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师父我也去行走江湖 > 第16章:这这这是这
         这些菜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过吃过。
         “师父,够不上,鱼”。
         祁止连着盘子一起端到她们面前。
         “师父,豆豆”。
         “师父,要汤”。
         ……
         “师父,嗝”。
         祁止望向吃饱喝足的小姑娘,眼角微动,让小二撤了饭菜。
         “你们自己玩,我出去一趟”。
         “师父去哪啊?我也想去”。
         小姑娘跳脱。
         也坐不住。
         乐滋滋的仰起脑袋,眨着水灵大眼,又长又弯的睫毛随之而动。
         那双眸不谙世事,无辜的很。
         盯久了好像能把内心罪恶放大。
         “你个子太矮绊手绊脚,自己玩,实在呆不住在这周围转转”。
         “师父你带我一起嘛,我会乖乖听话”。
         小姑娘拉着祁止放在身侧的手摇啊摇。
         “听话就自己玩”。
         颜叶:“……”。
         松开手,撅了撅嘴,“师父你回来带点糕点,想吃”。
         “好”。
         祁止离开后,颜叶兴奋劲又起来了,余小花还在缝补。
         被剪的太碎,针线都快用完了,衣服还没缝完一件。
         颜叶凑到余小花身边笑嘻嘻的。
         “小花姐姐线不够了,我们要不要去买点?”。
         余小花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走吧走吧”。
         “等等”。
         颜叶歪着脑袋看着余小花。
         从包袱里拿出一个小袋子,打开。
         将仅有的几个铜板倒出来。
         这是她好久之前偷偷存的,大伯娘不知道,不然早就没了。
         一直没敢花。
         至于祁止给的那八百文她没要,后面被他拿去付那些人的路费付了大半。
         中午路上没多少人,店铺都在开门,三三两两的客人进进出出。
         两小女孩谁都不认识路,一路问人才找到成衣铺。
         余小花长这么大是来过几次镇上,可每次都在北门口卖菜。
         不然余赵氏也不会带她来镇上。
         小镇每条街比起京城的街道很短。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也分东南西北街,东南西北街又分区。
         成衣铺在南街,而他们住的客栈在东街。
         路上。
         “小花姐姐你认识回去的路吗?”。
         余小花一直很注意着,但还是不敢肯定。
         “叶叶你也记着我怕我忘了”。
         颜叶答应的很痛快。
         实际上……
         很快来到铺子前。
         余小花下意识摸了摸怀里铜板。
         咬唇,有些舍不得。
         这几文钱她存了三年了。
         店掌柜出声,余小花才从怔愣中回神。
         “两小姑娘来买东西还是来玩?”。
         余小花连忙道:“我我买线”。
         “要多少?”。
         “我……我只有八文,不知道够买多少?”。
         她没买过,问的很是小心。
         掌柜笑了,摇头:“八文买不到,我这线都是好线也不拆开卖,最低也是三十五文,七色量也多”。
         余小花不知该怎么办,颜叶将手塞进小布包里掏啊掏。
         小布包有点深,摸着费劲。
         小手终于拿了出来。
         “我这有……”低头,数着手上的铜板数。
         一二三……十一,十二个。
         这是祁止刚给她的。
         伸出手腕稍微还有那么点肉肉的小手,铜钱的颜色将小手衬的更加白皙。
         小姑娘粉粉嫩嫩的,跟福娃娃似的,就是没有福娃娃看着有肉。
         掌柜态度很好,捋着胡须笑了。
         “女娃娃你这加在一起才二十文”。
         哦,还差十五个。
         颜叶小脑袋一直在转,把口袋又摸了个遍,真没了。
         有些失望。
         睫毛微垂,盯着手心的铜板。
         想了想,道:“师父有,我回去找师父要,一会再来”。
         掌柜的被颜叶奶萌的口气逗笑了,捋着胡须边笑边道:“你们买线补衣服还是做绣活?”。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像她们这么小的孩子,他还真第一次见。
         镇上的都是父母带着来,小姑娘也眼生。
         余小花下意识缩脚,声音也不大。
         “我,缝衣裳”。
         掌柜点了点头,告诉她。
         “这样,我这卖的都是好丝线,做绣活用,便宜不得,你要普通白线去杂货铺,一卷两文”。
         余小花本还在忧心,听掌柜这么说,松了口气,很是腼腆。
         “多谢掌柜”。
         “没事,快去吧,看你们俩小姑娘路上要小心”。
         “好”。
         问了掌柜杂货铺的位置,两人又去了杂货铺。
         余小花将仅有的八文钱全都买了白线,还有那么多没缝,她怕不够。
         颜叶想拿钱再多买点,余小花没让她花。
         结果她的铜板都让她路上买糖吃了。
         一手一串糖葫芦。
         也给小花买了一串。
         两个小姑娘个子都很矮,手中的糖葫芦与小人儿一对比显得很大。
         余小花因为日常劳作,风吹日晒,肤色偏黑,颜叶是那种冷白皮。
         咬着糖葫芦,水灵双眸看着很是古灵精怪。
         惹得好些人侧目。
         走着走着颜叶就不认识路了,遇到一个十字路口,一下子停下来左右看了看。
         余小花也跟着停了。
         因为她也忘路了。
         不比颜叶的淡定,余小花显得有些急促。
         “叶叶你还记得路吗?”。
         颜叶摇着头还不忘咬口糖葫芦。
         吐字不清的道:“好侠事拿憋(好像是那边)”。
         两只手都拿着糖葫芦,腾不出空。
         用糖葫芦斜了斜指着右边。
         她们不知道住的客栈叫什么,连什么街也不知道,不好问路。
         就这么瞎摸着走。
         越走四周越陌生。
         余小花拽住了还准备往前走的颜叶。
         “叶叶,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好像不是这边”。
         注意力被糖葫芦一直吸引着,还真没注意周围。
         待她认真看路时才发现,好像是错了,不远处有个律斋,也就是书肆(书店)。
         一路走来没见过这家店。
         颜叶记忆力好,有时候傻乎乎地分不清方向。
         比如一条街两边门面,随便进一家,出来就不知道自己进的是左还是右。
         呃字拖了很长的音,“小花姐姐我们回去吧”。
         余小花点点头。
         边问边摸路,终于走到东街了。
         看到熟悉的小二,颜叶激动。
         “这这这是这”。
         抬头看了看牌匾。
         只认识一个悦和客字。
         半猜半蒙大概这四个字读悦什么客栈。
         第二个字实在没蒙出来。
         防止下次再出去找不到路,和余小花跑进去直奔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