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北颂 > 第0286章 论田
         “小人哪敢威胁寇侍郎……小人只是在提醒寇侍郎……”
         钱远态度恭谨的站在寇季面前说着。
         寇季冷笑着,端着茶杯慢悠悠的品了一口,讥笑道:“提醒我什么?提醒我此事一旦闹到了朝堂上,我一个官商勾结的名声逃不了?
         到时候百官肯定会弹劾我与民争利,滥用职权等一系列的罪状。
         纵然我有我祖父护着,也会在百官们弹劾声中,焦头烂额?”
         钱远低声笑了笑,没有说话。
         但他默认了寇季的说法。
         寇季放下了茶杯,不屑的笑道:“那我只能说你想错了,我跟其他的官员不同,我不爱惜名声,更不担心名声败坏以后,会无法升官。
         你们慕家若是真的有胆子将此事闹到朝堂上,那么我寇季奉陪到底。”
         钱远脸色一变,盯着寇季,急声道:“寇侍郎,不过是花一点小钱就能解决的事情,您为何要闹大呢?”
         “呵?”
         寇季嘲笑道:“动则几百万贯的事情,能是小钱?朝廷要动用几百万贯,那也得商讨足足月余,才能决定。”
         钱远闻言,神色有些阴晴不定。
         他思虑再三,咬牙道:“寇侍郎若不出这笔钱,我慕家愿意代出。但寇侍郎须得出面,帮忙周旋一二,避免此事闹到朝堂上。”
         寇季漫无条理的道:“你这是在求我,还是在命令我?”
         钱远沉声道:“寇侍郎在蜀中交子铺里也有份子……”
         寇季瞥向钱远,冷笑道:“事到如今,你还拿蜀中交子铺的名头搪塞我?我是拿着蜀中交子铺的份子,可我没从蜀中交子铺得到一分黑钱。
         你们利用交子铺干的那些勾当,与我何干?”
         寇季冷哼了一声,猛然起身,甩了甩袖子,喝道:“寇忠,送客!”
         “寇侍郎!”
         钱远见寇季油盐不进,有些急了。
         寇季却不再搭理他,让寇忠带着人把他轰出了寇府。
         把人轰出去以后,寇忠回到了偏厅,有些疑惑的询问寇季,“小少爷,您真不打算跟他们好好谈谈?他们要是将此事闹到朝堂上,对您可没有好处……”
         寇季背负双手,淡然道:“他们要真有那个胆子,也不会跑到府上来找我。”
         寇忠沉吟道:“小少爷,您的意思是,他们会将此事瞒下去?”
         寇季缓缓点头。
         寇忠疑惑道:“可川府的百姓已经闹翻天了。他们能瞒得住?”
         寇季笑道:“不是还有咱们在背后帮衬吗?
         让你去川府收购百姓们手里的交子,收购的如何了?”
         寇忠赶忙道:“花费了一百多万贯,收了近三百多万贯的交子。”
         寇季缓缓点头道:“吩咐下去,继续收。有咱们出手帮他们释压,他们不会狗急跳墙的。
         他们会想尽办法解决这场麻烦……”
         寇忠若有所思的点头,“老仆有些明白了。”
         寇季继续吩咐道:“等咱们收的交子超过五百万贯的时候,就派人去蜀中交子铺兑钱。”
         “以府上的名义?”
         “你不用府上的名义去收钱,人家会搭理你?”
         “老仆明白。”
         “再用我祖父的帖子,通知川府一代各地兵马,让他们给我们看住了慕家等几大商家。
         若是有人趁机逃跑,就给我尽数捉拿。”
         “喏……”
         “……”
         吩咐了寇忠去做事。
         寇季晃晃悠悠回到了房里,继续去看信。
         杨文广从保州送过来的信可不止一封。
         有好几封。
         其中三封是写了精简保塞军的事宜。
         保塞军五万的兵额,在对辽国一战中折损了不少,目前为止还没有补充。
         杨文广又在这个基础上做了精简,最终剩下的保塞军将士,只有六千人。
         依照杨文广的想法,精简完了保塞军以后,保塞军的兵额应该在八千人左右。
         毕竟在精简之前,他清点过营里的青壮。
         可在精简的过程中,有两千青壮退出了保塞军。
         问其缘由。
         保塞军将士们回答的很简单。
         他们要一直留在保州,帮寇季育马。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大宋调遣兵马制度的缘故。
         总之,保塞军的将士们商量过,不论他们被调去哪儿,都必须留下足够的人手帮寇季育马。
         寇季对此哭笑不得。
         他们只想着帮寇季做事,却没想过,一旦他们脱离了军籍,朝廷就不再发给他们粮草和响钱,他们手里那些破烂的刀片子,也要上缴给朝廷。
         从此以后,他们便于平民无异。
         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暂时不用向朝廷缴税。
         他们地里种出的粮食倒是够他们生活,加上平日里家养的家禽,但是不担心会饿死。
         但是手里没有了兵刃,如何护马?
