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如意事 > 624 愿赌服输
         吴恙看向远处红山。
         明,清。
         此乃二叔一生所求,他愿天地间清明再无不公,然自己又可曾做到了真正的清明二字?
         而二叔今后于此处长眠,不是吴家庶子,不是宝庆帝姬之子,就只是明清居士,或也可真正沉下心来,静思这清明之道了。
         此处距宁阳城不过数十里,若二叔哪日想通了,明朗了,也能回家看一看。
         吴安将一壶清酒缓缓倾倒于墓前。
         耳边山空鸟鸣,水声清幽。
         置身其间,使人心神安宁,仿佛远离了尘世喧嚣。
         再有些时日,冬日雪白山头,应是一番好景。
         春来复苏,万物催醒青山。
         夏日有绿竹成荫,彩蝶漫山,或还有山中的野花猫守在浅溪边等着捞一尾鱼上来。
         吴恙眼前仿佛闪过四季景色,脑子里也蹦出了一个想法来——的确是个好地方,待何时得了空,他也要替自己和昭昭好好挑一处,作为百年之后所用。
         当然,主要还得是昭昭喜欢。
         得寻个机会问一问昭昭的意见。
         他这厢合计得甚好,然而转念一想,突然就记起了昭昭曾同他说过,许家二叔因为给自己挑墓地而被许老爷子训斥的事情……
         须得知道,那且还是许二叔,挑且挑了。
         若叫老爷子知晓了他竟要给昭昭挑墓地,估摸着是要被打死的……
         如此一想,无论是从哪方面看,的确都多少沾了些不吉利……
         是以,这念头只在少年脑中一闪而过,很快便被掐灭了。
         回府之后,吴恙进了书房,坐下便提笔写信。
         这封信一写便是半个时辰余。
         “交给岁江,使人尽快送出去。”亲手封上蜡油后,吴恙将信交给了阿圆。
         阿圆应声“是”,接过来这么一捏——
         还是这熟悉地话本子般的厚度……
         无需多问,这必然就是给许姑娘的了。
         信很快送了出去,抵达临元时,已是十日后。
         如今局面混乱,路上难免要多费些功夫。
         临元城中,许明意刚从府衙回到宅内,阿葵便将信捧到了她跟前:“姑娘,自宁阳送来的书信。”
         许明意接过来,还未曾坐下,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
         她边将信纸展开,边在窗边的梳背椅中坐了下来。
         午后的暖阳透过窗棂洒在女孩子手指间与信纸之上。
         信中,吴恙提及了宁阳城那一战。
         此战他赢得很漂亮,山中送劝降书的事迹也传开了,早在这封信送来之前她就已有耳闻。
         但听来的多少与实情有些出入,远不及他信中所述这般细致。
         除此之外,他还细说了吴氏族中内贼之事。
         这也是她最关心的事情——事实上,定南王与吴恙假死的计划,在动身离开临元之前便定下了,她也是知晓的。
         因着这个缘故,当时吴恙他们出事的消息传开之后,因她的反应不够悲痛,明时还曾痛斥她太过薄情来着……最终还是她将内情提前与男孩子悄悄说明,这才得以洗脱了薄情郎与天下女子皆薄幸的污名。
         做下了这场假死的局,便是为了引出内奸,肃清吴家内里。
         吴恙当初曾怀疑内奸就在两人之中,而当下得出的结论,却是这两人皆不干净……
         其中一人,是他的二叔。
         吴家二老爷吴景令……
         纵然她前世在定南王府并未待上太久,又兼终日昏昏沉沉,却也知晓吴恙同他的这位二叔感情甚好,真真正正情同父子。
         可就是这个被他当作父亲一般敬爱的人,却先后密谋要杀他两次……
         在知晓真相之时,他是怎样的一番心情?
         纵然在信中只字未提,他向来又思路开阔通透,并非是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可是……
         看着那一行行赏心悦目的字迹,仿佛透过这字迹便可得见那端坐着持笔写信,平静而从容的少年身影——
         可她还是很想抱一抱他。
         等见了面,一定要好好抱一抱他。
         而更叫她不曾想到的是,这吴景令,竟是前朝宝庆帝姬之子,屡屡在京师作乱的紫星教背后的主人。
         这一查,查出的竟不单只是吴家的内奸。
         吴景令……
         那名在族中颇有些威望的吴氏族人……
         所以,上一世背叛吴家的究竟是谁?
