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诸天邪道 > 第四十七章秦军大营
         公子什么都不用做,相信大公子那边很快就会有动作!”
         赵高阴笑,显得极为奸诈。
         “嗯?”
         闻言,胡亥面色一愣,随即双眼一亮,迅速的明白赵高话中的含义。
         相对于自己这个十八王子,他大哥扶苏想必会更加焦急,毕竟他才是秦国的储君。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我等坐山观虎斗就行!”
         胡亥阴笑,显然是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扶苏虽然已经开始行动了,但并没有如他们想的一样,暗中使绊子。
         而是堂堂正正的开始行动。
         莫离的能力扶苏早就知道,对此他也事非常敬佩,并没有存在什么嫉恨心理,与胡亥这种黑暗的性格完全就两种。
         ————————————————
         与秦国相比,韩国则是出于相反的局面,完全出于人心惶惶的局势,各种不要的言论纷纷而至,可以说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局面。
         前线接连传来不好的消息,直接导致全国各地显然无尽的恐慌之中,有些贵族早已带着钱财逃往他国,寻求出路。
         此时,韩王宫中,满朝文武脸上都带着一丝忧愁。
         韩王安坐在上首,面色阴沉,眼露凶光,对于下面站着的臣子已经失望至极。
         平时一个个都是安邦定国之才,可现在一个个都跟哑巴似的,纷纷躲避着韩王安的目光。
         “诸位爱卿,眼下的局势该如何解决,谁有对策?”
         韩王安眼神微眯,眼底闪过一丝寒光,显然对这些臣子失望至极。
         “王上,此前派去赵国求援的信使迟迟没有得到回复,想必赵国是指望不上了。
         而其余诸国都不愿意出兵面对强秦,现在能够依靠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张开地看了眼左右,见无人上前应答只要硬着头皮走了出来,他毕竟是han国的相国,在面对国家大事面前必须出言。
         不过他并没有说出什么办法,只是将眼下的形势分析了一下,不得不说,张开地不愧是辅佐过五代君王的存在,这份应变能力就是强大。
         他这么分析既能将眼下的形势说清楚,又能显示出自己已经想了办法,不至于被韩王安怪罪。
         “那老相国觉得眼下han国应该怎么做?”
         韩王安不想听张开地敷衍,这个时候他想听的是怎么解决,而不是空头支票。
         “目前只有两种方法,第一,举全国之力,与强秦对抗到底;第二,选择议和,派出使臣前往秦国,进行割地赔偿!”
         见躲不过去,张开地只好硬着头皮将心中的真是想法说出来,但他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想要找秦国议和的话,显然有些不可能。
         目前的局势谁都能看出来了,秦国要的不是割地赔偿,而是整个han国。
         这点韩王安知道,张开地知道,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
         只不过他们心中还存在一丝幻想,认为秦国并不会如此罢了!
         这显然是在自欺欺人。
         此时,秦国两路大军加起来总兵力已经高达四十万之多,这是han国总兵力的四倍有余。
         加上秦国士兵战力一直冠绝天下,尤其是大秦的弓弩箭阵更是可怕至极,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抵挡的。
         况且,han国这些年以来一直处于内斗,根本没有在军队之上大力投入,此消彼长,韩军自然无法抵御秦军。
         “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韩王安面色难看,语气生冷的问道。
         “或许可以让询问一下六公子韩非,或许他会有办法?”
         张开地说道。
         “嗯?”
         听到韩非这个名字,韩王安面色突然一变,变得有些阴沉,寒声道:“他一个废物,焉知国家大事,还是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对于韩非,韩王安自始至终都是不喜欢,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从心底不喜欢。
         虽然韩非的能力不错,但韩王安就是不想重用他。
         “哎!”
         张开地心中不由得一叹,他知道韩非的本事,曾经也是多次在韩王安面前推荐,可惜每次都是被韩王安拒绝。
         现在han国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候,可韩王安依旧不选择重用有能力的韩非,他这个做臣子的真的没有任何办法。
         “诸位爱卿可有其他方法?”
