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北颂 > 第0643章 嘭!
         “喏!”
         刘奇和郭易齐齐答应了一声。
         高处恭下达完了命令以后,折家军校尉、王凯二人,率领着五千折家军,还有晋宁军,披甲持刃,出现在了黄河岸边。
         步卒代替着弓弩手和火枪兵接管了战场。
         弓弩手和火枪兵且战且退,推到了距离黄河岸边不远处的军寨中。
         军寨中有数量不多的重型军械,以及一些盾牌,能暂时的帮弓弩手和火枪兵抵御辽兵冲杀。
         随着弓弩手和火枪兵后退,河面上抵御辽兵的力量削弱了不少。
         辽兵借机,快速的渡河。
         折家军校尉和王凯率领着步卒,在辽兵冲上岸以后,冲杀了过去。
         河岸边上喊杀声震天。
         将士们虽然实力不如辽兵,但是他们敢拼命,敢用命跟辽兵搏杀。
         在他们奋力的撕杀下,辽兵前军硬生生的被挡在了河岸边上。
         辽兵前军,并不是辽兵精锐,而是河清、金肃两支炮灰军,他们比折家军弱不少,跟晋宁军那是旗鼓相当。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晋宁军将士们在面对实力等同的辽兵的时候,敢拼命,自然是压着辽兵打。
         辽兵精锐跟随在河清、金肃两支炮灰军后面渡河,如今河清、金肃两支炮灰军被抵挡在了河岸边上,他们飘荡在河上没办法前进,就只能在背后干着急。
         “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这也太勇猛了吧?”
         王云升跟随着寇季、高处恭退到了战场后,见到了晋宁军和折家军将士硬生生的将辽兵挡在了河岸边上,不得存进,张了张嘴,略微有些惊愕的说。
         折家军将士能够挡得住辽兵,那实属正常。
         他们抵御西夏人和辽人多年,早就习惯了跟辽国和西夏的精锐作战。
         只要没有折继宣那种愣头青率领着他们瞎冲,他们对上了辽国和西夏的精锐,也能正面酣战一场。
         如今对上了河清、金肃两支炮灰军,自然压着打。
         可晋宁军能挡得住河清、金肃两军,甚至还有压着他们打的趋势,那就十分让人意外。
         须知,晋宁军以前只是一支名不经传的厢军,没打过什么大仗。
         上了战场,没被辽人吓跑,那就已经算是不错的厢军了,能顶着辽人冲锋的势头冲杀,只有少数的几支知名的厢军能够做到。
         “是寇经略的赏赐足够丰厚,将士们才肯拼死效力……”
         明镐目不转睛的盯着战场,随口回应了王云升一句。
         王云升听到这话,略微沉吟了一下,缓缓点头,“确实丰厚……”
         杀一人血赚。
         杀两个人立马就能发家致富。
         若是有人能斩敌百级,那他在战后圈地的时候,自称一声豪门大户,也没有人会反驳。
         对于晋宁军这种穷到骨头里的将士们而言,这种机会百年难遇,他们不拼命才怪。
         也就是条件不允许,条件若是允许的话,他们能传信给家里,招呼家里所有的男丁过来一起砍辽人脑袋。
         王云升和明镐二人,对于晋宁军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很欣赏。
         可寇季和高处恭二人却有些脸黑。
         寇季瞥了高处恭一眼,低声问道:“我是不是弄巧成拙了?”
         高处恭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有点……”
         他们二人暗中设好了埋伏圈,静等着晋宁军和折家军将敌人引进埋伏圈。
         可晋宁军太能打,硬生生的将敌人挡在了河岸边上,迟迟没有进入到埋伏圈,他们二人有些尴尬。
         埋怨晋宁军太卖命、太能打?
