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北颂 > 第0495章 行路难
         “那四哥你为何还要将火枪严防死守的?”
         刘亨一脸不解的询问寇季。
         寇季笑道:“因为现在数量少,守得住。而且不严防死守的话,别人又怎么知道这东西是宝贝呢?以后怎么卖出大价钱?”
         刘亨愕然的瞪大眼,“四哥以后准备贩卖火枪?”
         寇季笑着点头,“不错……于其让别人偷偷的拿出去卖,不如我们光明正大的拿出去卖。至少我们可以掌控火枪的去向。
         我们可以将火枪卖给敌人的敌人。
         让敌人的敌人拿着火枪去攻打敌人,再用从敌人哪儿搜刮的钱财,购买我们的火枪。”
         刘亨皱眉道:“可火枪流出去以后,别人学会了呢?”
         寇季伸手拍了拍刘亨的肩头,笑道:“刘亨啊,你不要将火枪想的那么简单。我可以轻易的造出它,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轻易的造出它。
         仅仅是汴京城外的那几座高炉,就足够他们研究十年以上。
         没有高炉里练出的钢材,他们造出的火枪,就只能是个炮仗。”
         寇季起身,傲然的道:“在他们所有人都痴迷于火枪,研究火枪的时候。他们所有的钱财,将会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大宋。
         而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钱财,造出更好的火枪。
         也可以利用他们的钱财,将大宋变得更大更强。”
         刘亨愣愣的盯着寇季。
         他没想到,寇季仅仅利用一个小小的火枪,就能布下一个算计了天下人的局。
         他隐隐约约的觉得,寇季的成长,已经超过的他的想象。
         寇季如今所谋划的事情,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
         以前的寇季,谋划一个小小的吴家,也要赤膊上阵,闹得满城风雨。
         如今的寇季,谋划整个天下,却风轻云淡,不起一点波澜。
         他已经在很努力的追着寇季的脚步前进,想和寇季并肩作战。
         可寇季的背影,却离他越来越远。
         隐隐约约间,他感觉到寇季的身影变得异常高大,顶天立地。
         寇季一挥手,一座城池覆灭。
         寇季再一挥手,一座城池拔地而起。
         举手投足间,改天换地。
         ……
         寇季瞥了刘亨一眼,见刘亨有些失神的盯着他,略微愣了愣,开口道:“刘亨?!”
         刘亨在寇季的呼唤下缓缓会神。
         再看寇季,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比起初见的时候,成熟了不少,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多少变化。
         “怎么了?还在想火枪的事情?”
         刘亨干咳了一声,急忙道:“如果我内子向我讨要火枪,我应该如何应对?”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三年以内,不许给。三年以后,可以给三两支。数量不能太多,不能让青塘借此建立火枪兵。
         关于数量的问题,你可以推到我和官家头上。
         此事我会找机会告诉官家,就说是我对付青塘的计策。
         所以你也不需要担心官家会猜忌。”
         刘亨郑重的向寇季拱手道:“多谢四哥……”
         寇季摆手道:“先别谢我,亲兄弟,明算账。你收到的钱财,得分我一半。”
         刘亨愕然的瞪起眼。
         寇季瞪了刘亨一眼,“难道你还打算白给不成?”
         “额……”
         “我花了那么多心思,让他们觉得火枪是个宝贝。熬他们个三年,他们一定会急疯,到时候多大的代价,他们都会付出。
         不给个几千匹马,上万头的牛羊。
         能轻易的将火枪给他们?
         最先流出去的火枪最珍贵,也最值钱。
         我把这个机会送给你,你还不分润我一点好处?!”
         刘亨哭笑不得的道:“我明白了,四哥。”
         寇季坐下身,哼哼道:“多要点,这种敲诈的机会可不多。”
         刘亨郑重的道:“明白……”
         顿了顿,刘亨看向寇季,认真的道:“四哥,你明明不缺钱,为何还要疯狂的敛财?”
         “大宋缺啊……而且缺钱的人很多……”
         “什么意思?”