         韩王安因为韩非的原因不在看张开地,转头看向满朝文武,想看看他们这些人能否有方法。
         “启禀王上,我觉得相国说的不错,目前对于han国只有这两条路可以走。
         而老臣则是认为,第二条才是目前应该选择的。
         毕竟han国与秦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相差巨大,即使选择举全国之力面对,最后的结果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只不过会徒增伤亡罢了。
         为了han国的百姓,我建议王上选择第二种方法,议和。
         虽然这样会失去一些城池,但起码可以保住han国,待我们未来实力积攒足够之后,便可对秦国发起反攻。”
         这时,御史大夫走了出来,他是典型的保守派,一般能够口解决的事情不想用武力。
         况且,现在han国上上下下都处于人心惶惶的状态,即使是朝堂之上也是陷入沉寂之中,气氛压抑到极点,根本就团结不起来。
         由此还不如直接选择议和,这样既可以保住han国,又可以安抚受到惊吓的百姓。
         “是啊,我也赞成王大人说的!”
         “附议!”
         “附议!”
         ....
         很快,朝堂之上就变成了统一口径,一致认为选择议和是最大的出路。
         “嗯?”
         韩王安闻言直接瘫软在椅子上,面脸疲惫,他已经对满朝文武失望了,可以说已经失望透顶。
         其实这些不怪han国的满朝文武,主要是因为面对强秦,他们没有一个人自信能够抵挡秦国的大军。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放弃抵抗的好。
         “废物,全都是废物,平日一个个都能长篇大论,如今秦国就要攻打韩国,却一个个变成了狗熊!”
         韩王安心中愤怒到极致,听着议论纷纷的大臣,直接一脚踢翻身前的桌子,愤怒的看着下方的众人。
         “不要说这些狗屁的话,我不想在听见议和的声音!”
         韩王安暴怒,高昂的声音瞬间压过所有大臣,待朝堂之上安静之后,目光转向一旁的张开地,大喊道:
         “张开地,你来说,如今该怎么办?我不想听到什么议和的话语,你知道强秦是不会选择议和的。”
         “....”
         瞬间朝堂之上变得鸦雀无声,一个个目光接看向张开地,纷纷想要看着张开地该如何说。
         “呼!”
         张开地暗叹一声,深呼一口气,从队伍中走出,对着韩王拱了拱手:“王上觉得议和不是首选,那么唯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跟秦军硬碰硬,这样han国才有一线生机。”
         作为han国的丞相,在面对如今的局面他也没有什么办法,秦国的思想已经亮出了獠牙,根本就不会放弃灭掉韩国的思想。
         “目前,秦国大军已经齐聚到边境,大将军姬无夜已经有些独立难支,现在最主要的是要尽快选出一个领军将领才行,这样才能抵挡住秦国的另一路大军。
         同时也可以分解大将军姬无夜的压力,从而让他全心全意的面对内史腾。”
         张开地继续说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说实话,他现在真的有点怀念白亦非了,若是换做是之前,这样的军事行为本来就是他们两人负责。
         可惜,现在白亦非死了,姬无夜又无力面对两路大军,重担不由得落在了他这个文官身上。
         不得不说,白亦非虽然对于han国危害挺大,但他能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小。
         “硬碰硬吗?”
         韩王安听后,眉头不由得紧蹙起来,对于张开地的言语他也表示赞同,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选择一个能挣善战的军事人员,这样han国才有救。
         可这样的军事人才去哪里找呢?
         han国的文武除了在前线的人员之外,基本都在朝堂之上,对于他们的能力,韩王安可是深有体会,根本就无法担当如此大任。
         “何人可以担当如此重任?”
         韩王安询问道。
         朝堂下面的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露出退缩的目光,他们自认没有实力可以对抗秦军。
         “难道我堂堂han国竟然无人统军不成?”
