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真的只是村长 > 599 一年几百万损失,谁来赔?
         所有人都看向了刘春来。
         刘大队长说了这么大一堆,如果说到现在还不知道他的目的,那就真的不适合坐在这里面了。
         刘春来饶有兴趣地看着杨艺,这婆娘,成长得很快啊。
         “事情是你们搞出来的,红杉厂那边,管理我们一直没有插手过,何况,当初我们有协议,也不能损害干部职工的利益,对吧,杨干事?”
         杨艺差点把面前的水杯子向刘春来砸去!
         这得多不要脸!
         现在说这个?
         可她没法反驳,“刘大队长,当初确实有这样的协议,这也是我们监督的原由。不过目前的情况,跟当初约定的不一样……天气寒冷,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不如,刘大队长有什么提议直接提出来?”
         饶是心中气得要死,可表面上也没法发作。
         刘春来太鸡贼了。
         狗曰的!
         平常,杨艺可不会骂脏话,说个龟儿子、仙人板板都不得了了。
         被刘春来活生生逼成了一个动不动就想骂MMP或是狗曰的的泼妇。
         刘春来看向老爹。
         刘福旺知道该自己出面了,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在众人都快不耐烦的时候,慢吞吞地开口:
         “很简单,按照其他国营厂的食堂,每个月根据上班时间给工人发放餐补,同时,公司不再补贴工作餐,加班也只给饭票……”
         “什么?这不行……”
         “就是,厂里面的食堂本来就是一直有的,这样只补偿一顿,我们这可是两班倒……”
         最先反对的就是江南厂的人。
         他们完全没想到,刘春来说了这么大一堆,就为了这个。
         之前刘福旺就提过,不过被反对得厉害。
         老头回来向刘春来抱怨,刘春来让先放下,等到时机合适再提出来。
         结果,现在提出来了。
         朱明玉的脸色也不好看。
         之前她确实没有想到会这样。
         如果按照目前刘福旺提出的条件来,厂里干部职工的福利要降低很大一截。
         江南厂的人跳出来了,她就等着看结果就是了。
         “刘大队长,你们每套衣服利润那么高……”杨艺也是没想到,刘春来是为了这个。
         换成别的,都不会有如此惊讶。
         “利润高?杨干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出厂价并没有市场零售价那么高。代理商以及各级经销商,层层分利润,以前刚出现在市场的时候,确实是比较高的……可现在已经是冬季了,服装厂的生产,都是最明显的,哪个厂还有多少的生产?等到年后开春,市场上会出现更多仿制品……”
         刘春来一说,就停不下来。
         各种理由,让人根本无法反对。
         市场情况,大多数人都是不懂的。
         “王厂长,你也别先急着反对。以后食堂同样会承包给大队的餐饮公司,按照市场化来运营,当然价格肯定会比外面便宜很多的……这样不仅能避免浪费,也能解决目前大家嫌弃厂里大锅菜天天都是那个味道,吃腻了的局面……反正厂里补贴这么多,要回家吃,这钱也是他们自己的……”
         刘福旺一脸霸气地说道。
         都是之前说过的话。
         王新民跟卿明洪两人即使想要反对,也不愿意再继续跳出来了。
         这会儿说的可是山城红杉厂的事情。
         当着这么多人说,他们要是转移了话题,最后的后果……
         “行,红杉厂可以接受这样的条件!”朱明玉咬牙说道。
         这样也好。
         就怕被全部取消。
         “不过,这个标准……”
         “厂里效益情况好的时候,补贴标准可以比其他同等国营厂高20%。”刘春来说道,“毕竟,厂子的发展,是靠着所有人一起的努力,要从各方面让大家感受到厂子发展带来的红利。”
         刘福旺急忙给刘春来使眼色。
         其他的大队干部,则是忙着计算这20%究竟是多少。
         只有杨艺,若有所思地看了刘春来一眼。
         别人没关注刘春来的前提条件,她关注了。
         可现在,也不适合反对。
         红杉厂有把柄的在刘春来手中,真论起来,本来就理亏。
         她不相信刘春来的目的只有这么简单。
         浪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果然,在没有反对的情况下,这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原本刘福旺提出来,各个厂都在反对。
