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1000章 旧河山(求月票求订阅)
         唐节稳扎稳打,渡过了滦河。
         岳乐则是边打边向北撤,没让唐节击溃清军,而是押运着缴来的钱粮、人口,往喜峰口退去。
         滦河穿过燕山山脉,切割出的天然的峡谷,成为南北往来的通道。喜峰口便是峡谷东段的隘口。东汉末年,曹操与乌桓便是在此作战。
         相传以前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千里来寻,父子相逢于山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故称‘喜逢口’,后渐渐被称为喜峰口。
         此处高崖对峙,地形险要,通过山谷可达蒙古高原,折向东可达大凌河流域。
         只要进了喜峰口这段峡谷,岳乐就再也不怕唐节了。
         十月十三日,岳乐派清军主力护送福临与济尔哈朗进了喜峰口,他则浴血奋战,亲自断后。
         “安郡王,陛下与郑亲王已进了峡谷。郑亲王命你快撤,万不可有所损伤。”
         “谢郑亲王关心,我还可以再守一会……”
         岳乐得到消息,满是血污的脸上也终于展露了笑容。
         他指挥断后的兵马也递次退入喜峰口关,忍不住让人向对面的楚军大喊。
         “唐节,后会有期了!”
         清军盘踞着残破的喜峰口关城,纷纷大喊道:“哈哈哈,有本事拦住你爷爷啊,后会有期……”
         “以后爷爷们还会再来的……”
         这样的叫嚣,算是对唐节叫阵单挑时骂脏话的回应。
         楚军没什么反应,依然不紧不慢的攻打喜峰口关,大概也是非常气闷。
         岳乐脸上笑容未歇,以指点江山的语气向洛洛欢道:“楚军虽然战力不俗,但唐节并不适合指挥楚军,这就像脑袋与身体互不协调,所以打起仗来毫无灵气……”
         ~~
         很快,岳乐要的灵气就来了……
         ~~
         其实这一战清军打得很好。
         虽然时间仓促,他们还是抢掳了永平府一通,又据守滦河抵挡住了唐节的功势,还看破了王笑打算在山海关截击的意图,最后从容退入喜峰口。
         就算皇太极当年入塞,大概也就是这么一个流程。
         济尔哈朗相信,假以时日,年轻一代的宗室子弟成长起来,必能和父辈祖辈一样骁勇善战……
         他策马缓缓走在峡谷中,感到十分欣慰。
         终于要离开关内了。
         就把布木布泰留在燕京应付王笑好了,看她能守得住五天,呵,大乾朝?可笑。
         往后也不用看到这些可恨的人,眼不见心不烦……
         济尔哈朗正想到这里,前方传来了第一声铳响,如平地惊雷,打断了他的思路……
         ~~
         王笑认为,学打仗和学武艺类似,需要一直学新的招式,并反复运用。
         在关中打了几仗之后,他见识了纵贯秦岭的几条栈道,就很喜欢这种……把敌兵堵在峡谷里的作战方式。
         他给这一招取了个名字叫“赶老鼠进风箱”,秦小竺表示非常难听。
         但总之是又学了一招,王笑如今正在勤加练习,以求做到融汇贯通。
         天下山川虽然不同,但有相似之处。秦岭、太行、燕山,山脉连绵,但都有河流切断山脉,形成峡谷。
         在王笑看来,燕山的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与秦岭的子午道、陈仓道、褒斜道都差不多,虽然没那么险。
         ——你们想从喜峰口走,好啊,我从西边的古北口先绕过去。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一种打法,‘你走栈道,我走陈仓,绕到你前面堵你’是另一种打法。
         当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只是王笑做的上百个计划之一。
         碰巧形势很适合这个计划而已。
         济尔哈朗走山海关也好,走独石口也好,甚至从天津出海,再甚至迂回到山西从漠南蒙古走……王笑都考虑过。
         王笑并没有因为皇太极、多尔衮死了,就认为自己在天下间已无敌手。
         他把济尔哈朗、岳乐都当成很厉害的对手,抱以足够的重视,认真仔细地作了战略部署。
         他还给足了他们面子,亲自带兵来追杀他们。
         ~~
         济尔哈朗感受到了绝望。
         他真没想到王笑会亲自来堵他。
         他得到的消息是王笑还在固安县附近,认为王笑会直接去攻打燕京。
         北伐?不就该是为了收复京城吗?
