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真的只是村长 > 585 冬天里的反季节蔬菜
         说服了联合投资公司的人之后,所有的事情也就好办了。
         第一笔资金就是投入到吕山县的水泥厂里。
         短期内,扩建的工程没有那么快。
         不过,这也换取了吕山县水泥厂优先供应蓬县这边的工程。
         望山公社的码头跟葫芦村的各种工程。
         有了水泥,工程的建设速度也就快了起来,至少不需要等着材料而停工。
         “现在好了,材料足够,几乎每一天,都是一个新模样。春来,咱们那些大棚的菜,你看是不是……”刘福旺有些眼馋大棚里的那些蔬菜。
         在隆冬时节,可以吃到春夏两季才能种的菜,之前这位老支书可没想过。
         甚至之前都觉得儿子这是在瞎搞。
         每一天,都能了解到进度。
         以前长势喜人,他认为不会开花,后来开花了,他认为结果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很多菜地里掉落的种子也会生根发芽,甚至开花结果,最终会因为气候的原因长不成器。
         可现在,不仅长成了,甚至在这冬日里让人看着就直咽口水。
         “爹,这两天还有点早。”刘春来想到大棚里的那些蔬菜,有些闹心。
         第一批长成的,数量不多。
         根本就不够一车,装不满一船。
         从四队通过公路运输到县城,再从县城运输到山城,运输成本太高。
         数量不足的时候,也是没法打出名声的。
         “要不,咱们食堂里先尝尝?天天都是萝卜青菜的,吃得让人口里都淡出鸟来……你那大棚里的辣椒,有些比较早的也能吃了……”
         刘春来没有提,其他人也不敢开口。
         不敢说的人,显然不包括刘大队长的爹。
         “或许,我们也可以自己先卖一些,大家现在都有钱了……”刘福旺看着儿子的表情,补充着。
         刘春来看着老头,估计是这老头知道了自己这些天天天都是吃的大棚里的菜。
         大棚里的各种蔬菜,还没大量成熟。
         大棚种植,刘春来也没经验。
         大队里哪怕选择的都是经验丰富,平时种地一把好手的老农,也因为大规模种植的经验不够丰富,需要摸索。
         所以,在四队的大棚里面种植的各种反季节蔬菜,成熟的不多。
         “爹,你这会儿不忙吧?”
         刘春来看着刘福旺。
         老头顿时眼神亮了,再忙也没事儿了。
         “去你的大棚看看?”
         于是乎,父子两人就向着四队沟里面而去。
         前几天一直在下雨,哪怕公路上铺了碎石,脚上的黄胶鞋,很快也沾满了泥巴。
         沉重的脚步,让人行走艰难。
         地里的小麦也冒出了绿芽,在冬日的细雨滋润中,青翠欲滴。
         刘春来不喜欢落雨天。
         尤其是冬天。
         气温低,哪怕下的雨不是很大,也会让路面因为稀泥而泥泞不堪,一点都不好走。
         “以后有钱了,这路,全部都搞成水泥路!”一把扶住差点摔倒的刘福旺后,刘春来说道。
         “瞎球搞!那得多少钱?整个大队的那些小路,你都让他们铺上石头,这就遭人骂了……”刘福旺没好气地说道。
         对于他来说,那都是钱啊。
         石头倒没啥,山上的,不要钱。
         可开采这些石头需要工具,需要放炮,这些钱不少。
         工钱更多!
         “爹,如果没有这些工程,咱们那么多人,怎么安置?很多人都不适合进入工厂!三四十的人,让他们去学那些技术,又没读多少书……”
         刘春来也无奈。
         “要是把这公路也铺上石头……”刘福旺的话,让刘春来瞬间不想跟他说话了。
         所有公路都铺上条石?
         这工程量……
         要是算起来,可能比水泥路造价更高。
         父子两都不说话了。
         很快就到了刘八爷的宅子里。
         刚好遇到刘九娃背着个背篼从沟里上来。
         背篼里,装着苦瓜、茄子、辣椒以及黄瓜等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节的蔬菜。
         “九娃,那里面的菜不是一直都不准摘吗?这些都没有长撑皮,还嫩着呢!”刘福旺看着刘九娃背篼里的,琢磨着一会儿装点回去。
         刘九娃笑着回答,“福旺叔,这都吃了快半个月了,有些结得早的,不摘了,反而影响后面开花的……”
         刘春来不停给他递眼色,结果刘九娃没看到。
         狗曰的刘春来!
         自己偷偷的吃,都不想着爹妈!
