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真的只是村长 > 804 4.8万台彩电换一条“落后”面包车生产线
         我真的只是村长正文卷8044.8万台彩电换一条“落后”面包车生产线“不,你这报价,我们没法继续谈下去了!”
         季米诺夫被气得拍桌子站了起来。
         完全没想到,对方这么黑。
         宋瑶看着激动的季米诺夫,淡淡地笑着。
         “先生们,我们提出这样的价格,自然是有理由的。你们听完后,甚至会觉得,我们给得太多了!”
         季米诺夫等人冷笑着看着宋瑶。
         不说话。
         就等她告诉自己这些人,他们给的有多高。
         村长804
         “先生们,根据之前双方达成的协议,零部件由贵方提供核心部分,我方生产部分,由我方生产的部分需贵方提供技术指导……可以认为,前期的整条生产线并不是完全从贵方购买……”
         宋瑶这么一说,众人都明白了。
         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达科集团也能通过中国国内汽车销售市而获得大量利润。
         这跟单纯的引进生产线并没太大关系。
         引进生产技术,那是一锤子买卖。
         可现在这样,中方需要在后期分不少的利润给达科集团。
         “所以,根据这样的情况,我方给出的价格,已经非常高。”
         宋瑶一脸平静地看着达科集团的人。
         见他们没法反驳,才继续说道:
         “如果只是单纯技术引进,一锤子买卖,我方肯定会乐意给出更高价格。”
         这个其实也是苏联人的想法。
         不仅只是挣生产线出售的钱。
         还有后面各种核心零配件。
         发动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那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只要卡着这技术,中方就必须得源源不断地帮着他们赚钱。
         苏联人愣了。
         许志强、苗仕林等人也被宋瑶绕进去了。
         卡列科夫斯基气得直摇头。
         “这样确实对双方都有很大好处。你们得到的更多。之前我们也说了,是由于你们技术基础太差,为你们考虑,所以才采用这样的合作方式……在合作过程中,你们不只是能获取市场回报,同时还在不断提升生产技术。很快就能跟世界先进水平持平……”
         中方压价,居然用这样的理由。
         实在是太卑鄙了。
         如何能接受?
         “我们为什么不具备这样的生产能力?技术基础确实比你们差一些,我们拥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厂……如果无法达成合作,那么,就只能请贵方另寻合作伙伴,我们可以从欧美日韩等地方引进汽车生产技术。”
         宋瑶看着对方,一脸严肃。
         红旗机械厂的汽车,虽然是纯手工打造的。
         那又如何?
         至少能制造。
         而且,现在在国内,欧美日韩的汽车,才是引进的主流。
         已经有一些汽车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大陆了。
         苏联人也清楚这个。
         “另外,苏联的汽车,并不是最好的……”
         宋瑶继续说道。
         季米诺夫等人,想要发火。
         却根本发作不得。
         事实就是如此。
         “你们给的价格实在太低,至少得8万台彩电。”
         季米诺夫摇头。
         严肃地说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底价。
         8万台彩电,在国内,能卖出上亿美元的价值。
         当然,美元只是用来衡量的。
         他们主动做出了让步。
         这报价,比许志强等人一开始想的要低不少。
         “先生们,这已经是我方能给出的最大诚意。”
         不管苏联人怎么说。
         宋瑶都一口咬定。
         根本就没有加价的余地。
         苏联人气得拍桌子,各种理由都说了。
         可宋瑶一点都不担忧。
         甚至不担心合作黄了。
         “要是换成我,为了达成协议,早就一点点加上去了,这已低于咱们之前讨论的很多了。”
         许志强看着宋瑶寸步不让,摇头低声说道。
         刘春来让宋瑶出面,也坐在一边。
         一脸平静地看着,一点阻止的意思都没有。
         答应了刘春来的许志强等人,自然不能因为担心合作黄了就站出来。
         谈判还没破裂。
         也就说明,苏联人还有很大的让步空间。
         宋瑶不让步,谈判自然进行不下去。
         双方只能暂时休息。
         等下午继续谈。
         “你确定,宋瑶说的这些不是你的意思?”