         而且,有唐节来攻击清军就够了啊,这边也是拼尽了全力才防住唐节的攻势。
         何必要这样呢……
         就在济尔哈朗以为已经安全退出关内之际,前方旌旗摇动、弹矢如雨。
         王笑的大旗一扬,清军先就胆寒了三分。
         楚军的手雷乱掷,在这狭长的峡谷中,迅速给清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爆炸声中,济尔哈朗连忙派亲卫护着福临的御驾向南折返。
         “皇上,速让岳乐带你突围……北面是王笑亲自领兵阻截,冲不过去了,攻南面的唐节还有一线生机。”
         济尔哈朗语速飞快,又道:“突围以后,不再要走山海关,王笑必派了水师堵截……”
         “皇叔父,那你呢?”
         “我受先汗抚养、得先帝信任,又蒙皇上倚重,享尽三朝厚恩,今日唯有以死相报。”
         福临大恸,哭道:“皇叔父……随朕一起走吧。”
         济尔哈朗摇了摇头,又郑重交代道:“希望皇上以后重用并信任宗室子弟、让他们万不能再摒弃满洲旧俗了……切记,沿习汉俗实为亡国之先兆啊。”
         这是他最后的叮嘱,说完就让福临的车驾折返。
         福临回过头望去,泪如雨下。
         他扶着车框,大喊道:“皇叔父,朕不该错怪你的……”
         济尔哈朗没有回头。
         他心里已经开始后悔当年没有立豪格为帝,当时若立豪格,或许入关之战他就不会死,大清还有一个强壮的成年君主。
         回想起来,福临的优势,只是有个来自科尔沁的额娘。
         现如今,福临连这点优势也没有了。
         但事已至此,济尔哈朗没有回头路了,他本来忠的就不是福临这个人,而是皇太极、爱新觉罗。
         布木布泰敢背叛爱新觉罗,哪怕她是皇帝的额娘,济尔哈朗也要设计除掉她。
         而王笑想灭爱新觉罗,哪怕他看起来不可战胜,济尔哈朗也要拼命与之相搏。
         ……
         这些年,济尔哈朗立场看起来总是在摇摆,面对代善、多尔衮、布木布泰等人之时,都显得不强势。
         哪怕地位越来越崇高,他也从未想过要取代天子。
         这给人一种软弱易欺的感觉。
         但他也是从小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凭军功封爵。
         自从后金崛起以来,八大贝勒、四大亲王,皆有他的一席之地。
         他是爱新罗觉家唯一一个并非帝王直系子孙,却能封铁帽子亲王的人。
         这个绝境之中,济尔哈朗迎向王笑那不可一世的大军,毫无惧意……
         ~~
         楚军是急行军而来,并没有带大炮,只带了一些手雷,但王笑又下令让士卒制作了一批简易的投石车。
         投石车的准度虽然不高,但这个峡谷中人挤人的,准度已经不重要了。
         此时秦玄策阵前指挥,想到了王笑的千叮咛万嘱咐——
         “济尔哈朗是不输于多尔衮的猛将,我们打他一定要谨慎行事……”
         既然见到是济尔哈朗亲自迎战,秦玄策便下令让士卒不停地轰击济尔哈朗的大纛。
         整个山谷中的爆炸声久久没有停歇。
         这一支宗室嫡系的清军确实是血勇之师,在不利地势中,面对楚军凶猛的攻势,并未迅速溃散。
         “果然厉害。”秦玄策皱了皱眉,大喝道:“把所有手雷都掷出去!”
         ……
         济尔哈朗愈发绝望。
         ——这样的地形,这样的埋伏,竟还要用这样的火力打我?
         他只好指挥着清军试图攻上山腰,摧毁楚军的投石车,低头一看,一颗手雷正落在自己的脚下。
         他惨然一笑。
         这一仗打得,也别说什么名将不名将了,换作谁被包围在这种峡谷里,都不可能从这样火器密集的阵线中突围出去……
         一瞬间,济尔哈朗想到了很多。
         当年第一次随皇太极杀入关内,就是走的这喜峰口。
         当时皇太极说,伐楚如伐树,要一斧头一斧头地砍,那次入塞就是伐楚的第一斧。
         时隔多年,自己又到了喜峰口,这一次……
         “嘭!”
