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真的只是村长 > 826 刘大队长的芯片产业抽备组成立了,只有一个人
         吕洪涛也清楚刘春来在这些年的合作中的风格。
         “那自然没问题,那么多项目咱们都能合作,县里也没有干涉过经营不是?”
         卫生巾就是最明显的。
         要是由县政府控股,绝对不会同意刘春来那样疯狂的扩张。
         蓬县在卫生巾投资不多。
         却已经看到了刘春来疯狂扩张下带来的巨大收益。
         卫生巾厂每年给蓬县提供的利税,让两人有勇气面对数额越来越庞大的贷款。
         要不然,两人也不敢把蓬县未来50年的收入都透支。
         “咱们现在都欠账这么多了,还入股?”
         从刘春来办公室出来后,许志强一脸担忧地问吕红涛。
         这种涉及到数年后的决定。
         许书记向来都比较尊重吕红涛的意见。
         他本来已经退休。
         虽然还能再干一届。
         可终究得把位置交给吕红涛的。
         吕红涛可是给自己找事儿。
         一旦到时候无法解决,这事情可就麻烦了。
         吕红涛退休后的名声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也许一辈子都得在骂名中度过。
         “就因为这样,才必须入股,要不然,到时候我调走或退休了,接任的人,非得骂死咱们。必须在任期内把账都还了……”
         吕红涛一脸严肃。
         这次之后,估计蓬县政府欠账,得超过未来五十年的财政收入。
         “我是退休前还不上了……”
         许志强一脸苦恼。
         很闹心。
         “许书记,这可不一定。如果没有利润,刘春来会拼命地砸钱?他砸得越多,说明未来收益越高。没看到现在服装产业,宁愿给别的厂,无论如何都不再扩大生产规模了吗?”
         经过吕红涛这样一提醒。
         许志强顿时就明白了。
         以刘春来的精明,不可能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就直接大手笔投资一个产业。
         从认识到现在,一次都没有。
         卫生巾厂的投资不大。
         可配套产业投资超过七千万。
         这个产业带来的利润多大,他们看到了。
         最多两三年时间,投资就会全部收回。
         刘春来在没钱的情况下要搞一个投资几亿的产业。
         “他还保证,投产开始算,三年内创造10亿的税收,这就意味着,整个产业从投产开始算,三年内产值能达到50亿以上……”
         吕红涛说道。
         “这不可能吧?”
         许志强倒吸了一口凉气。
         五十亿!
         一年营业额至少都得17亿。
         芯片产业,需求有这么大?
         许志强有些不信。
         春来同志这是膨胀得太厉害了。
         “他既然敢跟我们签对赌协议,说明就是有把握,虽然我也不知道他的底气是哪里来的……”
         吕红涛说道。
         五十亿啊!
         那不是五千万。
         刘春来目前的产业,每年总销售额才多少?
         就是彩电,一年五十万台的产量。
         按照目前的售价,也刚过十亿。
         芯片可没那么贵。
         就按照目前的算,一枚芯片六十。
         每年也至少需要三千万枚芯片的产量。
         国内自己生产,肯定要不了那么多的。
         价格将会更低。
         意味着,产量需要更高。
         “这……”
         许志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吕红涛盲目相信刘春来,不是什么好事。
         “你不怕他是为了让咱们出资帮他建设厂房,而故意这样说的?算上谈判跟生产线安装调试……”
         许志强问吕红涛。
         这种不是没有可能。
         蓬县帮着建设基础设施。
         对赌失败,刘春来给基建费用,厂房什么的依然是他的。
         “咱们垫付了资金,到达协议日期,至少是五年后,以目前刘春来这些产业的盈利能力,五年后支付几千万的基建费用,是问题么?如果我们入股了,这钱都拿不到……”
         许志强不愧是老狐狸。
         瞬间就想到了这样的可能。
         “即使县里拿不到这钱,有股份呢。我相信春来同志。”
         吕红涛都不知道哪里来的信心。
         “即使真的他输了,我相信这几千万的投资,绝对不会亏本。”
         到现在为止,刘春来就没亏过。
         许志强见他态度坚决,也没有再说什么。
         “找熟悉芯片的人?我这哪里去找?”