         现在,反对都没用了。
         要么,接受这样的条件;要么,就终止承包合同。
         怎么选,根本就不用考虑。
         “另外,从春节后开始,为加强管理,缩小技术差距以及管理水平,春雨服装公司下属的三个制衣厂,每三个月轮换管理干部,每次一半人员……”
         这话还没说完,整个会议室里“哗~”地一声炸开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刘春来会提出这个。
         “刘大队长,一半干部轮换,这将会让所有厂管理更混乱……”
         “我们的人对于自己厂里都不是特别熟悉,又去别的厂子……”
         “不是说要降低成本?这样大规模的人员调动,不管是时间,还是经费,都会增加很多……”
         几乎没有人支持刘春来的这种提议。
         杨艺明白了。
         果然,这才是刘春来的真实目的。
         一开始如果提出来这个,没有理由,没有足够的借口,根本就不会有人接受。
         蓬县的人去山城,或许有不少愿意。
         或是春雨厂的人去其他两个厂学习,也会愿意。
         山城的人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而且还是长达半年的时间!
         除非脑壳有包。
         先一轮敲打,从别的各个厂更容易接受的方面来切入,现在再提出来,即使有反对,力度也没有那么大了。
         刘春来这狐狸,不比许志强他们这些老狐狸更容易对付啊。
         “嘭嘭嘭~”
         刘春来的手掌在桌面上拍了拍。
         会议室里面的嘈杂,很快就消失了。
         “我知道大家觉得这会增加成本,这样就对了嘛。作为管理干部,首先要考虑成本问题……”刘春来居然先是表扬了一番反对他的人。
         这让大家心中怪异无比。
         “不过呢,目前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三个厂的成本,各有不同,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原因?同样都是投入,作为管理人员,不应该分析出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吗?”
         话锋一转,众人根本没法反驳。
         人家都把每套服装的制造成本全部说了出来。
         成本在那里呢,差距也是明显的。
         如果说他们没有必要学习,那一套服装跟技术实力最差的春雨厂成本相差两块,怎么解释?
         目前红杉厂每月的产能稳定在12万套,仅仅是成本差距,一个月就是24万。
         一年下来,将近三百万!
         三百万,在八十年代,是多大的一笔数?
         朱明玉不吭声了。
         几百万啊!
         整个红杉厂的所有设备加起来,包括厂房等,也不过才几十万。
         就连王新民,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此刻刘春来提出来,已经有些目瞪口呆了。
         江南厂的产量远比红杉厂更高,之前从其他周边几个县淘来的设备跟人员,被江南皮革厂分去了不少,每个月的饱和产量,也只有20万套左右。
         “有这么大的差距?”卿明洪看向叶玲。
         一直,叶玲都没怎么说话。
         不要忘记,叶玲的丈夫是吕红涛。
         “确实是如此,还有一些隐形的成本没有算。运输等成本,都是算到销售方面的……”叶玲肯定地点了点头。
         刘春来也不开口,就等他们沟通讨论。
         从一开始,他就谋划好了这一切。
         不算账没有人知道成本问题有多重要。
         当然,这已经是主要的成本了。
         其他销售的成本等,生产已经承担,但是却必须得算进去,那个是关系到每年的税款的。
         合理避税,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
         税务方面也不会以这个说事儿。
         跟偷税漏税是两码事。
         反正在法律角度上,绝对没有违规的地方。
         刘春来可没有那么大气,连这些应该留下的利润都上交国家。
         别的企业知道了,将来他们会受到很大的排挤。
         同时,一旦形成了惯例,以后税务部门会直接认为他们的财务报表有问题。
         谁会愿意给自己未来找麻烦?
