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 第五十七章 斡难河畔
         耀眼的太阳缓缓升上天空,温暖的阳光让大地迅速摆脱昨夜的寒冷。
         天还没亮就在上万精锐中军护卫下来到神机营的朱棣,单手握着天子剑,缓步走在神机营军营外那残酷的战场上。
         说是残酷,实际上是单指部落联军。不过两三个小时的激战里,他们扔下了至少六七千的尸首与伤病员。
         而明军这边,算上之前损失在外的暗哨也不足三百人。
         “神机营损失如何?”
         王霄拱手行礼“死伤近三千。”
         他不得不扩大伤亡数字。真要是报几百人上去,而且大部分都是受伤,朱棣的猜忌心就压抑不住了。
         “还行。”
         朱棣满意点头。
         明军和蒙古各部落交战的战损比大致是一比一,王霄能在被袭营的情况下达成一比三的战损比来,绝对当着了出色二字。
         “打的好。”朱棣笑着夸奖“就这些家伙还想玩夜袭?这都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东西。”
         四周众将顿时笑声一片。
         王霄上前“昨夜若是三千营能出兵,一路追杀肯定能留下更多。”
         朱棣看了他一眼,摆摆手没有说话。
         这话当然是王霄故意说的,假装在老头子面前邀功顺手指责汉王没有出兵,可以让朱棣安心。
         手下掌握兵权的人不和,有争斗他才能放心。
         巡视完战场,朱棣意气风发的挥手“走,咱们去斡难河!”
         神机营的这次胜利给朱棣带去了巨大的信心。他相信自己这次出征塞北一定能够克尽全功。
         可是在无人看到的地方,各种暗潮涌动。
         马哈木与朱高煦通过书信互相指责。马哈木说朱高煦的情报不准确,害的他损失惨重。朱高煦说马哈木是个废物,那么好的机会连神机营都没能拿下。
         一番争吵之后,两人开始再次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王霄这边也开始做着各种准备工作。该收买的收买,该布置的布置。
         明军士气高涨,一路连战连捷杀奔斡难河。
         ------
         斡难河,就是鄂嫩河。
         它是黑龙江的上游,石勒喀河的两条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小肯特山东麓。
         这里是蒙古的发祥地,成吉思汗就是在斡难河畔出生。
         而渡过斡难河继续向北,要不了多远就是著名的大肯特山。
         说大肯特山,知道的人或许不多。可如果说它在华夏史书上另外一个彪炳千秋的名字,那只要是华夏人就没有不知道的。
         那就是狼居胥山!
         霍去病封狼居胥流传千古,彪炳史册。被认为是华夏兵家人生的最高巅峰。
         狼居胥山并非一座山峰,而是整个肯特山脉。位置就在斡难河的北岸。
         自从唐朝灭亡之后,汉家儿郎们已经有五百年没有踏足此地。
         对于朱棣来说,他毕生的心愿大都已经完成。如果说还有什么心愿未了的话,那就只剩下了封狼居胥这兵家的最高峰。
         为了完成自己最后的心愿,知道自己所剩时间不多的朱棣不停的向北再向北。哪怕后勤补给线已经拉长到了数千里的危险程度,依旧是没有丝毫班师回朝的念头。
         夜袭神机营失败之后,草原各部与马哈木离心离德。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作战。
         眼看着大明兵马即将抵达自己部落的栖息地,鞑靼人硬着头皮在忽兰忽失温一带,就是温都尔汗那边与明军决战。
         至于结果,只有几万人马的鞑靼部可不是后金八旗。朱棣带来的明军更加不是明末那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军队。
         激战的结果是鞑靼人损失惨重,损兵折将至少万余兵马。族中王子级别的人物被杀十余人。
         仅仅是仗着马多跑的快,这才成功脱离战场。
         这一场胜仗极大的鼓舞了明军的士气,也是让朱棣的信心进入爆棚阶段。他拒绝了鞑靼人的求和,坚定信念一定要立下万古不易的绝世功勋。
         这次惨败撼动了之前与瓦剌人离心离德的各部,他们终于是在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再次走到了马哈木的帐篷里。
         蒙古部落放弃了正面决战,开始利用朱高煦传递过来的情报袭扰明军,迟滞明军的行动。
         虽然前进的非常艰难,可大明军队的实力处于碾压状态。即将进入雨季的时候,终于是来到了斡难河畔。
         斡难河畔的大草原上,数十万明军齐刷刷的铺开。一眼望去,几乎将整个草原都填满。
         骑乘在马背上的朱棣策马扬鞭,指着不远处的斡难河“五百年了,打到此处的只有我。”
         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朱棣,那就是志得意满。
         五百年呐,多么漫长的岁月。
         这五百年里华夏虽然英雄辈出,像是岳飞,狄青,孟珙,曹彬,徐达,常遇春等名将纵横天下。可能够打到斡难河畔的,的的确确只有朱棣一个人。
         朱棣忍不住的仰头向天,哈哈大笑。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达到了人生巅峰。
         斡难河畔是成吉思汗出生的地方,也是蒙古人称霸天下的起点。
         这里对于蒙古人来说有着无法言表的意义。
         虽然马哈木铁了心的要用迟滞战术,可被逼上绝路的各部落依旧是坚定的要在这里和明军再打一场。
         无论输赢,他们至少守卫过自己的圣地。
         这是信念上的事情,这一战不打不行。
         瓦剌,鞑靼,兀良哈,阿鲁台等等几乎所有草原上的部落都聚集在了一起。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也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
         低沉的牛角号声回荡在大草原上,穿着各色皮毛衣服的蒙古人嘶吼着策马冲锋。
         而迎接他们的,是神机营数以百计的火炮。
         明初的火炮很原始,安全性差,可靠度低。射程近,精度几乎没有。
         可无论如何,火炮就是火炮,就是战争之神!