         面对刘春来的要求,郑倩直接摇头。
         芯片是啥玩意儿她都不知道。
         只不过是负责卫生巾相关产业的。
         “老板,要不你干脆让宋瑶负责?”
         刘春来看着郑倩。
         看的郑倩心中发毛。
         “我都不熟悉这个……”
         “只是让你找人,不是让你来负责这个。如果有合适的人,年薪可以开到六十万到一百万,不只是高层管理,还有技术人员……”
         郑倩瞪大了眼睛。
         百万年薪!
         看着刘春来认真的神情,郑倩知道他不是说假话。
         “老板,我尽量,不过您也别报太大希望。香江那边电子产业虽然比大陆要先进不少,但是这方面的人员,并不好找……”
         “你只管去找就行了。我让柯尔特也在帮着找人。”
         刘春来的态度有些不友善起来。
         郑倩现在有意无意地针对宋瑶,就因为自己跟宋瑶的那层关系,外加现在宋瑶负责跟苏联贸易的事情。
         看着刘春来的表情,郑倩不敢再说什么。
         “咱们现在手里没钱,你这项目对资金需求太庞大了……”
         刘福旺在听了许志强说刘春来要投资几亿搞芯片。
         急了。
         几亿啊。
         哪里有这么多钱?
         就是把整个大队所有产业都卖了,也凑不够的。
         刘春来自己这些产业,也不值这么多。
         “爹,这些事情你别管。咱们要生产的东西,就必须全部自己生产。不能让人卡脖子。”
         老头居然阻止自己?
         他干什么把手里筹码都押上就没问题。
         换成自己,他就反对。
         双标太明显。
         “我不是反对你搞这个。我的意思是咱们现在没什么钱,规模小一点。即使贷款,一旦出了问题,你以后怎么办?我又没法帮你去承担这事情。”
         刘福旺一脸担忧。
         听了他这话,刘春来才明白老头子担心什么。
         怕自己投资失败,数亿的欠账,无法翻身。
         这项目,老头子也没法替自己承担。
         “爹,不用担心。要搞,就必须让生产规模达到亿片每年的产量……”
         老头子根本不了解这东西。
         九十年代,全国彩电生产规模会到什么程度,老头子是不知道的。
         刘春来从来没考虑过要跟长虹打价格战。
         彩电投入虽然多。
         可更多的是为了技术研发。
         “你这边人都没有……”
         刘福旺不了解芯片产业。
         更不知道技术。
         仅仅是投资规模,就让他担忧了。
         “谁说没人?市里要回来的周岸,就是学计算机的,还有顾长城跟齐思源,都是这专业,出来工作也跟这相关……现在不是都没有安排工作?”
         刘春来说道。
         市里把工农兵大学生以恢复高考的大学生弄回来了不少。
         一些成为科研院所或是行政单位骨干的人,基本上是要不回来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个人,刘春来才敢现在就搞。
         没人,引进了生产技术都没用。
         至于其他?
         刘大队长向来都习惯给手下放权。
         让他们自己去组建团队。
         同时,也让柯尔特跟郑倩从香江那边招人。
         百万年薪,没有几把刷子的人,能拿到么?
         “你们三人一起开始筹建我们的芯片厂,目前主要工作,就是考虑从国外引进生产线……”
         刘春来主动去县城找了几人。
         大多数回来的人,心中都是不痛快的。
         人家在单位干得好好的。
         不管是技术还是关系,都差不多了。
         他们直接就强行把人弄回来。
         关系够硬的人,那是要不回来的。
         眼前三个人,都是搞计算机硬件相关的。
         在自己原本单位,算不上核心骨干,却也比回到果城市强很多。
         原本来了,刘春来是准备把他们丢到技术研发中心。
         彩电需要芯片。
         可以自己设计功能更齐全,性能更先进的。
         到时候找生产工厂帮着生产。
         几人一直都不是很满意。
         “刘队长,我们三个人,筹建芯片生产厂?你晓不晓得芯片生产有多复杂?”
