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诸天普渡 > 第740章 天下风云 (二合一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噗~!”


        

一旁的薛惊鸿忍不住笑出声来,幸灾乐祸地看着山门前的四位高人。


        

原本“法海”的话令四人心中一松。


        

对方比他们想象的更怂,只是几句话便令他退缩。


        

想来对付起来也并不难。


        

但下一句话却令四人同时一怔,面面相觑。


        

一下子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张秉一勉强地扯动嘴角,扯出一丝僵硬的笑容:“法海禅师此言何意?难道是想拒不归还,强占我天师府至宝吗?”


        

金山寺中,陈亦盘坐静室之中,手中拿着一卷古画,饶有兴趣地低头打量把玩着。


        

山门前传来的质问,陈亦头也不抬地笑道:“佛门广大,普度有缘,既是有缘,此处便是归宿,谈何归还?”


        

声音依旧平和不见波动,远远传出。


        

张秉一闻言,只气得脸色通红。


        

指着寺中方向,手指颤抖不已:“你、你……无耻!”


        

“你、你……你如此作为,怎敢自称佛门中人?就不怕为你师门蒙羞,为己招灾吗!”


        

他许是想怒骂一通,不过此人到底是龙虎山天师府嫡传,身份尊贵,自幼耳濡目染,通诗书经义,知尊卑礼仪,却唯独没有学过如何骂人。


        

嘴皮子抖了半天,也只能说出几句不疼不染的话来。


        

最多也只是习惯性地抬出身后师门,想要以势相压。


        

“呵呵……”


        

他的以势相压,却只换来两声轻笑。


        

明明只是一个笑声,张秉一却险些气得一口血喷出。


        

“法海禅师,此言差矣,”


        

一旁空义大师看不过眼,站了出来,皱着眉不满道:“佛门广大,普度有缘,此缘却非彼缘,乃众生自性,有心持法,灭却烦恼,出脱苦法之众生,皆为有缘,”


        

“如有那手持屠刀者,若心中执迷,便是佛门广大,强取了他的屠刀,也度他不得,”


        

“也有那强匪盗者,心中贪念不减,纵是佛法无边,也不去度他,”


        

“法海禅师出禅宗正宗,受大德高僧灵佑禅师教诲,怎的竟也不知晓此理?”


        

空义大师口中似以佛理相辨,实则却在暗讽他为强盗土匪。


        

对于他人,这番话也并不算什么。


        

但对空义这等佛门高僧而言,却已经是动了无明之火,话说得再重不过了。


        

陈亦笑呵呵的声音传出:“大和尚倒是好辨术,如此说来,大和尚要与小僧切磋佛法经义不成?”


        

空义大师大袖一振,神色凛然,跃跃欲试:“阿弥陀佛,若禅师不弃,贫僧愿与禅师一辨。”


        

“嗯,好吧,既如此,小僧正巧有一番道理,要说与大和尚听听,还请大和尚为小僧解惑……”


        

空义大师闻言一喜。


        

同是佛门中人,灵佑禅师又与他恩师交好,他实不想与对方撕破脸面。


        

若能以佛法令此子幡然悔悟,那当是最好不过。


        

不仅在恩师与灵佑前辈面前能有所交代,也能在同道面前彰显一番他青龙寺的佛法不凡。


        

想着,空义禅师手捋花白短髯,面露欣慰笑意,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似乎已经看到了对方在身前忏悟拜谢的情景。


        

“好说,好说,法海禅师,但说无访,贫僧知无不言。”


        

话音刚落,山门前半空突地凭空钻出一只比人都大的拳头。


        

“你……!”


        

“呼!”


        

空义大师双眼圆睁,只来得及说出一个字,那只拳头就呼的一声就朝着他砸下来。


        

“嗡~!”


        

他到底是佛门高人,双手一张,刹那间便张开一幅繁复的金光图案,挡在身前。


        

“轰隆!”


        

拳头当头砸下,尘土飞扬,劲气四溢。


        

只是余波,就令其余几人竟都有点站不住脚,身躯摇晃不已,不由连连后退,远远避开。


        

尘埃落定,空义大师所立之处已经塌了一个大坑。


        

“你、你此为何意!?”


        

空义大师惊怒交加。


        

不是说好的讨教佛理经义吗?你怎么动起拳头了!?


        

“小僧曾听闻一句话,自觉颇含妙理……”


        

空义大师见对方如此说,一时还真有点迷茫了。


        

难道贫僧误会了?适才一拳,是此子有什么妙法蕴含其中,以拳喻理?


        

他还是挺有风度的,不懂便问,不由愣愣道:“不知是什么话语?法海禅师此拳”


        

“拳头大,就是真理,”


        

陈亦笑呵呵道:“小僧这一拳,当可唤作真理之拳,大和尚觉得此言如何?此拳如何?”


