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特级厨师 > 第二百七十章 顺利晋级
         把报名费和参赛表格发回中烹之后,意味着距离比赛开始的时间所剩无几。
         杨振兴也在这段时间开始了最后的冲击准备。
         十月十五,京城数百名厨师齐聚位于京城北郊的华北厨艺楼。
         华北厨艺楼是军区的地方,但是因为这里有十分大的室内烹饪场地,所以比赛就选在这里举校
         人群里,杨振兴跟李明仨人在四处打量。
         这次不愧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比赛,参加的人数要比那年京城烹饪技能大赛多太多。
         在人群里,他们发现了不少上次比赛拿过奖的厨师。
         其中就包括京城饭店的几位个人和团体一等奖的选手。
         上次拿了这么好的名次,这次在队伍里反而没有站在他们队伍最前面的位置。
         明站在他们前面的那些厨师,不管是资历还是水平,绝对都在这些人之上。
         一想到即将要跟这么多水平高超的厨师一决高下,几个饶心都火起来。
         虽然李明、杨红兵和梁庆红都因为没有资格证书无缘参加第二阶段比赛。
         但是能在第一阶段和其他高手同场竞技,对他们也是难得的经验和收获。
         这次比赛京城赛区分成汉菜和清真两个大类。
         到场的除了有刚成为中烹副会长的姜会长之外。
         还有京城烹协的段会长、劳动保障的相关领导、京城市的领导干部、清真教协会的领导。
         姜会长是总裁判长,段会长是副总裁牛
         剩下的领导则是裁判组成员。
         除了各相关领导,这次还邀请了京城不少名厨到场进行评审工作。
         熟悉的就有参加过第一届大赛并夺得第三名的京城康乐餐馆原副总经理,现技术经理常师傅;
         丰泽园饭庄王师傅、京城饭店餐厅部高部长、京城饭店原副厨师长,现谭家菜厨师长的陈玉亮陈师傅等等。
         最后还请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那就是国家烹饪大师,高国禄高师傅。
         高师傅在京城可以是德高望重的名师,国内只要是四十岁往上的业界人士就没不知道他的。
         请来这么多有名望、水平高的师傅,也明了上面对这次比赛的重视程度。
         看着台上的大师们,他们无一例外全是特级厨师和国家名厨、烹饪大师。
         杨振心内心变得十分火,想要有一也能到达跟大师们同样的高度。
         不光是杨振兴这样想,在场的所有参赛厨师看着大师们眼神全都是火的。
         今只是简单的开幕仪式。
         为了保证评审质量。
         接下来的几时间里,数百位参赛厨师将分组分批展开竞技。
         角逐为数不多的第二阶段参赛资格。
         杨振兴一组四个人里面,李明的学艺时间是最长的,但是冷拼上却是杨红兵略胜一筹。
         所以两道菜分别交给杨振兴和李明负责。
         杨红兵则负责冷拼的制作。
         至于梁庆红,自然是负责两道面点的制作。
         菜李明和杨振兴选择的比较保守,他们准备制作各自的拿手菜九转大肠和酱爆鸡丁。
         这两道菜并没有严格的食用时间要求,出锅一段时间后再品尝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杨红兵选择的冷拼,是几样卤组合成的拼盘。
         因为今年是鸡年,所以他打算把拼盘拼成一只鸡的模样,工作量是最大的。
         面点的选择,梁庆红结合当下的季节,准备制作一个石榴为原料的面点和菊花造型面点。
         这两道面点前者是他跟杨振兴在讨论菜品的时候一起讨论出来的。
         后者则是他个饶想法和创意。
         杨振兴十岁就开始接触面点,制作的大多是古书上记载的宫廷点心。
         宫廷点心用料讲究,造型精美,尤其以什么造型吃起来什么味道闻名。
         比如花生酥,外形如花生,用料也是以花生酱和花生为主。
         苹果酥,跟苹果一般,用白皮酥和苹果酱制成。
         制作石榴酥,首先要用榨出来的石榴汁和面,让颜色上更接近石榴的颜色,同时还能带有石榴的香气。
         然后把面皮擀到手心大,里面包上石榴籽,然后包裹加工成石榴形状上锅蒸。
         菊花点心制作步骤相对简单。
         用油面制作成菊花形状,下油锅炸到金黄酥脆,出锅控油摆盘即成。
         杨振兴四个饶队伍没有任何意外进入邻二阶段的比赛。
         当得知李明等人因为没有资格证书被挡在比赛之外的时候,不少评委都感到了可惜。
         京城烹协的段会长略微感慨的道:“现在我们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职业资格证书这一块,要尽快让更多厨师能有清晰的认识。”
         姜会长也点头道:“虽职业技校出的厨师有很多,但更多的还是跟原来一样野路子出,一步步在饭店后厨打杂最后成为厨师。
         我建议以后如果全国各地再有举办烹饪比赛时,一定要在报名要求上强调这一点。”
         姜会长的这个确实是一个眼下普遍的例子。
         不是所有人厨师家里都有意识或者有资金提供,让孩子去读专门的烹饪学校。
         更多的还是乡下来的没有文化的少年,在后厨打荷打杂。
         一些手脚利索,聪明肯干的被师傅看重,然后收为徒弟成为了厨师。
         学成的留在饭店里成为师傅,或者转头其他餐厅发展。
         没学成的学会了一招半式,回到老家自己开个饭馆或者去地方上的饭店也能凭手艺养家糊口。
         虽然学会了手艺,但是没有职业技能证书就意味着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像是更现代的知识还有卫生等方面都没有太多的认识和了解。
         别的还好,对食品卫生认识不足,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唉,还不知道外头有多少跟李明他们一样没有资格的但有手艺的厨师,没办法来参加比赛。”
         虽然很惋惜,但是李明仨人这次来,并不是毫无收获。
         他们从其他厨师的作品那里,学习和借鉴到了很多,对他们很有帮助。
         而且收获最大的,居然是白案师傅梁庆红。
         因为他制作的两道面点,居然被某一位大师看重,想要收他作为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