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孽子 > 第213章 居然把它给漏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王府别院周围有很多农田都被李宽买下来了,有些被百草园占用了,有些被养殖鸡鸭鹅占用了,也有些种上了桑树,甚至有一座小山上面还种满了茶树。
         李宽骑着枣红色的马,在来福的陪伴下,把整个楚王府别院的地盘转了一遍。
         “王爷,这王府里接受了大量宫里裁撤下来的宫女太监,又一直不断的接收长安城各地的孤儿,坊间一直都有各种非议呢。”
         来福对于王府中多了一堆老弱病残,意见很大。
         “来福叔,你别看那些宫女太监都是被裁撤的,但是真要用起来,你不觉得比外面新招募的人手要好用很多吗?”
         李宽不以为意,这年头,识字率太低,反倒是宫里的不少老太监、宫女,大部分都识字,并且有个别人的文化水平还不低。
         像是林升,要不是会识文断字,让他去负责鸡蛋孵化暖房,每天要测量温度,他哪里做得来?
         来福听李宽这么说,也没有再怎么样。
         其实,李宽的态度他是很清楚的,只是今天这么好的机会,忍不住又多嘴说了一下。
         粟米等粮食都已经收仓了,田地里面基本上没什么庄稼了。
         李宽在田间小路上转悠了一圈,却是意外发现有农夫在那里耕地。
         “来福叔,春耕秋收,怎么现在还有人在耕地呢?”
         前世今生,李宽并没有自己种过地,虽然有系统的《初级农业技巧》,对于农作物的种植有所了解,但是这耕地时间,还停留在春天耕地的印象中,现在为何耕地,还真是搞不清。
         “王爷,这户人家应该是相对富足的,一般人家,都是春耕一次;能够在秋收后耕一次地,来年种植的庄稼,收成会更加的好。”
         李宽看着这那块耕地,却是觉得莫名的有点不协调。
         这翻开来的地,怎么只有浅浅的一层?
         等一下!
         那是什么耕犁?
         怎么大部分都是木制的?
         那犁铲怎么是笔直笔直的?
         一瞬间,李宽发现自己漏了一件重要的大事。
         曲辕犁!
         这个唐朝晚期才开始出现,一直使用到后世的犁,自己怎么没想到把它搞出来?
         李宽前世也是看过不少网络小说的,在没有土豆、地瓜这种产量巨大的农作物之前,曲辕犁就是提升粮食产量最好的利器之一。
         用曲辕犁,更加省力,耕地速度更快。
         用曲辕犁,耕的地更深,能够让庄稼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不客气的说,只要普及了曲辕犁,耕地面积增加一成,整体粮食年产量增加二成,应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个年代的大唐,其实土地并没有那么紧缺,反倒是人力有所不足。
         “王……王爷……”
         李宽突然来到了耕地的农户田垄之间,吓得对方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本王问你,这个犁,其他农户家也都是用的一样制式的吗?”
         “王爷,犁耙的制式,都是有规定的,各家各户使用的都是差不多的,除非你自己单独制作。”
         不等农户说话,来福在一旁略带困惑的回答了。
         “这犁铲为何是笔直的,这么耕地很费力不说,还很难把土翻起来啊。”
         来福:“王爷,所有的犁不都是这样的吗?”
         听到来福这么说,李宽基本确定了,这个时候的犁,着实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一会赶紧把戴全叫过来,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思重新制作几把犁,看看哪一款耕地效果最好。
         自己只知道一个大概,要具体去制作,还得靠专业人士。
         ……
         太极宫。
         李世民刚从玄武门城墙下来,远远的已经能够看到新宫的轮廓,不由得暗喜了几分。
         “宽儿最近在忙什么?”
         以李世民对李宽的了解,自然知道李宽不可能天天待在新宫建设现场。
         “楚王殿下昨天下午去了楚王府新设的器械作坊,召集了戴全等匠人,似乎又在琢磨什么器具。”
         李忠现在是光明正大的派了几个百骑司的人待在楚王府,其中有一个还作为王府护卫,这也是李宽默许的。
         所以对于李宽的动静,李忠现在都算是比较清楚。
         当然,李宽要真是想要瞒什么,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器械作坊?哼!整天都是不务正业,算了,不管他了。”
         ……
         阎立德今天一大早就收到了一封请柬,让他感到甚是奇怪。
         新宫的建设一切顺利,这楚王殿下怎么突然请我去楚王府别院。
         还让带着几个精通器械制作的管事过去。
         算了,这次新宫建设也算是让工部长见识了,去瞧瞧楚王殿下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吧。
         和阎立德坦然的态度相比,户部尚书戴胄收到请柬之后就有点纠结了。
         这新宫建设的费用可是说好了由市舶都督府负责的,这楚王殿下不会变卦了吧?
         如今大军出征吐谷浑,户部今年好不容易存下的那点东西全部都给用掉啦。
         戴胄的第一反应就是李宽请自己过去,应当是为了新宫建设的钱粮问题,潜意识的就不大想去。
         只是,李宽堂堂一个亲王,史无前例的邀请自己,也没明说是要钱,自己不去的话,似乎也有点不大好吧?
         怀着纠结的心,戴胄出了长安城。
         “戴尚书,阎尚书,本王刚刚还说今早喜鹊怎么在院子里呱呱叫呢,原来是为了迎接两位尚书啊。”
         李宽嬉皮笑容的将戴胄和阎立本请进了王府别院。
         不过,一行人并没有去大堂,而是往边上农田方向走去。
         “王爷,不知今日是有何见教?”
         戴胄看着李宽一马当先的走在前面,有点迷糊的问了一句。
         自己好歹是六部尚书之一,在大唐也算是高级官员了,这楚王殿下也不说干什么,就领着自己在王府别院里转悠。
         这是啥意思啊?
         “是啊,快到年底了,工部的事情也非常的多,王爷有话就直说。”
         阎立本也不想陪李宽在那里无意义的转悠。
         楚王府别院虽然漂亮,但是他们两的府邸也不差,没什么心情去参观。
         最关键的是,他们都不知道李宽想要干什么呢。
         “两位尚书请放心,本王今天给你们一个惊喜。”
         惊喜?
         呵呵!
         一会可别变成惊吓!
         对李宽有所了解的戴胄忍不住在心里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