         这么多门火炮一起开火的时候极为壮观,炽热的铅弹落在人群中那是生生的打出一条血线。
         管你是什么样的百人敌,千人敌,万人敌的勇士。不管你有没有举盾,不论你穿着皮甲还是铁甲。只要是被挨着了,蹭上了。那下场都一样。
         科技的威力,在这一刻尽显无遗。
         大炮的后面是数千神机营的火铳兵。虽然人数看似不多,可用上新式火枪的他们打出排排弹雨,将任何试图冲击中军的蒙古骑兵全都射落马下。
         蒙古人在中路是牵制作战,真正的主力从两翼出击打击明军步卒。
         在这个关键时刻,汉王朱高煦开始放水了。
         朱高煦手下最强力的一支兵马就是三千营。最初的时候三千营是由塞外投降的三千骑兵组成,因此被称为三千营。也正是通过这三千人蒙古人,朱棣才和马哈木搭上了关系。
         之后朱棣不停的往里面调集人手,三千营的规模迅速扩大到数万之众。其中大部分都是明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
         对付蒙古各部落的骑兵,三千营是真正的王牌杀手锏。
         可随着朱高煦开始放水,明军各部因为机动力差的原因开始蒙受一轮接一轮打了就跑的打击。
         伤亡加重,阵型被压制,明军逐渐陷入了被动之中。
         明军的素质高于蒙古人,数量更是数倍有余。可他们缺乏机动力,摊子铺开之后就等于是张开了手掌。
         而蒙古人却是可以利用马匹的机动能力,快速调集力量捏成拳头一次次的打在明军的薄弱之处。
         再加上朱高煦的出卖,形势是越来越差。
         军中诸将在沙盘前苦思破敌之策的时候,王霄上前来到朱棣面前行礼。
         “臣,请求出战。”
         朱棣看了他一眼“神机营动作慢,等你们赶过去,蒙古人早就跑了。”
         王霄摇头说“那是疲于奔命,没用。臣的意思是,直捣黄龙。”
         蒙古人也是有本阵的,他们的大营就在明军中军前方数里地之外的斡难河畔。
         在三千营出工不出力,中军不能擅动,左右两翼都被牵制的情况下,明军的步卒没办法单独出击。因为蒙古人最出色的战术就是骑射。骑马绕着你远远的射箭,只能挨打不能还手。
         别看只有几里地,真要是用步卒去进攻的话,这一路都得用尸骸铺满。
         至于弓弩营,左右两翼之所以还在僵持,就是因为弓弩营都被调去那边对射。
         想要破局,同样拥有远程攻击能力的神机营就是最后的王牌。
         “你们的大炮太重,走起来太慢了。”
         “大炮留下守卫中军,我带火铳兵去。”
         “胡闹!”朱棣一拍椅子就站了起来。
         几千个火铳兵想去掏蒙古人的大本营,那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明军只是被压制,远没到崩溃的程度。朱棣不想轻易的就用王霄去冒险。
         “皇上。”王霄笑着环顾四周的众多军将“大明的百姓们供养我们,大明的将士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此时此刻,我们有什么可怕的呢?我记得爷爷曾经说过,男子汉大丈夫,宁可马革裹尸,也绝不能死于病榻!”
         明军众将纷纷动容。这觉悟,那真不是一般的高。
         朱棣默默的看着王霄,就这么看着不说话。
         王霄挺直腰板与他对视,目光沉静如水。
         许久之后,朱棣缓缓点头。
         “去吧,打不赢就别回来。”
         王霄后退一步,抬手撩起披风。
         “天佑大明,不胜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