         真要跟人起了冲突,难道拿肉去搏命?
         思来想去,杨文广提议,给他们弄一个乡兵的身份。
         让他们可以合理的配上刀剑。
         奈何乡兵的身份,不是杨文广可以说了算的,所以杨文广就让寇季想想办法。
         此外,杨文广还来信给寇季,让寇季想办法,帮他保住他手底下的六千兵马。
         他好不容易挑选出来的精兵,还没有操练,就被调离了保州,难保他们去了别的地方以后,不会变成以前的模样。
         此外,杨文广还希望寇季能从枢密院给他弄一份可以征兵的文书,让他在保州当地,挑选青壮入伍,补足保塞军的空额。
         此番朝廷裁撤东北边疆的兵额,保塞军也在其中。
         保塞军原有的五万兵额,被裁减了一半,如今只剩下了两万五的兵额。
         杨文广要补足的就是这两万五的兵额。
         “用起我来,还真是不客气……”
         寇季摇晃着手里的信,感叹了一声。
         虽然他嘴上在抱怨,但是心里却甜丝丝的。
         杨文广可以毫不客气的请他办事,那么等他要请杨文广率领麾下兵马帮他办事的时候,杨文广也不会拒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给保塞军那些脱离了军籍的兵马弄一个乡兵的身份,拦不住寇季。
         但要让他们保持战斗力,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那就不能依靠朝廷。
         朝廷给厢军发的事烂刀片子,给乡兵发的东西连烂刀片子还不如。
         所以军械方面不能依靠朝廷。
         寇季的自己另想办法。
         唯一的问题就是,给他们配备太好的军械,朝廷可能不会答应。
         所以寇季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麻烦。
         寇季在自己院子里思量了一会儿,让丫鬟给他换上了朝服,进宫去了。
         进了宫,一路赶到资事堂。
         就看到了赵祯坐在龙椅上,假装忙碌的在翻看奏折。
         寇准、向敏中、王曾三人在忙碌的处理公务。
         自从寇准支持了文臣,开始精简厢军以后,他们三个人忙碌的就没停过。
         精简厢军,可不仅仅是裁撤了厢军兵额那么简单。
         兵额被裁撤以后,那些淘汰出兵营的将士们如何安置,以及那些淘汰出兵营的官员们如何安置,都需要妥善处理。
         “不够……不够……还是不够……”
         王曾捏着手里的一份册子,皱着眉头一个劲的摇头。
         向敏中捧着茶壶,深吸了一口,吧嗒着嘴道:“不够也没办法,总不能让他们去抢地吧。”
         寇准握着奏折,沉声道:“此次东北边疆的四支厢军,裁撤出的兵额足足有二十万人,连带其家眷,更是无数。
         一个处理不好,就是一场兵灾。”
         王曾沉声道:“东北边陲不比北部边陲。
         北部边陲有咱们从西夏新占的疆土,可以分给百姓,可东北边陲什么都没有。
         近乎所以的地,那都是有主的。
         无主之地,大多都在两国交界处。
         让他们去两国交界处种地,和让他们送死没有多少差别。”
         向敏中沉吟道:“没地也没办法……要不把他们迁移到西南去?”
         王曾翻了个白眼,道:“先不说把他们迁移到西南得耗费多少粮草。
         咱们把他们迁移到了西南,那回头西南兵马裁撤的时候,又迁移到哪儿去?”
         向敏中一时无语。
         “寇季?!”