         这话要是说出去,西北的所有人能将你喷死。
         高处恭沉吟了一下,道:“我派人去传令,让他们且战且退,不可跟辽人硬拼。”
         寇季思量了一下,摇摇头,道:“不妥……跟辽人血拼一场也好。引辽人上套,总得下一点血本才行。若是轻易就败了,辽人很容易看出其中有诈。
         反而跟辽人血拼一场,激起了辽人的血性,对我们更有利。
         一旦辽人被激起了血性,就不会再多想其他的。
         只要晋宁军和折家军露出了溃势,辽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追击。
         更关键的是,现在跟晋宁军和折家军血拼的是辽人的厢军。
         辽人的厢军实力不强,可以被我军将士压着打。
         我军将士杀的辽人越多,辽人厢军背后的辽兵精锐,就会越急躁。
         一旦给他们机会上岸,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扑向我们。”
         高处恭沉吟了一下,缓缓点头。
         他觉得寇季说的有理。
         事实上,正在指挥着晋宁军作战的王凯,想法跟寇季差不多。
         寇季和高处恭暗中布置了后手,虽然瞒着众人,可明眼人都猜得到。
         十万辽兵精锐兵临黄河畔,寇季和高处恭二人手上不过只有数万厢军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二人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要是没有后手,那才奇怪。
         猜得出寇季和高处恭二人有后手是一回事,在战场上撕杀又是另一回事。
         王凯之所以率领着晋宁军拼命的跟辽兵撕杀,有三个目的。
         其一跟寇季的心思差不多,为了激起辽人的血性,让辽人失去理智的冲锋,放边落入寇季和高处恭二人准备的后手。
         其二是趁着辽兵精锐还没有上岸,带着晋宁军跟旗鼓相当的河清、金肃二军好好的打一场,借着战事磨砺一下手里的晋宁军,借着战事让晋宁军中的将士们从穿戴着盔甲的民夫,蜕变成一个真正的将士。
         其三,担心寇季和高处恭二人的后手并不能一举击溃辽兵,所以趁机多杀一个是一个。
         王凯、折家军校尉,领着折家军和晋宁军撕杀了许久,登上了河岸的辽兵被杀的血流成河。
         河面上的辽兵精锐被激怒了,一些距离河岸并不远的辽兵精锐跳下了皮筏子,趟着水,往河岸边上冲了过来。
         随着辽兵精锐不断的加入。
         王凯和折家军校尉二人感受到了压力。
         折家军校尉在折家军出现了大的伤亡的时候,一边跟辽人撕杀,一边退到了王凯身边。
         “退不退?”
         王凯能猜到高处恭和寇季二人有后手,折家军校尉自然也能猜到。
         随着辽兵精锐不断的踏上岸,他们开始大规模出现伤亡,也到了该退的时候了。
         折家军校尉之所以在明知寇季和高处恭有后手的情况下,还率领着折家军将士跟辽人撕杀,是为了辽人的人头。
         晋宁军穷,折家军将士也穷。
         朝廷很少给折家军分派粮饷,折家军的大部分收入来源,都源自于府州的税收。
         每年府州的税收收上来以后,朝廷拿一部分,折家拿一部分,一部分用来维护军备,一部分分派给那些死去的同袍们的遗孀,分到他们手里,就没有多少力。
         如今他们违背了折继宣的心思,跟着杨家老太君到了屈野川。
         等他们回到了府州以后,依照折继宣的性子,一定给他们穿小鞋,到时候他们肯定会更穷。
         折家军校尉带着折家军将士砍辽人脑袋,也是为了帮他手底下的兄弟们再谋一条出路。
         若是他们回到了府州,折继宣容不下他们,他们也只能委屈求全。
         因为他们不可能背叛折家,不可能退出折家军。
         但是他们的家眷却不用跟着他们一起遭罪,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生活。
         他们实力够强,比辽人的厢军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砍三两个辽人的脑袋,还是手到擒来的。
         等寇季杀出了长城,跑马圈地的时候,他们的家眷会因为他们的战功,获得圈地的机会,一跃晋升为大地主。
         王凯和折家军校尉各有心思,但不代表他们会舍下麾下将士们的性命,跟辽人死磕到底。
         寇季和高处恭准备了后手,他们到了该退的时候,自然得退。
         再死磕下去,出现了大量的伤亡,到时候论功的时候,他们两个的行为,就不是功劳,而是罪过。
         王凯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折家军校尉凑上前的时候,十分果断的道:“我也正有此意……”
         二人对视了一眼,齐齐下令。
         “退!”
         二人率领着麾下的亲兵,果断后退,其他的将士们见此,心不甘情不愿的跟着往后退。
         有些将士甚至流出了眼泪。
         “我还没拿到脑袋!我还没拿到脑袋!”