        

“噗~!”


        

一旁薛惊鸿又忍不住喷了出来。


        

他心中也不免暗自嘀咕,这死和尚好骚啊,比本公子都贱。


        

还有,这作风,怎么这么有亲切感?


        

这死和尚从哪里学来的骚话?


        

连正在心事重重的小青,也面皮微微抽动,强忍着没有笑出来。


        

“你、你……!”


        

另一边,空义大师哪里还不知道,对方是在戏耍自己。


        

他一个得道高僧,处处受人尊敬,哪里受过这等委屈?顿时气得脸色通红。


        

手指山门,气得直发抖。


        

一旁,张秉一看着暴跳如雷的空义大师,忽然有点感同身受,惺惺相惜起来。


        

而道净老道和陶洞灵真人怔怔地看看空义大师,又看看张秉一。


        

心中忽然有点不祥之兆。


        

来了四个人,才几句话功夫,就被气坏了两个。


        

这法海果然不当人子,不好对付啊!


        

“竖子猖狂!”


        

道净老道唯恐落了同样下场,先下手为强,跳了出来,怒斥道:“你既如此说,那便是要手下见真章了!好,今日便代汝师与你这无理竖子一个教训,也好让你知晓天高地厚!”


        

“诸位同道,此子既如此狂悖乖张,不敬尊长,如此羞辱张真人与空义大师,我等也不需与他多言。”


        

道净老道眼珠子一转,挑唆道:“你我一起出手,将此不肖之徒拿下,再去寻他师门讨个公道!”


        

陶洞灵抚须点头附道:“该当如此。”


        

空义大师与张秉一神色难看地相视一眼,便齐声答应。


        

“法海,你如此戏耍我等,实在无理,你若肯悔改,便速速交出宝图,再出来伏首认错,与我等一道,去寻灵佑前辈讨个公理,否则,休怪我等以大欺小了!”


        

陈亦还没有说话,小青忽地在一旁冷笑一声:“呵!好一个名门正道,前辈高人,扯一番大道理,说得天花乱坠,便能改变你们以大欺小,以众凌寡之实?无耻之极!”


        

“哼!诸位不必多言,待擒下那小辈,再与这妖孽计较!”


        

道净老道冷哼一声,已当先将自己手中的玉磬望空抛起。


        

“叮!”


        

玉磬自响,仙乐当空。


        

袅袅云烟凭空而生,丝丝缕缕,缥缥缈缈。


        

有清光流转于期间。


        

隐隐间,似得见天外胜景。


        

有仙人道尊,高坐玄坛,口吐大道玄音,令人迷醉而不自知。


        

一旁的小青和薛惊鸿眼中闪过沉迷之色,旋即又现挣扎。


        

道净老道的玄真道曲,乃景龙观天师叶法善亲传大法,十分不凡,便是天上真仙,能及此法者也是寥寥之数。


        

叶法善于妖族聚居的大荒之地,一曲度化群妖,七千四百之数。


        

从此景龙观中,多了赫赫有名,威震天下的七千四百道兵。


        

只是道净老道却并未得其中精髓,小青、薛惊鸿两人也有不凡修为。


        

否则,道曲一响,两人便要沉沦大道玄音之中,被其度了去。


        

道净一动,其余三人相视一眼,便齐齐踏出,各施妙法。


        

事已至此,多言无益。


        

唯有手底见真章。


        

……


        

金山寺前,四人各逞妙法神威。


        

也扯动了天下风云。


        

人世间,便有数人似所感,被这暗起的风云所动。


        

在千里之外的北茅山上。


        

此世之人所言茅山,实是一分为二,南北之别。


        

南茅山,乃茅山道宗之始,最早为九霄万福真君之道场。


        

至抱朴仙人葛仙翁,茅山之名广传于世,盛极一时。


        

而后日渐势威。


        

直至数百年前,当代南茅掌教得承衣钵,此人也是葛仙翁之后,一鸣惊人,被世人尊为在世三仙之一,才重振门庭。


        

如今,世人少有知其名者,仍以葛仙翁称之。


        

而北茅山,是素有茅山北宗之称的景龙观。


        

此观是同为在世三仙之一,也有天师之称的叶法善所立。


        

此人本也是师出南茅,只是在南茅势微之时,不知为何,另开枝叶,开创了北宗一脉,景龙观。


        

其人大有青出于蓝之势。


        

三仙之名并称于世。


        

茅山有南北二宗。


        

世间也有龙虎、景龙二天师。


        

龙虎山老天师当为第一,同有天师之称的太素真人,叶法善为三人中最年幼,却隐隐间,压了葛仙翁一头。


        

此时,北茅山上,景龙观中。


        

一个十岁孩童模样,却有一头白发,一身清雅出尘之意的小道,从观中缓步走出,抬头望天。


        

