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无上昏君系统 > 第五百六十二章:时光荏苒
         赵长青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将后宫所有嫔妃,以及自己的儿子们,都冰封住了。
         其中就包括太子。
         做出这样的举动,实属无可奈何。
         成就天人之后,寿元最起码能够有千年。
         整整一千年的时光,难不成,要亲眼看着他们一个个率先自己离去不成?
         冰封几年,等待灵气彻底反哺之后,在放他们出来。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的子嗣们,都拥有人皇血脉,可以轻而易举的修行突破。
         至于自己的那些女人,完全可以利用皇室积累的资源突破至天人。
         也总比一个个留在当世,直至寿元干涸的好。
         禾宁被冰封之前,给了赵长青一个大大的拥抱。
         她知道,当自己苏醒的时候,这天地,再也不会是自己熟知的那方天地了。
         而这一系列的变故,作为妻子的自己,却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去面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失职。
         将他们全部冰封之后,赵长青将他们全部转去帝陵之中,那里很安静,不会被任何人打扰。
         还有剑阁子弟,在那里日夜把守。
         完全无需担心她们的安危。
         他将一切牵挂,留在了将来。
         将一切都部署完毕之后,他找来了诸葛亮与贾诩,“你二人,乃是我大魏智囊,未来的魏国,离不开你们,可愿被朕冰封,留在将来,在现世?”
         二人早就已经打算好了,于是陆续说道:“陛下,现如今四海刚刚平定,许多地方政策的实施,都需要我等亲力亲为,还是将我们留在今朝吧。”
         “是啊陛下,未来之大世,定然是强者为先,我二人,唯有倾尽所有,为我人族,多培养几名强者出来。”
         他二人心意已决,赵长青只能作罢。
         一年后。
         开春。
         赵长青昭告天下,正式更改年号。
         将‘太初’更改为‘人皇纪’。
         至此,普天之下,无人不以人皇为尊。
         人皇纪三年,荆轲旧疾复发,与世长辞。
         人皇纪七年,诸葛亮寿终正寝,谥号文正。
         追封为蜀王。
         临死之际,诸葛亮留下余策,将内阁重组。
         秦桧等人权利大大被削减。
         他来时,大魏正值为难之际。
         他走时,大魏一统天下,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堪称前所未有之盛世。
         赵长青亲自写下‘千古一相’四字。
         人皇纪十年。
         秦桧去世。
         相传,是被赵长青赐死。
         人皇纪十四年,贾诩拜相。
         后世人曾言,亮规诩随。
         人皇纪十六年,贾诩因病去世。
         谥号‘文贞’。
         追封晋国公。
         和珅开始在朝堂之上展露锋芒,只手遮天。
         这一切,都在赵长青的眼中一览无余。
         但是他放任不管。
         要是搁在前几年,或许还会有这个精力。
         比如,将秦桧赐死的时候。
         和珅当政之后,赵长青便将自己锁在深宫之内。
         世人对此事都在议论。
         他们以为,是这位千古一帝昏庸了。
         昏聩了。
         将自己锁在了宫内,也不理政了。
         实际上,是在诸葛亮与贾诩二人死后,赵长青已经见不得生离死别了。
         所以,干脆就让丞相掌权,自己退居一线。
         人皇纪十九年。
         和珅开始排除异己,将严嵩、蔡京、石崇等,全部放任外地。
         次年,严嵩病故。
         蔡京被和珅所逼,走投无路,投江自杀。
         石崇为求自保,辞官还乡。
         至此,朝野上下,无人在与和珅一较高下。
         陆炳、赵高、魏忠贤之流,除了近在圣前的高力士之外,全部被其迫害。
         虽然不至于身死,但是,他们已经无法掌握朝廷锦衣卫以及东厂的力量。
         和珅的权利,也在这一期间,到达巅峰。
         因赵高与赵国公倒是有几分交情,所以,在朝野上下,烟云笼罩的情况下,赵高为了荡清寰宇,实则是为了收拾和珅,只好去请赵云出山。
         赵国公府。
         已经晋入天人境界高手的赵云,寿命被延长到千年之久,所以,即使到了五六十岁这个年龄,依然看上去,还很年轻健壮。
         赵高见到赵云后,钦佩不已,向他说明了最近朝堂的局势。
         赵云明白了他的来意,说道:“陛下隐居深宫之前,曾经告诉我与九州统领,朝堂之事,一概不准过问,你的来意我很清楚,但是陛下有言在先,我实在是无能为力。”
         赵高向他下跪道:“赵国公,求你了。陛下将自己锁在深宫之内,朝堂之事,一概不问,如今,和珅倒行逆施,已经将诸葛丞相定下的国策,全部推翻重来,再这样下去,迟早是要出大事的啊!”
         赵云皱了皱眉头,“据我所知,情况并非赵大人说的这么严重。和珅担任丞相之后,综合诸葛与贾诩两位丞相遗志,大肆改革,重用平民子弟。
         除了朝堂之上,有些争执之外,似乎整座天下,都相安无事,甚至,无论是从哪个角度上看,整体国力,都是在蒸蒸日上。”
         赵高悲切道:“当年跟随陛下建功立业的那些老臣们,基本上都被和珅祸害,要是在这样下去,开国功臣不得善终,将来史书上,要如何记载陛下啊?”
         说到这里,赵云沉默了。
         赵高知道自己的计划已成,于是离开赵国公府。
         深夜,赵云向和珅写了一封信。
         信上只写了四个字‘点到为止。’
         和珅接到书信之后,苦笑一声,不在继续逼迫赵高等人,但是,也坚决不会将权利放给他们。
         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他大肆重用党羽,排除异己。
         他贪污受贿。
         但他,让大魏的国力,如日中天。
         可谓毁誉参半。
         赵长青了解到这一切的时候,也只是微微一笑,不做处理。
         和珅这样做,其实绝大部分而言,都是为了自保。
         他想让赵长青看到一件事情。
         将权利交给他,不仅可以让国力增强,还能为后世之君、后世之相,铺平道路,让他们得以更好的施展策略,使国家富强。
         而他自己,就只是想着,多赚点钱财而已。
         虽然有受贿提拔官员的嫌疑。
         但是只要认真看他具体提拔了哪些人,就会发现,那些人被赐予的具体职务,都无实权。
         赵长青很满意和珅的想法。
         但是,他这样的做法,虽然让国家富强,可也让百姓记恨在了心里。
         在民怨沸腾的这一天,赵长青下令,将和珅处死,陪葬帝陵。
         谥号‘文忠’。
         这份殊荣,可堪称独一无二。
         和珅直到喝下毒酒的那一刻,脸上都在洋溢着笑意。
         含笑而逝。
         人生之幸,莫过于如此。
         人皇纪二十二年,赵长青下令,命凉州统领曹操,担任丞相之位。
         新任凉州统领为赵云。
         也在这一年,赵高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