         “九哥,今天可以摘的多了?”刘春来赶紧转移话题。
         “可不是!你前几阵出去了,大春他们也不敢摘,结果,这几天就长得快……”
         各种瓜果蔬菜,丰产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特别是大棚里面,舍得施肥,在这寒冷的冬季里面温度也一直保持着,长势就更不好控制。
         毕竟,种植的人,是没有多少大棚种植经验的。
         刘春来父子两人到了沟里的大棚区域,看着不少大棚里都有人在活动。
         大棚外面,背篼、箩蔸等装载工具里堆了不少。
         “唉,摘的时候小心点,不要伤到腾腾了!”
         “狗娃,你狗曰的笨手笨脚的,把花摘下来干啥?那可是一根黄瓜!”
         “东顺家的,莫把黄瓜的刺弄掉了……”
         五十多岁的王建权的声音,老远就听到了。
         “大队长,你啥时候回来的?”看着刘春来过来,这个身形消瘦的小老头马上就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惊喜,“正好,我头痛咋个处理……”
         “进入丰产期了?”刘春来有些意外。
         最早的十来个大棚,按照原本预估的,还有几天。
         后面建的大棚,要晚一个月左右。
         而且,为了保证一直都有出产,这些大棚也不是一次播种。
         “嗯啊,这里面温度适宜,长得快……”王建权有些尴尬地说道。
         原本,这是刘福林在负责的。
         后来因为刘九娃要照顾肚子慢慢大了起来的高龄产妇,刘大春就跟着刘春来,刘福林就顶替了刘大春,当了生产队队长。
         四队本来是老刘家的地盘,让他一个外姓负责,很多人都不乐意。
         最后刘春来拍板,才让他负责大棚的事情。
         王建权感激之下,要做好这个事情,结果,肥料就使得多……
         他可不敢给刘春来说是因为在开花之前追肥稍微多了一点,前面温度比较高的时候通风时间也少一些的原因,才造成第一批大棚种植的蔬菜提前进入了丰产期。
         这一批,到春节的时候,丰产期就会过了,产量会降低不少。
         刘春来进入了大棚。
         进入到大棚里,就感觉到里面一股热气,跟外面的严寒相比,这里面万暖如春。
         茂密的黄瓜藤蔓生机勃勃地缠在竹子达成的架子上,黄色的小花密密麻麻,有些花朵后面,长着大小不一的青翠黄瓜。
         更多的一些,则是从架子的藤蔓上垂了下来。
         涨势喜人。
         旁边大棚里的四季豆、辣椒、茄子等,也是开着茂密的花朵……
         “第一批的,每天产量不少吧?”刘春来对于产量没有直观的认知。
         刘大队长是不知农事的。
         哪怕从小就在农村长大。
         “现在一天一个大棚只有五六十斤,越到后面,会越多……”王建权小心翼翼地看着大队长,“之前追肥的时候,肥料施加得有些多了……”
         终究,他还是说了。
         可刘春来并没有关注这个,“十多个大棚,一天七八百斤,先在县城里面买吧,如果卖不完,就往周边的吕山县、南水县跟陇县等区域卖……”
         “大队长,不少人听说我们这里有辣子茄子跟黄瓜等,想要买一些尝鲜……”
         刘福旺的眼神亮了起来,“春来,要不,这事情我来负责?”
         于是,很快,葫芦村平时只有早晚才响的喇叭再一次在非固定广播时间响了起来。
         “……社员同志们请注意,社员同志们请注意,大队大棚里的蔬菜成熟了,为了让大家尝鲜,经过大队委员会研究决定,今天下午四点开始,在大队部卖菜……有茄子、辣子、黄瓜、四季豆、番茄……”
         刘支书的广播通知,顿时让整个大队所有人都哗然。
         四队那边的大棚,大家都是知道的。
         可里面究竟种了些啥,没有多少人知道。
         毕竟,辣椒、茄子这些,都不是冬天里能出现的东西。
         “啥子喃?这会儿居然有茄子辣子?”
         “老支书怕是又喝多了!现在手头没有了以前的权利,天天喝酒……”
         “大队长也不管管他爹……”
         “大冬天的,萝卜白菜啥的还差不多,那些热天的菜,怎么可能种出来!要真种出来,还得了?”
         听到广播的人,除了四队的人,其他人基本上都不相信。
         以前有人说这事儿,都不相信在这大冬天能种出天气暖和才能种出来的蔬菜。
         “爱群婶子,福旺叔……”听到广播,正在麦地里赶鸡的二狗疑惑地看着杨爱群。
         他是不信大冬天能有这些的。
         哪怕四队的那些大棚是春来大队长修建的。
         这一片荒山,开垦出来,树苗还没种上,终究还是种上了麦子,杨爱群抱了二十多窝小鸡仔,让养的鸡总数突破了200支,到了明年,数量就更多了。
         而且,现在正是抱鸡崽得时候。
         “走,看看去!”杨爱群放下手里的锄头,往垭口而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