         “唯有将大宋大部分的人变成富人,他们才不会铤而走险,去谋划我家里海量的钱财。”
         “……”
         寇季和刘亨聊完了正事,就开始说起了俏皮话。
         说了许久,夜深了。
         篝火前的角力游戏结束了,聚在篝火前的人散了,寇季和刘亨才各自回到帐篷里睡下。
         翌日。
         起床以后。
         寇季出了帐篷,入眼就是一片蓝。
         水天一色。
         湛蓝的青海湖,出现在了寇季眼前。
         寇季眼中的青海湖,远比后世看过的青海湖要大,大了数倍。
         寇季能从青海湖上清晰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千年的演变,让青海湖小了数倍。
         千年的穿梭,又让青海湖大了数倍。
         水底、水面,鱼鸟成群。
         它们似乎不怕人。
         反而更亲近人。
         当青塘人凑到湖边的时候,那些傻傻的鱼儿,会主动凑到他们面前。
         青塘人只需要用刀背一拍,就能活得一条美味的大鱼。
         许多人都凑在了湖边拍鱼。
         寇季却没有去。
         青塘人拍到了鱼,会愉快的将鱼烤熟了吃。
         大宋的民夫们,拍到了鱼,会将鱼做成鱼汤。
         两种吃鱼的风格,形成的鲜明的对比。
         让人觉得意外的是。
         湖里的鱼明明很傻,随手可取。
         青塘人,以及大宋的民夫,却没有过度的捕捞。
         他们仅仅取了几条以后,就心满意足的开始烹饪了起来。
         寇季不由的想起,大宋似乎有明文规定的环境保护法。
         砍柴、狩猎、捕捞、开矿,似乎都有一定的限制。
         就拿砍柴而言。
         春天是禁止入林砍柴的。
         可以捡枯枝,却禁止砍伐树木。
         严苛的地方,甚至禁止春天入林。
         而此类的条文,可不是在大宋就形成的。
         而是从秦汉时期传下来的。
         由此可见。
         早在千年以前,古人就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寇季喝过了一碗巡马卫首领送来的鱼汤,吃了一些安子罗派人送来的烤鱼和馕,便跨上了马背,踏上了形成。
         路过日月山的时候。
         寇季停留了一下,他想从日月山中找到汉时文成公主的影子,也想从日月山中找到文成公主丢下了那一面可以化成山的镜子。
         可惜,停留了足足一刻钟,也没看到文成公主丢下的那一面日月镜,更没看到文成公主的影子。
         只收获了几头愚蠢的黄羊,一头耗牛。
         寇季一行走了足足一日,才走出了青海湖的范围。
         此后的路途一片坦荡。
         黄羊、牦牛,随处可见。
         各种兽类的尸骨也随处可见。
         行至了大雪山下的时候,撞见了一群默默的在雪山下行走的僧侣。
         僧侣们似乎认识安子罗,主动找上了安子罗。
         要求安子罗向角厮罗谏言,册立国师。
         声称没有国师的青塘,是得不到佛庇佑的。
         安子罗很礼貌的接待了他们,却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
         僧侣们在被安子罗拒绝以后,也没有气馁。
         反而找上了寇季,似乎有意跟寇季攀谈一番。
         然而,他们却未能如愿。
         刘亨将其挡在了距离寇季很远的地方。
         沿着大雪山。
         一路西行。
         又经历了四五日。
         一行人抵达了黄头回纥和青塘交界处。
         黄头回纥和青塘交界处,十分的混乱。
         马贼们穿梭在黄头回纥和青塘交界处,十分猖狂。
         马贼们的争斗,随处可见。
         仍在野地里,任由狼鹫而食的尸骸,也是随处可见。
         马贼们中间有汉人、有青塘人、有回纥人、有辽人、有西夏人。
         有些人单从衣着,就能分辨出。
         有些人则是从口音。
         寇季无心搭理这些马贼,只要马贼们不冒犯他,他没心情去搭理他们。
         然而。
         寇季的默不作声,似乎被人当成了好欺负。
         马贼们大概是从此前押送辎重的宋人身上勒索到了不少好处。
         所以在看到了寇季押送着大批粮草出现以后,居然主动招惹上了寇季。
         寇季坐在马背上,看着巡马卫首领用短刀放干了一个马贼的血,略微皱了皱眉头。
