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汉明 > 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杀鸡,何须牛刀!
         吴三桂、方光琛这二人凑在一起,将垂死的大明朝直接给挖坑埋了……此话,绝非虚言。
         当年李自成攻破京师,为解决军饷问题,逼勒百官助饷,查抄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家,还顺手牵羊,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请去品茶。
         在崇祯死后关宁军三首脑王永吉、黎玉田、吴三桂正面临着继续抗清还是降顺的选择。
         而吴三桂问计于方光琛。
         方光琛当时向吴三桂建议,“莫若请北兵进关,共歼李贼,事成则重酬之。”
         此计被吴三桂采纳,就有了之后多铎率清军入关,满清平白捡了顺天府的事了。
         所以,这二人十几年来,可谓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交情非常人能比的!
         然而,真到了紧要关头,还有什么,是不可弃的呢?
         吴三桂心里浮起一丝恻隐。
         他挤挤眼睛,抹了把并不存在的眼泪,“廷献啊……是孤的错,孤早该听之劝,先下手为强……若是先击溃了李定国的不足三万大西军……今日何至于受二方逼迫,竟落个丧家之犬的结局!”
         方光琛又是一个聪明人,在信阳城见到吴三桂断臂求存,弃王屏藩、马三宝及一万多骑兵之际,也已经忐忑不安了。
         此时吴三桂开口一与他论旧情,方光琛就大概清楚了吴三桂的意思。
         与其象王屏藩、马三宝一样,不如来得光棍些,主动示好,或许还能混个死后哀荣。
         “王爷放心……光琛能理会得。”方光琛抱拳道,“能为王爷效死,乃光琛求之不得的荣幸!”
         吴三桂终于挤出了热泪,他哽咽道:“还请廷献放心……学潜这孩子,孤为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尽心照抚他成人……还有你的家人,孤也会视为自己的家人……!”
         方光琛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大声道:“请王爷下令……要光琛怎么做?”
         吴三桂顿时正经起来,肃容道:“如今敌军已经破城,就算有王屏藩、马三宝二部阻击敌军,奈何敌军兵力远超二部,加上孤这一撤,将士士气必受影响……恐怕是撑不了太久的,万一二人中有一人吐露孤的去向,敌人必尾随而来……可前有淮水拦路,我军又多是骑兵,须不少时间渡河……故本王思忖着,是不是以一支偏师向西北桐柏方向引敌尾追,而本王则暂时隐匿起来,待追兵一过,再转正北明港方向渡河……本王细细思忖,寻常人,孤不放心,唯有廷献,孤能放心啊!”
         方光琛大声道:“光琛愿往!”
         “好,好……好!”吴三桂连道三声好,双手合拢,紧握着方光琛的手,“以千人骑兵,要造出主力之势……廷献哪,你可知……此行凶多吉少啊!”
         “生死有命、福贵在天……只盼王爷得以逃出樊笼,待有日,率重兵为我报仇……光琛泉下有知,也再无遗憾了!”
         “不……廷献你要活着回来,孤在汝州等你来归……不可拒绝,这是军令!”
         方光琛终于大泣起来,“光琛……遵命!”
         ……。
         都说歪打正着。
         吴三桂的善变,他却想不到吴争早在他与李定国“合谋偷袭”前,就已经向真阳方向派出了一支数千人的偏师,打算断他的后路了。
         在吴三桂看来,他已经部署了两道疑阵,就算吴争再聪明,也估算不到,自己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顺利渡河。
         也对,吴三桂还真瞒过了吴争的追兵,率骑兵顺利渡河北向了。
         渡河之后,吴三桂继续向正北方向,他打算协了明港,再转西向,沿溱水至泌阳,然后向北至裕州。
         然而,明港有一长林卫分支,看见了大军突至,惊讶之余,就近向蒋全义部提供了这个消息。
         蒋全义苦候已久,已经过了预估的日子,正觉得忙活三天,竟扑了个空时,骤闻此消息,自然大喜。
         不管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也比苦候等待要强吧?
         于是,蒋全义率部西向,但他赶去的并非明港,而是,确山方向,溱水南岸。
         而此时,吴三桂所部人马,也正过明港北赶。
         两部人马,竟是在仓促之间,在溱水南岸附近遭遇了。
         没有哪方是早有预备,就更甭谈伏击了。
         那自然,便是一场血战!
         ……。
         可怜的方光琛,就领着一支老弱病残的骑兵。
         这是从主力中遴选出来的。
         人数还不多,说是一千人,其实就八百。
         天晓得,方光琛心中有多苦?
         他还不敢行军速度太快,因为要留些记号给后面的追兵,引诱、误导追兵来追。
         试想,这种情况,岂能不被追上?
         出山镇,南阳府西北角,与襄阳府交界接壤处的一个小镇。
         这名字取的,注定会发生些事。
         方光琛知道自己跑不了,既然已经将追兵引得够远了,那就别浪费体力了。
         于是,下令八百余人进镇歇脚。
         这八百余骑一入镇,便惊动了整个镇子。
         饥饿难捺的骑兵,顿时将镇子掀了个底朝天,劫掠、烧杀、奸淫……可谓是无恶不作。
         方光琛自认是个读书人,按理,他该去阻止的。
         可到了这时,方光琛自觉时日无多,人一绝望,看什么都淡了,也就不想拦了,也拦不住了。
         任由着这群饿狼般地**,肆虐着整个镇子。
         而他自己,坐在镇上唯一一家小酒肆中,自斟自饮,静候着死神的到来。
         ……。
         当前锋禀报,前方小镇有乱兵施暴。
         吴争敏锐地感觉到,自己怕是被糊弄了。
         吴三桂逃命还来不及,岂会纵兵劫掠区区一小镇?
         这岂不是为追兵指路吗?
         唯恐不被追上?
         想到这,吴争心里就象饥火中烧一般,难受得紧。
         可此时再回师转向,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吴争一面在心中咒骂着吴三桂狡猾,一面也会吴三桂的疑兵计赞了声好!
         放下双方敌对阵营不谈,如今这世间,想要骗过吴争的,确实不多了。
         好在,吴争暗暗庆幸,早就有了偏师和蒋全义这着棋,心中期盼着,蒋全义能为自己带来好消息。
         那么,既来之,则安之!
         吴争也想看看,是什么人,继王屏藩、马三宝之后,还能吴三桂效死命!
         “令……前锋合围前方小镇……后军变前军,返回信阳城……中军原地待命!”
         杀鸡,何须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