         何国华问刘春来。
         刘春来摇头。
         他也被宋瑶的表现给惊艳了。
         今天谈判的切入点,以及谈判桌上表现,都是可圈可点。
         一点都不像一个生手。
         刘春来很肯定,自己没有给宋瑶说过如何切入,如何去让苏联人接受他们的条件。
         当初跟对方谈时,宋瑶作为翻译,一直跟着。
         “如果是我告诉她的这些,就会直接告诉苏联人,瓦兹面包车太过耗油,外观设计也不新颖,都是几十年前的东西,而且定位有问题,性价比太高……”
         刘春来说道。
         瓦兹面包车是神车。
         可比起中国的神车五菱,差距还是太大了。
         五菱,那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买得起的。
         耐操。
         故障率低。
         性价比也高……
         “要不,把她让给市政府?市政府要发展,需要这样的人……”
         何国华试探性地问道。
         明知道不可能。
         试试呗。
         万一成功了呢?
         “何市长,过分了啊。”许志强一脸不满,“她是春来的手下,也算是咱蓬县的人,真要帮忙,怎么也得是帮我们蓬县……”
         刘春来看着两人,直接翻了个白眼。
         这事情,都不需要理会他们。
         不要脸的两个老东西。
         “你们谁能说服她,让她跟你们走,就去找她,找我没用。”
         挖人挖到自己这来了!
         刘春来都不想理他们。
         没看到自己还在想尽办法挖他们的人么?
         对于宋瑶提出的条件,他们倒是不太在意。
         是不是刘春来指示的,根本不重要。
         只要给出去的东西越少,换回来的东西越多。
         就好。
         供应各种产品的数量是一定的。
         苏联人的价格越低,获得的利润就越多。
         “现在这样对我们倒是有着很大好处,可要是谈崩了……”
         苗仕林很担心谈崩。
         “放心,不会崩的。”刘春来说道。
         “反正之前商量好了,苏联给的技术同样也会给山城,当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汽车厂肯定需要山城相关工厂的配套。目前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发展项目。”
         为了让苗仕林放心,刘春来解释着。
         山城的汽车配件现在已经有了一定规模。
         从最早兵装集团某个下属单位引进嘉陵摩托后,山城生产的摩托车在全国有着不小名气。
         长安机器厂在五六十年代就试制出长江牌46型吉普车,生产了一千多辆后停产,技术资料等转交给首都汽车厂,最后成了212吉普。
         在83年的时候,长安机器厂再次进军汽车领域。
         目前业务也是非常不错的,发展势头迅猛。
         在蓬县建造汽车厂,除了跟长安相互合作外,还能技术共享。
         这需要苗仕林回去找相关部门的人沟通。
         长安厂调一批技术人员给红旗机械厂,用技术人员换刘春来从苏联人手中换回来的技术。
         业务是刘春来谈的,彩电等也都是刘春来支付的。
         山城即使想要,不付出代价,也是没可能的。
         技术可以一起研究开发,至于市场竞争,那就各凭能力了。
         下午,两点不到,谈判再一次开始。
         苏联人经过磋商,也知道中方不愿意加价。
         但是也知道那不是底价。
         为了表达诚意,快速达成协议,在宋瑶坚持的情况下,不断地主动降价。
         一直降到6万台彩电换全套的汽车生产技术跟相关设备。
         宋瑶见苏联人不再降价,也得到了刘春来的示意。
         开始一千台一千台地往上加。
         一千台彩电,在国内,价值那也是上百万。
         不少了。
         气得苏联人当即拍着桌子,不谈了。
         准备约晚上喝酒。
         刚出口,就想到宋瑶是对方的谈判代表,也想起了上一次宋瑶跟他们喝酒时候,展现出来的那恐怖酒量。
         顿时沉默了。
         “诸位,咱们确实应该一起喝喝酒,加深了解。”
         刘春来出面,笑呵呵地对苏联人说道。
         酒,那是必须喝的。
         至于怎么喝。
         也是有讲究的。
         苏联人明知道宋瑶喝酒厉害,而且吃了亏,上了当。
         自然不会再如同跟别的谈判对手一起的时候,疯狂灌酒。
         晚上喝酒的时候,苏联人很老实。
         中方说怎么喝,就怎么喝。
         绝对不瞎搞。
         中方为了合作,也没有让宋瑶直接出面灌他们。
         一场酒,并没喝得太厉害。
         却喝得双方都很开心。