         好不容易碰上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家致富的机会,却一个人头也没有抢到,能不哭吗?
         然而,没有人打理他。
         甚至有人在退走的时候,拽着他一起往后退。
         王凯和折家军校尉退了,辽人自然不肯放过他们。
         辽兵精锐不断的涌上了岸,在岸边集结成一个又一个的军阵,向正在退走的晋宁军和折家军将士们追杀了过来。
         在他们眼里,晋宁军和折家军,就是打不过他们,狼狈逃窜的溃兵。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渡河,为了南侵大宋。
         所以不需要有人刻意的去下令,他们也会选择乘胜追击。
         “杀!”
         “王爷有令,活捉寇季者,赏千户!”
         “活捉寇季,封公!封侯!”
         “……”
         辽兵精锐打着活捉寇季的口号,前赴后继的冲杀了过来。
         退守在军寨里的弓弩手、火枪兵,果断出手,制约辽兵精锐冲锋的势头,为晋宁军和折家军争取撤退的时间。
         事实上,不需要他们多争取,晋宁军和折家军也会玩命的逃跑。
         他们选择了撤退,将背后留给了敌人,数万敌人在背后追赶,不跑等什么?
         等死吗?
         “五千……”
         “一万……”
         “一万三……”
         “……”
         寇季和高处恭在王凯等人撤退的时候,目光就直直的落在了追击他们的辽兵身上,不算的计算着辽兵的兵力。
         随着辽兵不断的增多,他们眼神就不断的在变亮。
         “三万五……”
         一晃眼的时间。
         三万五的辽兵精锐追赶着王凯等人气势汹汹的冲了过来。
         寇季和高处恭二人紧张的舔了舔嘴角。
         “该拉线了吧?”
         高处恭紧张的抹了抹手心里的汗迹,激动的颤声发问。
         寇季没有回话,也没有顾及额头上冒出的细汗,他盯着辽兵,一直盯着辽兵。
         直到三万八千多辽兵精锐冲进了埋伏圈以后。
         寇季大声的咆哮了一声。
         “拉!”
         一根根浅埋在土里的长绳被牵出。
         正在冲锋的辽兵精锐见此,还以为是绊马索一类的东西。
         他们略微愣了一下。
         然后……
         然后他们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嘭嘭嘭嘭……”
         “嘭!”
         “嘭!”
         以密集的炸响开头,以两声惊天的炸响结尾。
         泥土、石子、草木、残肢断臂冲天而起。
         大地跟着在颤动。
         河边跟着在汹涌的翻滚。
         马惊的在嘶鸣。
         人被震的心肝俱颤。
         以爆炸中心为原点,一股庞大的气浪,吹着泥土、石子、草木向四周荡开。
         一些在爆炸中心边缘的人,硬生生被冲上了天。
         远一些的则被吹倒在地。
         寇季、高处恭二人被掀下了马背,在地上滚了两圈,才稳住身形。
         “噗!”
         寇季从地上爬起身,灰头土脸的吐了一口唾沫,冲着落在不远处的高处恭大声喊道:“你脑子有坑啊?!把那么多地雷埋在一处?”
         “你说啥?!”
         高处恭顶着一张布满了泥土的脸,愣愣的问寇季。
         他被震的失聪了。
         战场内外,被震失聪了的,不止高处恭一个人。
         寇季顾不得去搭理高处恭,赶忙向埋伏圈望去,就看到了几个巨大的深坑出现在了平坦的地面上。
         深坑表面是土,地下却是泥,还有水不断的渗出。
         地下渗出的水混合着血液,在逐渐的向血湖蜕变。
         深坑内外,到处都是残肢断臂。
         一些被炸了个半死,或者没有炸死的辽兵,惊恐的瞪着眼,拼命的在四处乱爬。
         往哪里爬,他们不知道。
         他们只想快点离开这个鬼地方。
         还活着的人,一个个在回过神以后,立马看向了战场,看到了战场上的惨剧以后,一个个心脏像是被人捏住了,难以呼吸。
         “三万多辽兵……”
         “没了?!”
         “没……没了……”
         他们一个个难以置信的低声嘟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