明明是孩童模样,眼中却满含沧桑,似有无尽岁月。


        

恐怕世间难有人相信,威震天下的三仙之一,景龙天师,太素真人,叶法善,竟是这么一个小小孩童模样。


        

“唉……”


        

叶法善收回目光,摇摇头:“天意难违……”


        

便转过身,又缓步回到观中。


        

龙虎山,天师府。


        

一座清朴的道观中,有一间不起眼的静室。


        

一个相貌清古,也不甚起眼的老道盘坐榻上,身前一柱清香袅袅。


        

老道一动不动,衣上生了厚厚的尘,似在此静坐了不知多少年月。


        

老道忽而睁开了枯皱的老眼皮,袅袅香烟之中,似有两颗星辰一现即逝。


        

“士元……”


        

老道干皱的唇皮开合,发出沙哑干涩的声音:“你亲往镇江金山寺走上一遭,将秉一带回观中,不可停留片刻。”


        

距此数十里,另一座峰头之上,一道人一袭此色八卦罗衣随,三缕长须,一柄拂尘斜倚在手弯处。


        

听闻耳中传来声音,眼中若有所思,轻叹一声。


        

拂尘轻挥,一声和清唳,一只白鹤从云霄之中掠来。


        

道人身形一闪,便已立于白鹤背上,逐云而云。


        

南茅山。


        

万福宫。


        

一个身高五尺,腰背佝偻,满头白发,皮肉干枯,如同行将就木般的老道人,身后跟着数十个道士,老少皆有。


        

朝着堂上供奉的一尊画像大礼参拜。


        

老道人涩声拜道:“恭迎祖师显圣临凡。”


        

他身后众徒子徒孙应声拜倒,齐声高呼:“恭迎祖师显圣临凡!”


        

画像上,画的是一尊素衣道袍的长须道人。


        

底下案桌上,有一尊牌位,上书:九霄玄坛万福真君


        

在众人参拜之下,画像之上,忽地绽放万千毫光。


        

案桌上香火袅袅娜娜,于大殿之中盘旋缭绕。


        

竟缓缓勾勒出一尊人形来。


        

这香火人形,遭那画上毫光一照,缓缓现出衣袍、发肤。


        

不多时,一尊身穿华丽道衣的仙人,便凭立虚空。


        

这仙人,与那画上之人,一般无二。


        

只是相比画中人一袭素衣,此人所着,未免过于华丽。


        

“免礼。”


        

仙人大袖挥过,声音轻淡高远,如从九天之上降下。


        

“吾得汝等一后辈弟子以吾符诏奏告,言下界有妖邪,竟敢掀起滔天水祸害人,又以治病平疫为名,蛊惑生灵,实乃罪大恶极,”


        

“吾于天庭为仙官,不便插手人间之事,赐尔斩妖符一道,尔等速速前去,斩此妖邪。”


        

“启禀祖师……”


        

那老道人恭身拜道,只是话才了口,便被那仙人打断:“不必多言。”


        

“是……”


        

老道人便是南茅山掌教,世人所称之葛仙翁。


        

他虽未在天上为仙,但论起道行境界,恐怕早已经远胜眼前的这位祖师。


        

不是他有多惊才绝艳,而是这位祖师……


        

老道人心下一叹。


        

虽是如此,祖师之命,他也不得不从。


        

那仙人说完,得了回应,便大袖一挥,两道流光飞出,落于老道人身前,身影便缓缓淡去,直至不见。


        

老道人这才回过身,于众弟子中扫过,落于一个道人身上,叹了一声:“含光,便由你去一趟吧。”


        

“是。”


        

道人倒是干脆,没有半句多余的话,便躬身接过斩妖符,领命而去。


        

“慢着……”


        

老道人看着他离去,犹豫了一瞬,便叫住他道:“不必过于执着,尽力便是,事有不济,便回来。”


        

“是。”


        

道人回身一拜,又转身离去。


        

老道人只摇头不语。


        

除此道门三宗,各有其行。


        

三山五岳,天下各门,似得了某种信号一般,皆有异动。


        

……


        

金山寺前。


        

道净四人一身狼狈,跌坐山门之前。


        

道净满脸不甘与怨恨,嘶声道:“法海!你仗着有几分蛮力,勾结妖邪,戕害同道,必不得善终!”


        

陶洞灵也怒道:“不错,你便是胜得了我等四人,也还有我等师门,还有天下持正之士,你法海再是厉害,也难堵天下悠悠众口,难敌天下浩浩正道!”


        

“是吗?”


        

陈亦的声音悠悠传出:“那便让他们来吧,你们四个,便于我寺门之前,反省反省己过,让你等口中那‘天下正道’,来搭救你们吧,”


        

“正好,这天下……”


        

“也是时候清扫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