         ……
         一片残破的金甲高高溅起,又跌落在地上……
         秦玄策收起千里镜,从参谋手上接过一本册子。
         他眯着眼,提笔在名单上的“济尔哈朗,脸瘦而长、白须、法令纹深”那一行划了一道。
         “干掉了一个……”
         ~~
         “报!皇叔父辅政和硕郑亲王薨啦!”
         “皇叔父!”福临悲呼一声,几乎要晕厥过去。
         “皇上!皇上……”
         岳乐根本没心思管福临的悲伤。
         他感到很热,摘掉盔甲,光溜溜的额头上全是大汗。
         “怎么办……怎么办……”
         他心里念叨着,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郑亲王用性命为大清将军争取到的时间不多,必须想办法尽快从南面突围……
         ~~
         此时,唐节也捧着一本册子在看。
         “岳乐,年二十五岁,脸瘦而长,唇上留细须……”
         唐节就很想要把这一行也划掉。
         他打算到时候在后面添一句“死于定西大将军唐节之手。”
         前方忽然传来一阵呼喊声。
         “来了。”唐节暗道了一句,拿起千里镜看去。
         “叫你他娘的跑啊……”
         话到一半,唐节停了下来。
         只见出现在千里镜当中的是一个个哭爹喊娘的老百姓,衣着褴褛,神色凄惨,正被清军驱赶着边哭边向这边奔来。
         ……
         三年多以前,因王笑掘了清福陵,清军屠了永平府城。
         府城被屠,加上随之而来的瘟疫与战乱,永平府境内人口骤减。
         这次清军再次劫掠永平,也只掳到了五万余人。
         虽然不多,清朝也需要这些人口弥补损失的人丁。
         但眼下这种情形,岳乐显然是不可能把他们押回关外了,于是干脆驱赶着他们攻城……
         唐节不知道岳乐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其实唐节自己以前也经常驱使百姓攻打城池。
         那时候他不觉得自己有错,慈不掌兵,义军起事之初那么艰难,不靠驱赶百姓攻城靠什么?
         后来,瑞朝立国,有了自己的治下之地,以前那些不相干的人就成了自己的子民,感觉就有些不一样了。
         唐苙每天说要仁治要仁治,唐节一开始很烦他,但耳濡目染之下,态度渐渐还是变了。
         但他打起仗来,依旧不会顾及这些人。
         上次多尔衮攻打大同,也赶着百姓攻城,唐节该放箭就放箭,毫不犹豫。
         这次岳乐故计重施,只会让唐节愈发冷笑。
         但下一刻,他忽然想到了李平问的那一句话。
         “将军不也是这样肆虐乡里吗?有何不同呢?”
         “有何不同?”唐节低声自语了一句,似乎感到有些烦躁。
         ——他娘的,人就是不能想太多,为将者掺杂太多杂念,都做不到杀伐绝断了……
         “将军,将军。”
         有人打断了唐节感慨,问道:“那些百姓就快冲过来了,怕会冲乱我们的阵线,请将军下令。”
         唐节眯了眯眼,淡淡道:“你们不是爱参谋吗?说说怎么办。”
         “这次若退,往后建虏便认为这等伎俩对付我们有用,贻祸无穷,可下令开铳,击溃冲阵的百姓……”
         “不然,建虏已然势竭,今次将他们赶出关外,我们便要平定辽东,有何后患?”
         “你是说放建虏逃走?”
         另一个又道:“放心,他们逃不掉,晋王已令水师攻打山海关,封堵建虏退路。我们放开道路,疏散百姓,再追击建虏便是。”
         “人多混乱,走了奴酋、岳乐等人又如何?若是放开建虏,他们在永平作乱怎么办?害的人不是更多……”
         “……”
         参谋们商量着,语速飞快。
         但他们还没讨论出结果来,前方的百姓已奔到不远处。
         李平忙向唐节一抱拳,道:“事态紧急,请将军临机决断!”
         “哦?我又可以临机决断了?”唐节傲然问道。
         “是,军法作战条例第四十六条……”
         不等李平说完,唐节已大喝道:“所有人听令!拦开道路,放百姓通行。”
         “艾胜楠,你领步营三千人,速赶赴青山关,防止建虏逃窜……”
         “是!”
         “牛老二,你领我将印速去调动骑兵,迂回到东南方十里候命,随时准备与本将追击建虏……”
         “是!”
         “耿当,你速领骑兵六千人,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白羊峪埋伏,切断建虏归路……”
         “是!”
