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 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一位武林盟主
         年关。
         邓齐与夏吉合兵一处,囤于下野。
         下野城距离原端国都城有百里之遥,距离陈庆之所部扼守的南方诸镇,却很近。
         而且,城外便是有一条坦荡大道,可供行军所使,异常方便。
         下野城可说为南方诸镇的门户,也不为过。
         陈庆之擂鼓聚将,将所有的兵力都囤积在牛头山一带。
         与唐军正面相冲。
         大有一夫当关,万军莫开的气势。
         在年关这天,双方发生第一战。
         陈庆之依托地理优势,将唐军击败,但是毕竟是寒冬天行军,己方大军的伤亡也不在少数。
         首战,唐军出兵并不多,应该是在试探陈庆之部的实力。
         交战下来,他们根据陈庆之往日的打法,总结了一些经验,便是以稳扎稳打,破除陈庆之的闪电战术。
         否则,与他正面相撞,赢面不大。
         不过,大雪积厚,陈庆之麾下又多是骑兵,在雪地当中马匹寸步难行,这反而给了唐军喘息之机。
         他们想在赵长林来之前,给予陈庆之毁灭打击。
         为此,他们已经熬了数个通宵,终于想出来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依托雪地优势,兵分四路,彻底截断陈庆之的后路,将其死死围困在牛头山。
         然后大军一拥而上,将陈庆之团团包围,届时,可令其插翅难逃。
         这个办法,虽然不知奏效不奏效,但是,可以一试。
         大不了可以拼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但是陈庆之兵少,若是能将陈庆之留在牛头山,那么邓齐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因为唐国出兵的真正想法,从来就不是要谋夺凉国的土地,而是要给魏军造成困扰,扼制魏国实力的发展。
         就在唐军兵分四路出兵之后,陈庆之不按照常理出牌,将所有的军队都拉了过去了,全力攻击其中一支唐军。
         而且是带有重甲、战车、辎重的军队。
         但是啊,令陈庆之万万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在雪地里,本该实力大大折扣,可是一番大战下来,却不料啃到了硬骨头。
         而且距离这支军队最近的一支唐军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支援,将陈庆之两面夹攻。
         冒死,陈庆之趁夜色突围,才保留了大部分的元气,撤回到了牛头山,准备固守。
         这一役,陈庆之惨败。
         但是,远远没有到兵败如山倒的地步,他重振军心,在牛头山四周布下天罗地网,而后囤积物资,准备在这里,与唐军打一场惊天动地的坚守战。
         依托地利,撑到长林军到来,届时,任何难题便不攻自破了。
         陈庆之目前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兵源缺少的问题。
         他所部大部分都是骑兵,实在是不擅长在冰天雪地里作战。
         而唐军早在布局这一切,所以在入冬之前,他们便临时改换兵种,将主要兵源全部换成了长枪兵。
         长枪兵在雪地里的优势,就是行动方便,攻击力不会减弱。
         所以,依靠这个兵种的优势,他们得以让陈庆之难有招架之力。
         两军初战,是陈庆之率先挑起的战火,也就是说,是魏国方面,先向唐国下手,这在百姓中的舆论当中,魏国便就占了下风。
         虽说大胜,但是毕竟师出无名。
         其次,是陈庆之第二次向唐军发起的进攻。
         这一战,魏军大败而逃。
         虽说败了,但是,在民间依旧不得声援,毕竟,这次又是主动向人家唐军发起进攻的。
         当然,远在洛阳的赵长青也不在乎这些东西。
         他现在正去着三帝会盟的地方呢,之带了三万铁甲,准备在这里举行一场冬猎。
         其实就是想出来透透气。
         然而,这时确有一件不好的事情传了出来。
         唐国利用天下民间的舆论,对魏国发起了声讨,导致有很多他国的江湖高手,不惜远赴魏国,暗杀魏国的大臣。
         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
         赵长青很气不过,向跟随自己而来的赵高怒骂道:“你们东厂是干什么吃的?这才距离唐国发表声讨过去多久?我们魏国的三品以上大臣,就有四位死于他国武者暗杀,而且迄今为止,就只找到了一位凶手!”
         赵高跪倒在雪地中,抱拳道:“陛下,是奴婢疏忽,但是此事事发突然,奴婢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啊!”
         赵长青道:“朕之前让锦衣卫专门对外,现在他国间谍,谁不听闻‘锦衣卫’三字而闻风丧胆?锦衣卫又为在外出征的将士们付出了巨大心血,很多有价值的情报,都是锦衣卫提供的。而你们东厂呢?专门对内,他国武者都杀到家门口来了,你却告诉朕不知所措?看来,真的是要朕让贾诩代你管理一段时间东厂了!”
         赵高惊慌道:“请陛下恕罪,奴婢一定尽早铺开人手,严防他国武者进入。”
         赵长青道:“不是严防,而是只要敢来魏国的他国武者,不论隶属于什么境界或者势力,一律格杀勿论!”
         赵高作揖道:“奴婢遵旨!”
         赵长青身边的高力士说道:“选几位朕的亲卫,让他们去南方各大武林门派以及道宫,寻求他们的帮助。就告诉他们,魏国的江山,虽然是朕的,但也属于他们,同为武者,难不成要亲眼看着别国武者在魏国境内耀武扬威?”
         高力士领命,然后便去安排人了。
         赵长青气急败坏。
         这间事情,可真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区区的武者,也敢充当跳梁小丑!
         只要没有陆地神仙境界的强者,赵长青就有这个自信,让他们来多少死多少。
         若是让他们这般肆意妄为的擅杀下去,那么魏国人,谁还敢当官?
         天下,又该何人治理?
         赵长青寻求本地江湖门派的帮助,实属情理之中。
         各地的江湖门派,也在积极响应。
         但是各地江湖门派说实在的,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个核心人物率领他们,还真不行,毕竟,连个目标都没有,如何实现驱赶他国武者的事情?
         然后他们便举办了一场武林大会。
         这是继赵长青马踏江湖之后,第二次开展的武林大会。
         这次的武林大会,涉及到全国各地的江湖门派。
         也被后世人誉为,真正有史记载的武林大会。
         大会的宗旨是以武会友,然后选出一位合格的武林盟主,然后更好的抵御外敌依旧谋求发展。
         既然是谋求发展,肯定要和朝廷牵上线。
         所以第一位武林盟主的头衔,便就落到了国师玄灵子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