         就在这时,在龙椅上百无聊赖的赵祯,瞅见了站在殿门口不愿意进来的寇季,叫了一声。
         一瞬间。
         三个老倌的目光落在了寇季身上。
         寇季进入殿内,拱手道:“臣寇季见过官家,见过三位上官。”
         赵祯咧嘴笑道:“快过来!”
         “慢着!”
         向敏中出声拦下,盯着寇季询问道:“臭小子,你向来鬼主意多。你给老夫说说,我大宋有没有多余的田地,安置百姓?”
         寇季刚才在门口听到了他们三人的谈话,如今听到了向敏中发问,自然知道向敏中话里的意思。
         他淡淡的道:“半个大宋都是……”
         “噗……”
         王曾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听到这话,全喷了出来。
         “小子,你在拿我三人开涮?”
         王曾有些恼怒的喊着。
         向敏中有种想打人的冲动。
         唯有寇准一人,若有所思。
         三人中,寇准是最了解寇季的,他知道寇季不会无的放矢的。
         只是他思量再三,也思量不出寇季话里的深意。
         向敏中可没有寇准那种闲工夫去思量寇季话里的深意,他直接开口道:“臭小子,你要不给老夫说出个所以然,老夫就让你好看。”
         寇季并没有害怕,而是反问道:“说出个所以然,给升官吗?”
         向敏中被寇季怼的有些说不出话。
         瞪着寇季瞪了许久,冷哼道:“你还想升官?你再升官,别人就没办法活了。”
         “朕给你升!”
         赵祯脱口而出。
         只是说完这话,就后悔了。
         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孩子了,知道寇季现在的官职,没办法再升了。
         可他管的住自己的心思,却管不住自己的嘴。
         唉!
         朕好难啊!
         寇季、寇准、向敏中、王曾四人,一脸异样的看着赵祯。
         赵祯佯装镇定,干咳了一声道:“小寇爱卿为国操劳,更是不辞辛苦的出使辽国,劳苦功高,朕却没有封赏。
         是朕的过错。”
         寇季闻言一愣,躬身道:“臣多谢官家厚爱。
         官家能有此心,臣感激莫名。
         升不升官,反倒不重要。”
         赵祯闻言,唏嘘道:“小寇爱卿当真是古往今来,第一忠良。”
         “官家也是古往今来,第一明君……”
         寇准、向敏中、王曾三人听着这一君一臣互相吹捧,嘴角直抽抽。
         若不是碍于赵祯身份,他们真的很想问问这两个小家伙,脸为何物。
         “咳!”
         寇准重重的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二人互相吹捧。
         寇准盯着寇季,皱眉道:“把你之前的话,给老夫说清楚。什么叫半个大宋都是?”
         寇季拱手道:“我大宋由南到北,官府和豪门大户侵占的良田,不计其数。
         就拿保州而言。
         前任保州知州,联合豪门,侵占的良田,多达数万亩。
         数万亩良田,足以养活上万人。
         大宋有州上百,如此贪官不计其数,被占的良田也不计其数。
         若是能尽数收回,别说养几十万人,就是养几百万,上千万人,也轻而易举。”
         寇准三人闻言,皱起了眉头。
         王曾沉声道:“吕夷简巡视诸路,清查出的良田不少,但没你说的这么多。
         而且他们大多有主,已经发还了原主。”
         寇季笑而不语。
         向敏中幽幽的道:“只怕是一只手倒另一只手,根本没落到百姓手里。”
         寇准皱眉道:“就算你说的对,那也不够一半大宋的土地。”
         寇季笑道:“下官的话还没说完。
         除了这些贪官污吏,豪门大户手里的良田外,还有各武勋,各文官们,仗着权势侵吞的良田。
         还有……”
         “还有什么?”
         “还有各道观,各寺庙里的田产。我大宋历来优待方外之人,所以方外之人种地不用纳税。
         而我大宋有寺庙道观数万。
         其下最小的寺庙,田产有上百亩,最大的寺庙,田产则数以万计。
         就拿大相国寺而言。
         大相国寺除了拥有太宗皇帝赐下的两个皇庄以外,在距离汴京城外三十里的地方,还有田产十六万亩。
         其中有朝廷赏赐,也有善男信女捐赠,也有大相国寺自己添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