         齐思源最为年轻。
         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
         本来有机会进入到计算机研究院。
         哪里想到,刚去报道不久,就被弄回来了。
         “有问题?”
         刘春来知道他们很不爽。
         自己没人可用。
         “肯定有问题啊。咱们三个人,哪里解决得了这些问题?”
         顾长城三十多岁。
         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大学生。
         在单位干得好好的,不出意外,明年单位会公派他到美国留学。
         现在一切都没了。
         “需要什么样的人,直接找县政府要,先把框架搭起来。另外,你们不是有同学,有同事嘛,可以要求他们来一起搞……”
         刘春来完全是不要脸。
         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挖人。
         三人面面相觑。
         面对这样的提议,他们也没有丝毫经验。
         “我们国内芯片产业几乎是空白,国际上发展很快……为了不被卡脖子,所以我准备投资三亿,引进技术,然后再在这基础上,开发我们自己的芯片……”
         刘春来也不在意几人的态度。
         “多少?”
         一直没有吭声的周岸问道。
         他是学计算机硬件专业的。
         不过是工农兵学员。
         上大学之前基础本来就差。
         再加上那些年大学的学习也不是那么正经,专业技能方面自然不怎么样。
         三个人中,只有他的发展前景是最差的。
         听到刘春来说投资三亿搞芯片。
         以为听错了。
         国家在这上面的投入,都没这么大。
         “三亿。这只是前期引进技术跟生产线的费用。后面每年在技术研究投入上,每年不会低于三千万,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来,在投产后,每年销售额的7%投入到技术研发中。”
         给几人画饼,没用。
         但是也得让几人看到前景。
         “真打算投资三亿?”
         顾长城不相信。
         他原来单位,每年经费才多少?
         一千万都没有。
         刘春来敢叫嚣每年科研投入三千万!
         “由你们组建团队,你们负责技术跟生产线等的引进……我的要求是,第一次引进的生产线跟生产技术,必须保证我们全部投产后,每年芯片生产能力在一亿片以上!”
         “……”
         三人被刘春来口里的数字吓到了。
         一亿片以上!
         国内消耗得完?
         “这些不是你们担心的。痛快点,干不干给句话。你们不干,我就找何市长把你们调市里或是让你们回原单位……”
         已经让几人知道了前景,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刘大队长开始欲擒故纵。
         “干了!”
         周岸直接说道。
         回原单位,能干什么?
         一辈子都是一个普通的办事员。
         “行,你就由周岸同志担任筹备组组长,负责各项事宜,厂子建设好后,先当总经理……”
         刘大队长直接就任命了自己投资三亿的项目负责人。
         “……”
         周岸懵了。
         总感觉,刘春来这不是要投资三亿。
         而是投资三万。
         太随意了啊。
         顾长城跟齐思源两人也是一脸懵逼。
         完全想不到刘春来在人事安排上如此随意。
         “我需要考虑一下。”
         顾长城说道。
         怕是刘春来为了让他们干活,打消想要调回去的想法,故意坑他们的。
         “那没问题。”
         刘春来也不强求。
         齐思源年轻,却并不傻。
         也是几人中最年轻,技术最好的。
         同样提出要考虑一下。
         “刘大队长,我……”
         周岸也没想到。
         自己只是一个光杆司令!
         手下一个人都没有。
         “现在不是有很多单位的人开始停薪留职下海么?你们的人事关系在县里,属于借调到我们这边。不过,这芯片厂,县里也有股份……”
         刘春来解释着。
         “你手下能有多少人,就得看你自己。如果你能很快筹备工作,我给你六万每年的保底年薪!另外,招来一个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或是管理人员,给你两千的奖励……”
         周岸更蒙。
         还能这样操作?
         刘春来的主要目的,怕就是让自己去挖人。
         真的这样干了,自己原单位的领导,不得打死自己?
         “你也不用担心,我可以保证充足的科研经费,科研设备,你们自己采购……国家的科研院所在这上面每年有多少投入,你们都知道。”
         刘春来这真不是忽悠对方。
         开个开放后。
         整个国家的主要工作重心向经济基础建设倾斜。
         科研投入并不多。
         这是一个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人吃香的年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