呢,有哪个朝廷这么做事的?贪咱小老百姓的血汗银子,这还有天理吗?咦,郑一斤,你可是卖肉的,这嘴里淡出鸟了,只管在铺子里寻块猪油抹抹嘴,也胜过咱们啊,大伙说是不?”
         几个人哄然大笑起来,全没有被官兵包围的恐惧。
         这时,那被叫做郑一斤的络腮汉子慢慢站了起来,指着吴争三人,口中嚷道:“哎……你们三个打哪来啊?可知道这方圆十里已经成了禁区,速速退去,莫摊上官司!”
         他这一嚷,他边上几个都转头看来。
         其中刚才挤怼郑一斤的瘦削男子,起身打量了吴争三人一眼,竟朝吴争拱了拱手道:“看小郎穿着,该是外地来的读书人吧?郑一斤说得没错,此地已是禁区……咦,你们进来时就没遇着官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