         第二天谈判继续。
         苏联人主动做出了让步。
         “你们给的价格,确实太低了。咱们那可是技术,还有部分生产设备,造价也是不低的……而且你们生产后,会对我们国内的业务造成不小的影响。”
         谈判桌上,季米诺夫满脸无奈。
         “按照你们昨天给出的46000台彩电,我们连成本都无法收回来。”
         苏联人很闹心啊。
         这价格,距离预期,差太多。
         “季米诺夫同志,帐可不能这样算,技术放在那里,只是废纸一堆。即使我们不得到,也不会产生新的利润。而我们投入生产后,相关单位可以提供核心零部件,能赚取不少利润,更重要的是能保证开工率……”
         刘春来开口了。
         宋瑶对这些并不是很了解。
         汽车生产、苏联国内的生产现状等,都是谈判中可以逼着对方让步的筹码。
         宋瑶能力再强,不知道情报,也很难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达成合作协议。
         “那确实没错。可你们给的实在是……”
         季米诺夫也知道,对方了解他们现在的处境。
         有些东西,根本没法隐瞒。
         “这样吧,再加两千台。总数48000台。要是你们觉得没问题,协议就达成了。接下来双方继续谈其他的交易……要是依然觉得不合适,无法达成合作协议,那么,同样继续谈其他的。”
         刘春来平静地说道。
         看着苏联人眉头拧到一起,表情也没有任何的变化。
         “毕竟,我们双方能提供的都很多……总有东西能达成合作的。”
         “真没法再加了?”
         刘春来摇头。
         不是没法加。
         而是不愿意。
         季米诺夫再次要求暂停谈判。
         他需要跟卡列科夫斯基、布里维奇等人商量讨论。
         中午的时候,几人争吵得很厉害。
         不过,在争吵过程中。
         刘春来提供的彩电在苏联境内能卖出的价格,利润,也都变得明确起来。
         “按照目前的数据,只需2万多台彩电,就足够支付汽车厂的技术跟设备成本,其余的全部都是我们的利润。”
         卡列科夫斯基说道。
         “对方知道我们的情况!”季米诺夫很头痛。
         遇到这样的对手,谁都头疼。
         还好,刘春来给了他们足够的利润。
         后期提供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也能有着不小的利润。
         生产厂要的是开工率。
         技术留在厂里,确实没有什么用。
         提供一份出来,也不影响他们厂的发展。
         复制一份图纸什么的就行。
         “就按照他们的来,但是技术这块,就不能提供最先进的。等后面他们需要技术升级的时候,咱们再谈……”
         季米诺夫咬牙说道。
         最先进的瓦兹面包车技术,绝对不能提供的。
         除非利润能达到预期。
         七十年代的生产技术,就足够了。
         这样一来,中国人要想升级技术,就必须再一次花钱购买。
         这样可以把利润进一步提升。
         当天下午。
         谈判再次开始。
         季米诺夫等人一开始装着非常为难,表示他们确实会亏损,希望刘春来方面再增加一些彩电供应。
         刘春来却直接不再干涉。
         交给宋瑶表演。
         宋瑶根本不愿再加,甚至做出不谈这事情,谈别的合作的姿态。
         无奈之下,苏联人很无奈地做出了决定、
         “为了加强我们双方的合作,也为了表达我们的合作诚意,我方愿意接受你们的报价……不过呢,技术方面,肯定不能是最先进的了……”
         刘春来本来就没打算要他们最先进的。
         瓦兹面包车,发展方向就歪了。
         你一个面包车,非得搞什么四驱越野,还带空凋什么的玩意儿。
         结果把成本增加到比小轿车还离谱的程度。
         面包车,不就是用来拉货、拉人的么?
         这样正好。
         甚至省去了要从苏联人提供的先进技术逆推落后技术的环节。
         如此一来,合作就没了问题。
         汽车生产线的合作达成后,就由双方按照需求清单,一项一项地谈判。
         刘春来不参与。
         谈判涉及到蓬县或山城。
         宋瑶只是帮着翻译。
         最终由蓬县的许志强或山城的苗仕林等人做主拍板。
         只有刘春来的东西由宋瑶做主。
         郑强一开始也反对。
         担心宋瑶的谈判让他们吃亏。
         毕竟,宋瑶不是很了解边境贸易。
         最终,宋瑶谈判结果远远比他们的预期要高很多。
         郑强也开始佩服起宋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