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聊斋说书人 > 第七十三章 路随人茫茫
         女子走到壮汉的门前,敲了敲门轻声道:“几位壮士。”
         连喊了几声,听到屋内有些动静,但是却不见有人说话。
         几个壮汉记得乔仪清白天的吩咐,不去答话,而是暗暗警惕外面的东西。
         这时,女子又轻声对着屋内说道:“小女子乃是西院的住客,从外地逃婚出来了,此事羞于让外人知道,所以才深夜冒昧来访。希望各位能护送我前去金陵投奔友人,小女子在门口放一锭金子,若是各位同意,就开门拿走。小女子先行告退。”
         几位壮汉在房里面面相觑,等了许久也不见门外再有动静。
         几人互相打了个眼色,其中一人轻声轻脚的走到门口,透过门缝朝外面看去。
         一锭金子正放在门口,在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这位壮汉看着闪亮的金子,咽了咽口水,然后回去跟其他几人小声说道:“门口真的有一锭金子,刚才外面真是个人!”
         几人商议了一下,悄悄的打开门缝,伸手将金子拿回了屋里。
         女子从阴影中走出,看着刚刚放金子的地方空空如也,叹息的摇了摇头。
         ……
         第二日,乔仪清醒来,敲了敲沈香玉和吴氏的房门将其唤醒,有去敲几位壮丁的门,准备吃过早饭就继续上路。
         刚走到门口,就发现房门虚掩,里面更是传来一股血腥味。
         乔仪清心道不妙,皱着眉头推开房门。
         屋内。
         大片的血迹,溅的到处都是。
         几位壮汉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心口被掏出了一个大洞。
         尸体如同昨日看到的那具干尸一般,脸庞依稀能辨别出他们死时惊恐地表情。
         乔仪清吓得向后退去,跌坐在地上。
         老头儿起的也比较早,刚走到前院,就看到乔仪清跌坐在地上,愣愣的看着屋里。
         “小公子,怎么了?”
         乔仪清颤抖着手指着壮汉的屋里,颤声说道:“死了……都死了……”
         “都死了?”
         老头儿快步走向房间,看到了惨死的尸体。
         “唉,就是不听,就是不听啊!”
         老头儿摇了摇头,出来对乔仪清说道:“他们昨日定是开了门,被鬼怪害了啊。公子昨日可听到过什么响动?”
         “昨日……”
         乔仪清想到了昨日那个奇怪的女子,当即对老头儿讲述了一番。
         老头儿听完,皱了皱眉,“这西院,可从不住人啊。”
         “什么?!”乔仪清瞪大了眼睛,再看向西院那一排坊间,愣愣的问道,“那西院的房子,到底是干什么的?”
         “公子随我来。”
         老头儿领着乔仪清走向西院的房间,拿出钥匙打开了已经生了铜锈的门锁。
         房门咯咯吱吱的被推开,拉断了不少蜘蛛网。
         一股尘封的味道扑鼻而来。
         而屋内,却是一个灵堂!
         一排排的香案上,供奉着密密麻麻的牌位,看得人头皮发麻。
         老头儿指着屋里的灵位说到:“西院的房子,供奉着永福寺所有僧人的牌位。所以不可能有人住的,公子昨日遇到的,是鬼!”
         乔仪清立刻头皮发麻,想到自己当时若留下那女子,必然也是惨死的下场!
         “这可如何是好啊……”
         聘用抬棺队,一路上京,几乎就耗尽了吴氏的积蓄。
         乔仪清为了送老师回家,也变卖了自己家产,此刻自己也没有多少银两了。
         突然发生如此大的变故,乔仪清顿时犯了愁,而且发生命案,不知道又要耽搁多久。
         “唉,我这就去报官!”
         乔仪清叹了口气,总之先去报官再说。
         然而老头儿却拦住了他,“公子不必去报官了,县太爷不会派人来查的。”
         “这是为何?”
         乔仪清不解,县令属地内发生命案,可是大事,怎会不派人查验?
         “这永福寺,是金华县出了名的鬼地。”
         老头儿叹气道:“查不出结果的,所以不会有人来查的,还是将尸骨收敛了吧。”
         说着,老头儿就去收敛那几具壮汉的尸体。
         乔仪清此刻脑袋已经懵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没有了抬棺队,他们如何才能带着吴县令的尸首回到京城。
         ……
         金华县内。
         一大早,斋图就带着小狐狸和东方老赢前往永福寺。
         此去只是打听一下那个年轻道士的消息,斋图自然是希望早去早回,犯不着真的去抓鬼。
         不过万事做两手准备,昨日准备的桃木剑、黑狗血、活公鸡都悉数带上。
         斋图和东方老赢,一人提一个鸡笼。
         小狐狸跟在后面,眼角看着大公鸡,时不时舔一舔舌头。
         走到山脚,斋图就看到山上佛塔。
         这佛塔壮丽宏伟,十分引人注目。
         “啧,果然这好山好水都被和尚占了啊。”
         斋图吐槽了一句,沿着斜坡朝山上走去。
         山路蜿蜒,再往上通向了一个山林中。
         进山的路口,有一个布衣书生背着箱笼踌躇不前。
         这书生皮肤白皙,浓眉大眼,看着颇为正直。
         书生回头看到斋图和东方老赢也朝这边走来,便过去抱拳问道:“二位仁兄,你们也是要去永福寺吗?”
         斋图点头,“不错,你是?”
         书生立刻开心的说道:“在下宁采臣,此行是想借住永福寺。怎奈本人方向感不佳,怕入了山林找不到方向,因此踌躇不前。既然二位也是去永福寺,不如我们结伴而行,可好?”
         斋图一愣,冲着书生问道:“你说你叫什么?”
         “在下宁采臣,浙江人士。”宁采臣再次答道。
         “宁采臣……”此刻,斋图直接呆住了,一大段文字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
         “没错……没错……”斋图喃喃自语,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
         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
         指的是,宁采臣到金华县,到达城北的一座寺庙中。
         兰若指的不是兰若寺,兰若,是“阿兰若”的省称,源自梵语aranya之音译,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后指一般的佛寺,在古文中并不罕见。
         蒲老先生笔下的寺庙,指的就是金华北郊的永福寺!
         “所以,庙里的女鬼是聂小倩?”
         斋图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移向山顶,他穿越到的,到底是个什么世界?
         此时,森林里的乌鸦叫起。
         一声,两声……
         然后是一片乌鸦的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