         看向了一旁正在读信的刘亨。
         刘亨粗略的扫了一眼马贼送来的信,对寇季失声笑道:“有个叫雄鹰王的马贼头子,派人送信给我们说,只要我们肯留下一半的粮食,他可以保证我们在青塘、黄头回纥境内畅通无阻。”
         在刘亨眼里,那个叫雄鹰王的马贼头子的话,就是一个笑话。
         不提安子罗率领的一万青塘兵,仅凭三千捧日军的将士,他们就足以将那个叫雄鹰王的人,杀成死鸡仔。
         寇季尚且需要借助青塘的兵力,以及旦山城的五千精锐,才能确保自己平安的穿过黄头回纥的疆土。
         一个个小小的马贼头子,居然大言不惭的说,可以确保寇季一行在青塘和黄头回纥境内畅通无阻。
         “诈骗而已,不用理会。”
         寇季皱着眉头说了一句。
         刘亨笑着点点头,“在大宋的时候,别人是我们眼中的肥羊。没想到到了西域,我们竟然成了别人眼中的肥羊。
         若不是我们赶时间,我还真想见识见识,他是如何确保我们在青塘、黄头回纥畅通无阻的。”
         寇季淡然道:“你也不用感到不痛快,回头自然会有人料理他们。”
         刘亨知道,寇季不是个善人。
         那个叫雄鹰王的威胁到了寇季头上,寇季自然会让张元、鱼游灭了他们。
         刘亨收起了信,低声笑道:“说起来,此人行书倒是写的漂亮,难道是我们宋人?”
         寇季闻言,挑起了眉头,“行书?!”
         刘亨愣了一下,点头道:“不错,行书。”
         寇季脸色微微一冷,“你带一千捧日军,骑上马,去灭了他们,救出我们的人。”
         刘亨愕然道:“我们的人?”
         寇季冷声道:“即便是从小学习我汉话的我们,也不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行书,更何况一个马贼头子。他若真是我宋人,单凭一手过人的行书,就足以在我大宋,混一个体面的身份,为何会跑到西域为寇?
         更何况,一个宋人,若是没有人支持,根本不可能在西域成为一个马贼头子。
         必然是我大宋军中的参军,或者文书,被他抓了。”
         刘亨沉吟道:“很有可能……”
         寇季目光冰冷的道:“速速带人杀过去,除了我们自己人以外,一个不留。”
         刘亨郑重的点头。
         就在刘亨准备离开的时候,安子罗策马走了过来。
         安子罗对寇季拱手施礼过后,阴沉着脸道:“我亲自率军随行,居然还有马贼将主意打到我们身上,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寇贤弟可知道对方是何人?
         只管告诉我,我这就让人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安子罗威震青塘。
         他自认他亲自护送寇季一行,没人敢找寇季一行的麻烦。
         没想到快出青塘地界了,居然被人打了脸。
         寇季淡淡道:“一个名叫雄鹰王的家伙,我已经派遣刘亨去料理了,不用劳烦安兄出手。”
         安子罗听到雄鹰王三个字,眉头一皱,“难怪敢威胁我们,原来是轲比能。”
         寇季略微一愣,对正准备离开的刘亨摆了摆手,示意刘亨等等。
         然后盯着安子罗道:“安兄认识此人?”
         安子罗点头道:“此人是黄头回纥人,以前是黄头回纥的贵族,自比三国时期鲜卑首领轲比能,所以为自己取名轲比能。
         可惜此人志大才疏,空有雄心,却没有实力。
         年轻的时候率领着自己部族的人,在黄头回鹘境内掀起叛乱。
         很快便被平定。
         此人带着一部分的残部,逃窜在黄头回纥和我青塘的边陲上。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
         此人手里仍有三千控弦之士。
         只不过此人一直盘踞在可鲁克湖一带。
         为何会出现在大雪山下?”
         安子罗口中的可鲁克湖,在后世的柴达木盆地境内。
         距离祁连山,有不小的距离。
         轲比能一直盘踞在可鲁克湖一带,那就说明可鲁克湖一代有他赖以生存的东西。
         比如食盐。
         柴达木盆地,可是号称世界盐矿之最,有盐的世界的美誉。
         西域许多地方都缺盐。
         而轲比能盘踞在可鲁克湖一带,说明他一直在靠着贩卖盐生存。
         他能抛下赖以生存的盐,跑到大雪山底下占山为王。
         那就说明大雪山底下有远比盐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