         若细细推来,她还是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居大。
         吴景令想做的事是光复前朝,而上一世朝廷拿到了她许家的兵权后,燕王一度看似是处于劣势之下,吴景令想要天下大乱,而在他的目的达到之前,他还要利用吴家来成事,想来没有理由会将吴家早早推向毁灭的深渊。
         但这亦只是她的猜测,人心与局面一样每日都会有变化,上一世定南王决定焚去定南王府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取舍,非当时在场亲历之人不会知晓。
         重要的是,藏在吴家的隐患已被拔除,那场悲剧不必再重演了。
         思及此,许明意的心情适才轻松了些。
         再往下看,便多是些琐碎之事了。
         字里行间,却也叫她看得嘴角弯起。
         待读完了信,便叫阿葵铺了纸,提笔回信。
         刚搁下笔,见天目晃晃悠悠地从外面回来,想着瞧都瞧见了,便伸手在大鸟身上撸了一把,顺下了两根毛来。
         照旧塞进了信封里。
         阿葵瞧得暗暗有些不安。
         这眼看就要入冬了,天目本就没几根毛……
         吴世孙的信若再来得勤些,天目该不会要光着身子过冬吧?
         还是公子有先见之明!
         先前给天目的毯子织成了,大约是练熟手了,公子近来白日里跟着姑娘在各处办事,晚间还不忘点灯熬油地琢磨着给天目织坎肩儿……
         她昨日得了姑娘吩咐,去给公子送兵书时,就有幸得见了公子坐在书桌后认真织作的情形。
         那感觉怎么说呢?
         就还,挺像一位慈母的……
         叫人觉得如果自己能有这样一位母亲,实在是一件很安心的事情。
         说慈母慈母便到——
         许明时是来报信的,一路走得很急,道是军营里出事了。
         许明意听了,片刻没有耽搁,随手扯下挂在紫檀屏风上的披风,当即便叫人备马,带着许明时出城往军营的方向赶去。
         “祖父可在帐中?”
         她在主帅帐前下马,边问道。
         “姑娘。”几名士兵连忙行礼,道:“将军不在帐内,此时应是在练武场。”
         许明意立刻道:“带我过去。”
         “是。”士兵应下,在前带路。
         许明时的马慢了些,晚一步赶到,匆匆追上前去。
         去练武场的路上,许明意已经问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百里开外的青云江畔,有一名为青云寨的山寨,山寨中人乃是悍匪出身,自前朝时便生了根,后因乱世聚集各路人马而壮大——
         当今大庆朝建国后,这些人倒还算安分守己,颇有了几分自给自足的自觉,轻易已不再生事,但一直也仍是朝廷的一块心病。
         可青云寨有青云江作为屏障,那吊桥说砍随时便能砍,其内据闻又收留了许多各路高手在,官府数次出手都未能讨得了丝毫便宜。
         可就在约十日前,青云寨中人突然倾巢而出,跨过青云江,扬言要取她祖父性命,替当今寨主报当年杀父之仇!
         这仇据说是当年她祖父征战时结下的,眼下眼看她祖父反了,没了朝廷‘庇护’,便要找上门寻仇来了……
         真真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范。
         且这些人一路而来,沿途还不忘大放厥词,扬言定要取回她祖父项上人头,带回青云寨以祭先老寨主亡魂。
         哦,还说了,还说要把她祖父的孙女——也就是她,一并抢回去,给少寨主做压寨少夫人。
         日前明时气愤难当地将此事告知她时,她不由微微吃了一惊——她长相貌美这件事,竟已传扬到青云寨这等地界去了吗?