         唐节吩咐完,翻身上马,还向李平睥睨了一眼,淡淡道:“你说得不错,打赢了才有意思,看着吧……”
         ~~
         王笑策马穿过峡谷,上到喜峰口关。
         回过头看去,只见整个峡谷里尸横遍野。
         这支清兵是清朝在关内最后的精锐,都是最狂热、死忠清廷的八旗兵。被王笑包围之后,投降的很少。
         因此楚军杀得格外凶狠,四万余清军被楚军疯狂屠戮了将近一半。
         这种峡谷当中,子弹和手雷少有没打中人的时候,几乎就是一声响死一个人。直把喜峰口变成了一个屠宰场,血腥味浓得让人透不过气。
         最后,岳乐领着两万人从唐节的防线突围而走……
         王笑在喜峰关了解了具体的情况之后,褒奖了唐节所做的决断。
         以王笑的布置,不担心岳乐会逃掉。
         放不放他突围,只是早一点或晚一点歼灭这支建虏罢了。
         能保存数万百姓的性命,王笑不介意带楚军多追几步路……
         ~~
         北楚建武二年,十月十三日,楚军与清军在喜峰口决战,是役,楚军以不到两千人的伤亡,歼灭清军两万余人,清皇叔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战死。
         十五日,岳乐率领残兵两万人试图从青山关突围,遭遇艾胜楠部,洛洛欢战死,清军丢下三千人的伤亡,放弃了从青山口出塞的打算,转道向东。
         十六日,楚军大将耿当在白羊峪伏击清军,清将祜塞带五千人死战断后,岳乐才得以带着最后的万余人逃脱,直奔山海关。
         十七日上午,岳乐赶到山海关,他颇为惊喜的是,山海关还没失守,依然掌握在清军手中,但有一支三千余人的楚军正在攻城,且有战船在海上炮轰山海关。
         这边岳乐还在进入关城,唐节再次率兵追上他。双方激战半日,楚军攻陷山海关……
         十七日下午,岳乐带着最后的五千人从山海关东面逃出。
         楚军海船迅速驶来,以炮火轰击清军。
         岳乐不敢继续东进,放弃走辽西走廊,向北逃窜,试图带兵逃进群山之中。
         十七日夜里,唐节又在一片石追上清军。
         这是这场大战的最后一役,清军在关内的最后五千精兵在此覆没……
         ~~
         这次北伐,王笑都是让麾下将领进行临场的战事指挥。
         他自己做的更多的是统帅全军、调整大战场的战略、收复城池、安抚百姓……
         十九日,王笑行至永平府城……
         他第一次去辽东时就来过这里,算是他与清朝交手的起点。
         这次回来,他与清朝第一阶段的交手像是也落下了帷幕。
         攻守之势已完全逆转。
         然而抬眼看去,只见永平府城池破败,人丁稀少。
         于是,王笑在此祭奠了三年多以前死于屠城的百姓。
         祭奠之后,他带着夏向维、张光耀在城内逛了一圈,缓缓说着当年让张永年驻守蓟镇之事。
         末了,张光耀道:“晋王,末将相信这里一定会回归往日繁华安定。”
         “是啊。”王笑感慨了一句,“我们这些人做的这些,终于还是有用的……”
         ~~
         十月二十日,唐节赶回永平府,向王笑禀报了一片石之战的具体情况。
         遗憾的是,依然有一部分清军将领遁入了山林间逃走。
         战场上暂时还没有发现岳乐与福临的尸体……
         这是很难避免的事,满人骑术清湛,又比楚军熟悉辽东地势,一旦他们抛下大部队,在广袤的燕山山脉当中,楚军很难追捕。
         但这一战的结果已经比王笑想象中要好,他早做好了会放跑一部分清军的准备。
         至于岳乐、福临是死了还是逃了,王笑也没那么关心。
         尤其是福临,与其杀了他、让代善在盛京自立为帝或扶持一个新皇帝,王笑宁可福临能逃回去。
         王笑更关心的是……他从登州派了四艘大船,各载兵一千五百余人攻打山海关,最后却只到了两艘,另有两艘海船遇到风浪失联了。
         大海茫茫,暂时也只能派人慢慢打探了……
         十月二十四日,王笑分别派秦山湖、蔡悟真、秦玄策等人带兵收复锦州、宁远、广宁等地;又令唐节坐镇蓟镇,驻守蓟北长城。
         至此,这次北伐算是完成了大半,剩下的便只有收复京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