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木匠也开挂 > 第六十六章学木匠从熟悉工具开始
         “当然是真的,我师兄您也见过,他现在去了香江,继承家里的产业,现在可是亿万富翁。
         等过两年,咱们多攒点钱,拜托他帮忙,把四姐和四姐夫弄到香江去问题不大!”
         “这能行?”
         “怎么不行?
         咱们就是去住个一年半载的,等生完孩子,直接在那边给孩子落上户口,咱们这边计生办的人也没办法去香江查超生不是?”张俊平笑着给大娘画饼。
         至于成不成的,先画张饼,让大娘心里舒服一点再说。
         晚上,张俊平跟着大爷,大娘一块住在东屋的炕上。
         大娘他们住的是张俊平家的祖宅,一套典型的京式四合院。
         这套四合院的产权并不全都是大爷家的。
         正房,也就是北屋,南厢房也叫倒座房,都是大爷家的,东厢房是二大爷家的,西厢房是张俊平家的。
         大爷家分的房子多一些,倒不是什么不公,而是因为之前二大爷和他们家都不在家,所以分家只是一个形式,二大爷和他父亲都没挣。
         按照二大爷的意思,整个四合院都给大爷,大爷不同意,最后才如此分配。
         当然,最后不管如何分配,整个四合院也都是大爷一家住。
         张英杰回来,也没回老宅,而是住在大队给的另外一套房子。
         这套房子其实也是张家的祖产,只是后来被生产队收了上去。
         八零年张英杰回来,大队又把这套房子腾出来,还给了张英杰,算是物归原主。
         重生回来也好几天了,张俊平发现自从重生回来,原本轻微的失眠症状不治而愈,睡在硬邦邦的炕上,每天晚上都睡的格外香甜。
         虽然没有了手机,电脑等娱乐工具,但是他的心格外宁静,没有丝毫的烦闷感。
         躺在炕上,和大爷大娘说了一会话,张俊平很快就睡着了。
         一觉到天亮,醒来在大爷家吃了早饭,才来到家具厂。
         这个时候,父亲早已经到了,正在车间里给学徒讲解榫卯结构的制作技巧。
         不止学徒们在听,那些已经出师的木匠也跟着一起听。
         这是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都要进行的一次公开授课。
         能学到多少,就全看个人了。
         厂里有制作好的榫卯结构模型,这些模型也都是对所有学徒公开的,有心的学徒,完全可以先自己摸索,然后再来听制作技巧,掌握的自然就会扎实。
         这和上学一样,提前预习的学生,学习成绩必然比那些不预习、不复习的学生成绩好。
         张俊平站在一旁,也认真听着父亲讲解榫卯结构的应用和制作技巧。
         鲁班七十二榫卯,后世发展到一百多种榫卯,其实真正核心的榫卯只有三十三种。
         其他的榫卯都是在这三十三种榫卯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榫卯结构制作并不复杂,关键还在于如何应用上,并不是说你会制作就等于会应用。
         这就像练武一样,不是说你学会了武术招式套路,就能成为武术高手。
         只学练法不学打法,练一辈子也只能是花拳绣腿,成不了武术高手。
         张俊平虽然来的晚,但是在场的所有人,对张英杰讲解的榫卯结构制作应用技巧,领悟最多的还是张俊平。
         毕竟他有着二十四种高级榫卯制作技巧,基础比其他人高出不是一点半点。
         讲完一种榫卯结构的制作应用技巧,张英杰结束了一天的授课。
         开始分派任务。
         张俊峰和另外一名木匠董保国,带着四名学徒负责制作敬老院的那批家具。
         董乐泉、董乐永两个人也带着四名学徒负责制作分厂的门窗。
         张俊平的另外一个本家张俊辉则带着六名学徒负责开解枕木。
         从安排活上可以看出来,不要说木匠,就是真正能够独立干活的木工都没几个。
         “你们新来的学徒,自己去找下脚料练手,不允许用别的工具,只允许用斧子,给我劈一根长十公分,五公分见方的长木方出来!
         这是你们当学徒的第一课,熟悉自己的工具!”张俊平抢在父亲前面,对那些刚进厂的学徒交代道。
         按照张英杰的想法,是让他们跟着其他班组去做一些粗话。
         但是,张俊平不太赞同这种做法,虽然学徒干一段时间的粗话,这是历来的规矩,可是他没时间去等。
         只能打破行规,让所有学徒直接进入学习模式。
         “虎子厂长,我没有斧子!”
