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腾飞之路 > 1508 普天同庆
         “来者止步,报上名来!”
         眼看城下的骑兵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牛进达狞笑一声,长弓拉满如满月,箭头直指为首的汉子!
         汉子这时候明显也看到了城头上的牛进达,但却丝毫不见他减速,仍旧飞一般的冲向城门口!
         “嘿!夜闯城池,找死!”
         见到城下骑兵这般模样,牛进达不怒反笑!正要一箭射出,告诉他们不光马王爷有三只眼,牛王爷也不好惹之际!
         却忽的见这些人竟在灞水桥边停了下来,随后,十人几乎同时抬头,朝着城墙上大吼!
         “碛口大捷!斩敌三万!俘敌十万!缴获无数!”
         “嘭……”
         旁边小兵的刀掉了。
         “啪!”
         牛进达手中的弓也掉了,而且正砸在他的脚面上!可牛进达仿佛毫无知觉一般,只顾着张着大嘴,瞪大的牛眼直勾勾的盯着城下!
         “等等,他们喊得是什么?俺耳朵怎么不好用了!”
         “碛口大捷!斩敌三万!俘敌十万!缴获无数!”
         很快,又一声大吼传来!这次牛进达听清楚了:碛口大胜!李靖竟然胜了?还是他娘的大胜?
         “他娘的!还愣着干嘛!开门啊!哈哈哈哈……”
         片刻之后,伴随着牛进达的豪爽大笑,长安城那高大厚重的大门在夜色中缓缓打开!
         一队骑兵从城门鱼贯而入,穿过长长的甬道,沿着大路向着宫城方向驰去!
         同时,“碛口大捷!斩敌三万!俘敌十万!缴获无数!”的吼声,也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太极宫,甘露殿。
         大唐皇帝李世民此时正坐在书案前,望着桌上跳动的烛火怔怔出神。
         掌控一个帝国,掌控一个新兴的帝国,绝不是世人想的那般简单!
         北方的战事,南方的贼患,山东的旱灾,河北的起义……
         每天各州县发生的大事,各边关的兵力调动,明里暗里的敌人,以及朝堂的文武百官,无一不需要他这个皇帝劳心劳力!
         这几年下来,很多时候,李世民甚至都觉得自己快变成一个工具人,每天只能活在机械批复奏折的日子中!
         “二郎,夜深了,早点休息吧。”
         帷幔后,一阵淡淡的香风传来,身着朴素长裙的长孙捧着一碗莲子粥,慢慢的来到李世民身前。
         李世民听到动静,从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回头望了眼长孙,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这些日子,每当他身心疲惫时,长孙总会亲手熬一碗粥送来。
         如今这粥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一味可以治愈心灵,宽慰感情的补药!
         “等等吧,等批阅完这最后的几份,我就去休息。”
         伸手接过粥碗,李世民歉意的向长孙一笑,然后低头喝下一大口莲子粥。
         这份由长孙亲手熬的粥温度刚刚好,温暖,却不烫口。
         煮的火候也不错,里面的每一粒米都熬了开了花,美中不足就是莲子有些许的苦味,哪怕加了糖霜,也没有完全遮掩了下去。
         长孙看到丈夫喝粥的模样,脸上也露出一抹满足的笑意。
         随后她轻移莲步,来到丈夫身后,伸手轻轻替他按摩着太阳穴:“外面已经很晚了!明天再批也来得及。”
         李世民一边享受着惬意的按摩,一边品尝着莲子粥道:“明天还有明天的事,若是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那明天岂不是更加麻烦?”
         长孙闻言,眉头紧蹙:“臣妾见当初太上皇时,也不像您这样每天都辛苦!难道是朝堂上那些大臣不尽心帮你分担事务么?”
         李世民感觉到长孙的变化,放下喝了一半的粥碗,拍了拍她的手道:“呵呵,你这么说,却是冤枉了那些大臣!
         如今朝堂上,像是房玄龄,杜如晦,薛收等大臣,处理政事莫不谨慎小心!
         李靖,柴绍,李道宗等武将,征战沙场无不勇往直前!
         就连一向懒散的萧寒,这次都主动请缨去了漠北,听说几次经历大难,险象环生!你看他们如今都这样了,谁还敢说大臣们不尽心?”
         长孙闻言松了口气,旋即又担忧道:“那为何这政事,怎么处理也处理不尽?”
         “哎……”
         李世民这次叹了口气,然后缓缓从座椅上起身,拉着长孙一起来到宫殿的窗前,推开窗户,看着外面漆黑广沃的天下:“因为朕,不要做一个得过且过的庸君,而是要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千古一帝!”
         “咚咚咚……”
         仿佛是上天也要帮忙证明李世民说的这句话!
         恰在此时,驰骋在长安的信使马蹄踏破了宫城内的寂静!
         紧跟着,一道大吼声撕破重重夜色,径直传入深宫之中!
         “碛口大捷!斩敌三万!俘敌十万!缴获无数!”
         李世民愣了!长孙也愣了!
         两人呆呆的站在窗边,直等到下次报捷声传来,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夫妇才反应过来!
         “胜了?李靖胜了?斩敌三万,俘敌十万!”
         在这一刻!李世民突然感觉到郁积在心头多年的一口闷气散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之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瞬间充斥全身!
         “臣妾恭贺陛下!为大唐贺,为天下贺!”
         反应过来的长孙盈盈下拜,紧接着,门口的内侍,宫女尽皆跟着下拜,高呼万岁!
         李世民张开双臂,贪婪着呼吸着窗外吹来的新鲜空气,仿佛想要将那声“碛口大捷”一并吞进腹中!
         “敲响祈天钟,大开宫门,朕今夜要与诸位大臣,不醉不归!哈哈哈……”
         是夜,祈天钟整整敲了99响,只比一百零八响少了九响!
         凡是在长安,七品官以上,尽皆穿戴整齐,冒夜进宫!
         巡街的武侯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撤了,因为没有人能阻挡狂欢的长安百姓涌上街头!
         整个长安,在这一夜,都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那个盘亘在所有唐人心头上的阴影,在碛口大捷的呼声过后,彻底烟消云散,再不复存在!
         皇宫深处,这几年已经明显苍老许多的李渊在听到外面的欢呼声后,慢慢的走到院门口,眼里有释然,也有欣慰。
         在一个各方面都超过自己的儿子面前,李渊心中的芥蒂还是慢慢消融了下去。
         或许,当初玄武门的过错,不全在二郎身上,还有一部分,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