         这倒是她未曾想到的。
         她有此反应,也是人之常情,却叫明时气得头顶冒烟。
         而当下,这群青云寨的人已经抵达了宁阳城外。
         据说原本寨中有近八千人余,沿途一路来,一路又现收了难民之流用以壮大队伍,今人数已近过万。
         那姓聂的寨主,领着他这一万寨众,就这么到了。
         不过倒也没有直接就打过来,而是先送了封战书。
         不得不说,这战书下的很有些江湖气息,说既是报杀父之仇,便要同她祖父单挑,刀剑之下,各凭本事,生死勿论。
         大约是为了表必胜决心,还有一句,若他输了,甘愿携寨中之人归顺于许家军——
         看罢这战书,镇国公冷笑一声,表示对方的这点小花招确实成功地吸引到了他,遂大手一挥,就这么应了。
         当下双方已在练武场上碰了面。
         许明意有些担心。
         若换作从前,谁敢说要同她祖父单挑,她只会觉得必是存心送上门来找打的。
         可自东元城中毒之后,祖父的身子便大不如前了,当下才算刚刚调养恢复好,却就要急着与人拼命,她能不担心吗?
         再者,这青云寨中高手辈出,这寨主又是为报杀父之仇——谁知会不会是话本子上的那种,自幼苦练数十年,只为今朝这一日?
         待匆匆赶至练武场,得见了那青云寨寨主的真面目后,许明意的担忧不减反增。
         三四十岁正当壮年的男人身披虎皮袄,身形健壮高大,手提偃月刀,满脸胡子面色赤黑,说是关二爷转世她也信得!
         整个练武场已被围得密密实实。
         祖父身后是许家军众人,那关二……那聂寨主身后则围了一群寨中之人,看起来个个匪气十足,凶神恶煞,是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吓哭一窝孩子的水平。
         此时,二人皆已提刀上马。
         见许家姐弟二人过来,许家军众人纷纷行礼让出了一条道来。
         大鸟摇摇晃晃地跟在姐弟二人后头,伸长了脖子一副要看热闹的模样。
         “姑娘,公子。”围在最前面的秦五抬手行礼。
         “怎能叫祖父答应此等冒险之事?”看着场中情形,许明意皱了眉。
         “姑娘放心,将军自有分寸在。”秦五说话间,大手按在腰侧刀鞘上——纵然将军没分寸,那不是还有他呢吗?
         能赢,单挑就单挑。
         如果赢不了——他们说单挑就单挑?也不看看谁的地盘!
         看着秦五摸刀的动作,许明意了然了。
         明白了。
         那她也突然有“分寸”了。
         她从腰封中摸出了两根钢针。
         她能保证不伤对方性命,但对方也休想伤她祖父分毫。
         将秦五和自家姐姐的动作看在眼中,许明时安心之余,灵魂深处又突然有些困惑——到底谁才是土匪?谁家才是土匪窝?
         “刀剑无眼,许将军一把年纪可得当心了!”聂寨主生得一把粗哑嗓音,竟还懂得动手之前言语激怒对手的战术,说话间已纵马挥刀,朝镇国公掠去。
         马背上的镇国公往后侧方仰去,避开这一击,喝了一声“驾”,那跟了他数年的战马蹄下如踏闪电,向对方疾冲而去。
         镇国公手中长刀带起一阵劲风,扬起黄土沙尘。
         “噗通!”
         一声巨响,聂寨主自马背上重重摔落在地。
         “唉哟我的娘欸!疼死我了!”
         听得这声哀嚎,镇国公眼睛一瞪。
         他这刀刻意收着速度呢,分明都还没挨着对方,怎人就倒下了!
         该不是要讹他!
         老爷子一手收刀,一手勒马。
         “别打了,别打了!”聂寨主双手抱头,连声道:“我聂某人认输!”
         而后,也不待镇国公反应过来,人已经跪得很是端正:“今日聂某输得心服口服,愿赌服输,今后愿誓死追随效忠许将军!”
         “……?!”镇国公紧紧皱眉——凭自己的本领摔了一跤,怎么还他娘的摔出心服口服来了!
         愿赌服输不假,可倒是上赌桌啊!
         这还没在赌桌跟前坐下呢,怎说输就输了?!
         许家军一众人也无不是惊诧困惑。
         青云寨大当家?
         就这?
         许明意一怔之后,不禁笑了一声。
         合着是这么一回事啊……
         大当家的带头跪了,余下那百余名围观的寨中之人,也都很痛快地跟着跪了下去,高呼“誓死追随许将军”。
         “……”老爷子坐在马上,被喊得脑子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