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宋煦 > 第七百六十八章 没有终点
         ,宋煦
         赵煦知道他的来意,抱着茶杯,道:“就说朕累了,告诉他,咨政院要有规矩,这种恶语攻讦,哗众取宠,求直邀名的,不能容忍。”
         咨政院的风气在变化,一些人对朝臣肆意攻击,毫无节制,已然越过了底线。
         “是。”黄门应着,快步出去。
         “父皇。”
         赵煦刚喝了口茶,要起身,就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少年,站在门槛外,恭恭敬敬的行礼。
         身旁还站着一个三岁的小胖墩,这小家伙就没有那么多规矩,直接跑进来,大声喊道:“父皇,我饿了……”
         这是赵煦的第二子,刘美人所出,取名赵檀。
         赵煦虽然有些累,还是笑着一把抱起来,走上前,牵过赵权,道:“走,你们想吃什么?”
         赵权不说话,赵檀嚷嚷着道:“吃肉,吃大肉……”
         “好,咱们吃肉去。”赵煦笑呵呵的说道。
         来到偏殿,父子三人坐定,赵煦看着坐在地面的权哥,笑着道:“权哥,在太学,可有学到什么?”
         赵权眨了下眼,语气十分平静的道:“王祭酒今天让我背了苏老泉的六国论。”
         王祭酒,沈括在两年前病故,王之易接任了国子监祭酒与太学院正。
         苏老泉,指的是苏轼的父亲苏洵。苏洵,号老泉。
         赵煦倒是知道这篇文章,瞥了眼在屋子里乱跑,嚷嚷不停的次子,看着长子,笑着道:“背多少了?”
         权哥道:“只有几行,要背给父皇听吗?”
         “今日不考校,”
         赵煦疲倦的喝了口茶,依靠在椅子上,看着这个长子,道:“前些日子,去看过你九叔了?”
         赵权坐着,小身板笔直,安静的看着赵煦,道:“看过了,还去看了十一叔,十三叔,十四叔,小姑我也去看过了。”
         赵煦点点头,
         笑着道:“不用那么拘谨,渴了就喝茶。”
         赵权眨了眨眼,这才拿起茶杯喝茶。
         ‘跟她娘一模一样……’
         赵煦忍不住的心里感慨。权哥这性子,与孟皇后简直如出一辙,恬静,一问一答,毫不逾矩。
         与两个儿子吃完饭,赵煦回寝宫休息了一会儿,就去了垂拱殿。
         章已经在等着了。
         章已满头白发,严肃的脸上,出现了刻板的皱纹,言谈举止,越发的不怒自威。
         “官家。”章佝偻着腰行礼。
         赵煦摆了摆手,道:“坐下说。”
         章应着,在椅子上坐下,等赵煦坐下后,这才道:“陛下,江南西路巡抚,宗泽来报,‘绍圣新政’已基本完成,田亩分配结束,各项税改已经完成。今年赋税预计比去年提高三成,超越了元丰六年……”
         赵煦微笑,没有打断。
         章见赵煦不说话,便道:“各路的合并已经完成,目前我大宋总共十一路,加上幽云十六州等,可共十三路,各路的‘绍圣新政’推行,虽然有阻碍,但进度稳健,造成的影响可控。现在,只需按部就班,步步推进即可……”
         改革进入深水区,就没有了以往的诸多争论,反而是顺理成章。
         等章的话告一段落,赵煦道:“嗯,朕看过政事堂与各地的奏报了,虽然问题很多,但总体还是向好的。‘军改’已基本完成,那几处叛乱基本平定,再有个五年时间,咱们就都能松口气了。”
         改革,是一件漫长,没有终点的事。
         再过五年,也只是松口气,不用现在这般费尽心力而已。谷遁
         章忽然不说话了。
         赵煦看着他,道:“大相公?”
         章有些颤巍巍的起身,抬着手,道:“官家,臣年近古稀,体老昏聩,已不堪大任……”
         赵煦看着章的满头白发,心里恻然,却一摆手,笑着道:“朕知道,朕知道。朕还是那句话,卿家不必事必躬亲,政事堂有蔡卿家在。累了,就在府里休息,偶尔得空了,就去政事堂坐坐,来垂拱殿看看朕,也让朕看看你。卿家若是不在,朕,心里没底,空落落的。”
         章闻言,满是皱纹的脸上动了动,抬着手道:“臣,领旨。”
         赵煦点点头,道:“卿家坐。”
         章慢慢坐回去。
         赵煦拿起茶杯,看着章,眉宇间有些难受。
         这几年,他眼前的熟人一个一个的走了。
         章p,章也老的快不行了。
         压着繁杂的心思,赵煦没喝茶,放下茶杯,道:“朕听说,辽国那边有些不安静?”
         章佝偻着腰,道:“是。辽帝有些穷兵黩武,一面大肆平乱,虽然有些成绩,但内乱不断,这边挑衅我大宋,着实不智。”
         老辽皇在前年病逝,孙子耶律延禧继位,这位新辽帝颇有些好大喜功。
         赵煦沉吟一声,道:“朕,想要与辽国打一场,卿家怎么看?”
         按理说,大宋现在不应该对外开战,现在是改革的关键时刻,不能分散精力。
         章沉默一阵,道:“打一场,倒是也可以,不过,得控制规模,不能打太大,太久,只要牵制在边境牵制辽国,分散辽国兵力即可。”
         赵煦与章,还是极有默契的,赵煦说了开头,章就懂了。
         赵煦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拖住辽国,进一步、加大削耗辽国兵力。
         “卿家认为何人合适?”赵煦问道。
         “折可适。”
         章毫不犹豫,道:“折可适,有勇有谋,最重要的是,他稳重,识大体,有分寸。”
         赵煦想着折可适,道:“好。命折可适为行军大总管,种建中为副,越过边境,对辽国进行突袭。”
         章道:“是。臣,待会儿去枢密院与许相公谈。”
         章p的情况,比章严重。
         两年前,uu看书章p病过一场,吓了所有人一大跳。虽然挺过来了,却一直要求致仕。
         赵煦再三挽留,让许将兼任枢密副使,让章p休息,这才留下他。
         章,章p,现在都属于半隐退状态。
         这时,陈皮从外面进来,瞥了眼章,低声道:“官家,赵相公的奏本。”
         文彦博在四年前病逝,他临终前,举荐了赵挺之入参知政事。
         赵挺之,是赵明诚之父,历史上,就是李清照的公公了。
         赵挺之还与蔡确有私谊。
         这个人,也是一个左右逢源,在‘新旧’两党之间来回游离的人。
         赵煦伸手拿过来,这是一道弹劾奏本,赵挺之在奏本里,对章,章p大肆抨击,直言‘纵肆贪权,欺君罔上,谗言祸国,乱民水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