         看着下面无动于衷的大臣,韩王安心中怒气横生,当即质问道。
         “王上,本官推荐六公子韩非统帅三军,我相信他会抵挡秦国的兵锋。”
         看着盛怒不已的韩王安,张开地再次推举韩非,希望他能够担任统帅。
         毕竟军事上的人才han国就那么几人,除了姬无夜和白亦非之外,也就韩非的能力出众。
         虽然韩非没有领兵的实战经验,但身为儒家的高徒,他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很出色。
         若是想要破解眼下的局势,只能选择重用韩非才行。
         “韩非?”
         韩王安听到张开地再次推荐韩非,目露凶光的看着张开地,韩非的能力他自然清楚。
         他承认韩非的能力,但他不想重用韩非,从心里面不想用韩非。
         况且,韩非没有领兵的经验,很容易在战场上吃亏。
         毕竟三军的统帅可是能够决定大军生死存亡的事情,一旦指挥出错的话那么han国将满盘皆输。
         抵挡不住李信率领的大军,那han国的命运可想而知。
         “王上,我赞成丞相的提议,六公子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但他毕竟没有领兵的经验,但毕竟是儒家出来的高徒,自然不会出现纸上谈兵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盔甲的将军突然站出,大声附和的说道。
         他是白亦非死后军方的二号人物,若是没有选出人选的话,那最后出去领兵的人绝对会落到他的头上。
         他可不想出去面对强大的秦军,若是稍有不慎就会失败被俘,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呵呵!”
         看着站出赞成自己的人,张开地不由得发出一声冷笑,他自然知道这人心理小久久,不过他并没有指出来,毕竟是同意他推荐的人。
         “微臣同意丞相的意见!”
         “微臣也赞同,六公子有这个能力统帅三军!”
         “复议!”
         “....”
         很快,大堂之上便有大臣陆陆续续的站出,纷纷赞同张开地的提议。
         看着站出来附和的大臣,张开地的双眼不由得一眯,看来自己小瞧这六公子了,没想到在朝堂居然还有这么多势力,不知不觉居然拉拢了这么多大臣。
         秦军大营。
         门前,出现两道身影。
         “西门,看来我们的李信将军治军很严谨啊!”
         看着守卫森严的大营,莫离微笑的说道。
         “确实壮观!”
         看了眼身旁的莫离,西门吹雪将目光看向眼前的军营方向,那威武雄壮的士兵,无一不凸显秦军的强大。
         “走吧,去看看这位治军严谨的李信!”
         莫离说完,抬腿朝着大营走去。
         西门吹雪没有言语,跟了上去。
         “站住,军营重地,闲杂人等禁止入内。”
         二人刚到军营门口,一个什长上前喝问道。
         “呵呵,我是嬴高,找你们李信将军!”
         莫离淡淡说道。
         “可有凭证?”
         什长问道,对于莫离的身份他并没有怀疑,但职责所在他并没有直接放行。
         “这是大秦公子身份玉牌!”
         莫离没有为难什长,从腰间那处一枚玉佩,就是大秦公子身份象征的那个。
         “稍等!”
         什长不知道玉佩的真假,当即将玉佩交给一个传令兵:“去,将这个玉佩交给将军,探明真假!”
         “诺!”
         传令兵转身离去,朝着中军大营跑去。
         看着传令兵的身影,什长没有言语,默默的站到了一旁,不过目光去一直停留在莫离和西门吹雪的身上。
         莫离见此没有任何的表示,默默的站在一旁等候李信的到来,他知道李信在看到那个玉佩的时候,绝对会过来的。
         很快,李信的身影便出现在莫离的视线之中,说实话对于李信的了解,莫离知晓的并不多。
         十年前,李信才十几岁,并没有机会参与朝政的机会。
         而莫离在十年前便离开秦国,这些年基本上跟秦国的人员联系甚少,更没有接触过李信。
         说实话,这次见面是莫离第一次见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