         “是啊!我们没有斧子怎么办?”
         一连好几个人举手喊道。
         “没有斧子的,回家自己想办法!
         想学手艺,连一套工具都没有,怎么学手艺?”张俊平冷着脸说道。
         “厂里不发吗?”
         “自古以来,木匠这个行当就没有师傅给徒弟准备工具的!
         当年我爸,为了学木匠,十几岁,帮人家拉了好几个月的地排车,才赚到钱,买了一把斧子!
         你们想要学手艺,如果连一套工具的钱都不舍得花,那干脆回家算了!”张俊平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虎子厂长,能先借别人的斧子用吗?”
         “木匠的斧子,大姑娘的腰,你觉得外人能随便借?
         当然,你们要是能借来,我没有意见!”张俊平笑道。
         “好了,有斧子的抓紧时间去干活,没斧子的,抓紧去借,或者回家去买斧子去!
         我可告诉你们,熟练掌握各种木匠工具的使用,是你们当学徒的第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
         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下一阶段是榫卯结构的制作!
         只有完成这两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你们才能真正成为木匠学徒!
         说句比较实在的话,只有成为真正的木匠学徒,你们才有工资可拿!
         不然,就只能在厂里混一顿免费的午餐!”
         张俊平说完,一群刚进厂的学徒一哄而散,有工具的,赶紧去找下脚料,准备完成张俊平要求的长木方。
         没有工具的跑去借工具,或者回家想办法去买工具。
         “虎子,你这是不是有些太着急了?
         不先让他们干一段时间粗话,磨磨性子?”等人都走了,张英杰才开口说道。
         “爸,来不及了!
         都是农村人,很多还都是退伍兵,你们原来那种磨性子的做法没啥用!
         还不如直接进入正题,让他们早一天出师!
         别管是去学木地板制作,还是学榫卯加工,学披麻挂灰,还是学刷大漆,熟练工具都是基本功!
         等基本功学完,就可以直接让他们去学单项技能了!”张俊平笑着解释道。
         张俊平心里着急啊!
         他自信,凭自己的本事,家具厂绝对不会缺少订单,但是光有订单不行,没有合格木匠,一切都等于零。
         所以,张俊平现在只能沉下心来,苦练内功,先带出一批合格的木匠再说。
         “也是,我有点经验主义了!”张英杰没有因为儿子打断自己的话而生气,听了张俊平的解释,笑着点点头。
         在过去,学手艺,先干几年粗活,笨活,美名其曰是磨砺性子。
         其实更多就是为了让徒弟多替自己干几年活。
         学手艺的,又有几个不是苦出身的孩子?又岂会害怕干粗活笨活?
         当然,也不能说师傅是在剥削徒弟,你学的是手艺,是吃饭的手艺,怎么可能轻易传授给你?
         相声都讲究,三年学艺,两年效力呢!
         同样是手艺,学木匠不收你学费,免费干几年活,也是应该的。
         “爸,以后你每天早上教学之后,再多念叨几句安全上的事!
         别一个个不在乎,手艺还没学到手,先落个残疾!
         每天班前会上多叮嘱几句,哪怕啰嗦一点,也没什么!”张俊平又交代道。
         “知道了,明天开始,我多说说安全的事!”张英杰很爽快的点头答应下来。
         又和父亲说了一会话,张俊平才回到办公室,开始画效果图。
         昨天在县城里,也没有来得及画,今天趁大车还没的这段时间画出来。
         有这四套家具,给工人练手,他也就可以放心出去采购装修招待所,所需要的材料了。
         张俊平都有些后悔,早知道不搞那么复杂了,真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
         为了采购齐全所有材料,他差不多要跑半个中国。
         大批量采购核桃木,除了去山西太原,就是去东北。
         相比去东北,他更倾向于去太原那边。
         山西那边,核桃木市场更加成熟一些,毕竟自古以来,晋作家具就是以核桃木为主要原料。
         年前必须要把核桃木买回来,不然时间上有些来不及。
         毕竟,原木采购回来,还要进行处理,要解成制作家具,木地板需要的板材,还要进行烘干。
         还要去凤阳家具厂定制床垫,去广州采购一些装修需要的辅材。
         这个时代,信息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很多材料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去采购。
         看上去时间还有半年,很宽裕,可是细细一算,就会发现时间非常紧张。
         ……
         大车抵达家具厂,卸完枕木,张俊平正好画完两幅效果图,时间上刚刚好。
         张俊平和二表哥又跟着大车来到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