         “成本是一方面。另外,因为各厂所处的环境不同,人员水平也不同,管理干部跟技术人员调动,有利于在保持现有产能的情况下,提升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降低整体的成本。”刘春来等他们消化得差不多,才再一次开口,“服装厂准入门槛低,这个大家都知道。款式再新颖,也会很快都被市场淘汰。现在国内不再是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大家的穿着打扮,基本上都是统一的……”
         从改革开放开始,计划经济就开始逐步推出历史舞台。
         目前因为社会生产力跟技术基础等问题依然有很多生产是需要国家的计划,但是在市场上,一些影响不是特别大的民生产业,已经开始以市场为导向了。
         喇叭裤、蛤蟆镜、蝙蝠衫、牛仔服等,通通都是在如此情况下迅速在国内引起潮流。
         有利润,就会有人去模仿。
         技术有差距?
         搞不到布料?
         没关系。
         价格足够低,自然有市场的。
         何况,一般的人,哪里有多强的分辨能力?
         看到街上别人穿了,周围人羡慕,他们也会穿。
         款式一样就行了。
         现在还有很多人,因为没钱购买,自己动手缝制呢。
         同样能吸引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
         “如果没有反对意见,正好,三个厂的领导干部都在这里,大队干部们也在这里,就讨论一下,拿出一个章程吧……”刘春来扫视了一番众人,才开口。
         即使心中不情愿,也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一年几百万的损失呢!
         朱明玉跟王新民等人承担不起刘春来终止合同的后果。
         “既然这样,我就说说我的想法……”刘福旺见没人开口,自己这个支书,得站出来了,“成本的降低,需要从各方面来……”
         他说的这些,都是之前刘春来跟他讨论的。
         所以,老爷子即使不懂得管理,也不了解市场,但是拥有几十年的忽悠经验,说起来,自然让专业的人都没法觉得他的话有问题。
         刘春来把舞台交给老爹去表演。
         刘支书在这事情上,比他更擅长,也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里。
         出了会议室,外面的寒冷,让他哆嗦不已。
         裹紧了衣服,真要走,却被跟着出来的杨艺叫住了。
         “有事?”
         心中琢磨着这婆娘又要找自己什么麻烦。
         “你这样干,没有跟我们打招呼,还问我是不是有事?刘大队长,你不觉得,应该给一个解释么?”
         一看到刘春来这狗曰的这表情,杨艺就恨不得给他一巴掌。
         “打招呼,你们会同意么?”刘春来叹了一口气。
         还好,大队部是个四合院,挡住了外面的山风。
         适应几分钟,没有那么冷了。
         “不会。”
         杨艺很耿直地回答。
         山城轻工局是没有可能同意这样的。
         “那不就得了?我们这边的情况,你过来这么几个月,应该已经了解了。山城轻工局也好,还是其他的上级主管单位也罢,都是家大业大,有钱,我们这样的,经不起折腾……没有家底啊!”
         “全省都找不出来几个如同你们大队这么有钱的……”杨艺看着刘春来,一脸鄙视。
         全国她没说。
         沿海一带的村子,人家卖地皮,都发财了。
         西南条件差,又不靠近出海口,自然没有多少外资来。
         刘春来看着杨艺,“我以为,你会反对。”
         “我即使反对,有用吗?”杨艺嘴角一撇,问刘春来。
         “不会。”
         如同之前杨艺回答他的。
         这是真话。
         “我要走了,去美国……”杨艺突然开口。
         “啥?”刘春来完全没想到。
         杨艺要去美国!
         一点征兆都没有啊。
         “去那边学习,了解他们的市场运作,轻工局有几十个名额,我拿了一个……”杨艺声音很轻,“原本,我是不愿去的。”
         她的语气很幽怨。
         借着会议室屋檐下的路灯,眼神更幽怨。
         “为什么不去?去学习,把先进的管理带回来……现在改革开放,就是为了向世界先进学习。国外在这些方面,还是很成熟的……”
         刘春来想了想,以杨艺这样的,出国留学,回来后,前景会更大。
         见识了世界,眼界也会更高的。
         非常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