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一个顶流的诞生 > 第618章 巧妙的构思
         看到这一幕,几个影评人正了正身体,表情多了几分认真。
         所谓内行看门道,作为专业的影评人,他们的嗅觉比普通观众更为敏锐,很清楚电影一些镜头,绝对不会无缘无故重复。
         尖叫声,再次在小巷子外响起。
         观众们错愕。
         银幕中,葛昀也意外。
         不过这一次,他吸取了教训,不再好奇去张望。
         就呆在巷子中,哪里都不去。可是,过了片刻,一群愤怒的人,涌进了小巷子中。
         不会吧,不会吧。
         在观众们惊诧的目光下,一群人再次无视葛昀的挣扎、反抗,把他乱棒打死。
         银幕又黑,沉寂……
         当葛昀重新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呆在一个小巷子之中。
         不仅他懵了,其他人也有点傻眼。
         一阵嗡鸣声响起。
         一些人稀里糊涂,没看明白。
         不过也有人灵光一闪,兴奋道:“时间重置。”
         “相当于玩游戏,只要人一死,又重新开局。”
         “原来时间囚徒,就是这个意思啊。”
         “葛昀被困在时间来了……”
         “啊,原来是这个创意!”
         其他观众,一点就透,恍然大悟,也有几分兴奋。
         就几个影评人,还算比较淡定。
         其中一个人,轻声道:“江湖风传,周牧对业界跟风的现象非常不满。特别是上映之后,脑域开发这个设定,快被其他人用得泛滥了。还有的缸中之脑,一些影视剧中也开始出现类似的梗……”
         “针对这种现象,周牧说了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才有了青红文化,今年主投的三部电影。”
         “三部电影,创意类似。”
         那个影评人低笑道:“我看了,地铁爆炸又重新开始的桥段,无疑是来源于的开头。”
         “眼下这个,其中时间重置的概念,显然也是源于这个创意。如果也是这样,那就真绝了。”
         他啧啧称奇,“这真是原创逼死同人的节奏。”
         “哈哈!”
         其他人也在笑。
         另外一个影评人,却有不同的见解,“其实创意、设定什么的,跟风、借鉴,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要有自己的故事节奏,在创意、设定的基础上,丰满自己的剧情,而不是单纯的抄袭。”
         这人意有所指,“如果剧情差不多,同质化严重,这纯粹是自我复制,没意思。”
         “是!”
         其他人点头。
         跟风、借鉴什么的,这是行业中的顽疾。这需要上面政策的结束,他们管不着,也没办法管,操不了这个心。
         相比这种大格局,他们只能专注电影本身。什么新奇的创意、设定之类,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噱头。
         普通人对噱头感兴趣,他们却不以为然。
         因为在他们看来,电影的本质,还是其中的故事、思想、内涵。一部电影好不好,完成度的多与少,这才是立足点。
         这个故事,似乎不错。
         抛开时间重置这个噱头不提。
         电影中,演员的表现,叙事的风格,还有配乐、音效,都在水准线上。
         一个影评人,终于打开了笔帽,在笔记本上,写了几行字。
         他有几分赞许之色,“这个导演,叫什么来着……”
         “杜长风。”旁人答道。
         “以前没听说过。”
         影评人低声道:“看样子,应该是行业中蹉跎了多年,最近才被青红文化挖掘出来的沧海遗珠。”
         “嗯。”
         其他人微微点头。
         这不奇怪。
         行业就是这样,一些影视公司,天天喊着好导演太少了,应该多给新人导演机会,多扶持青年导演。
         问题在于,这些基本是口号,雷声大雨点小。
         喊得最大声的,宁愿去投资大导演风险很大的项目,也不愿意多看无名导演的方案一眼。
         所以许多导演,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相比其他,可能还在刷盘子,宅家里,苦苦煎熬,等待机会的同行,杜长风无疑是个幸运儿。
         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接拍了。
         从电影的情况来看,杜长风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不是那种听话的工具人。
         因为每个有自主权的导演,他们拍摄的电影,都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所谓的镜头语言、风格。
         与之相对的,就是制片人负责制,导演没有剪辑权,拍什么,怎么拍,都要按照制片人的指示,不可逾越。
         这类型的导演,纯粹是流水线工具人。
         他们的特色,早被抹杀干净。
         这种导演,本身也不受影评人待见,评价从来不高。
         杜长风……
         一个影评人,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三个字。沉吟了片刻,他在杜长风名字后面,又添了两个字。
         新锐?
         打了个问号。
         说明影评人,也不是很确定,对方能不能凭借这部电影,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至少有这个机会。
         ……
         这时电影剧情的主线已经出来了。
         葛昀被困了时间里,只要他被杀死,或者过了一天24小时,时间就会重置。
         如果是单纯的时间重置,其实也不算乏味。
         毕竟每天醒来,都是新的一天。在时间循环中,可以随心所欲,干各种事情。
         等时间一到,所作所为,全部归零。
         别人记不住你干了什么。
         这种感觉,肯定很新鲜。最起码,没腻味、厌恶之前,肯定不会让人反感。
         可是当时间,重置了几百次,上千次之后。无限的循环,会让人觉得麻木,甚至崩溃的。
         葛昀就处于这种崩溃的边缘。
         他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挣脱不了这个时间循环。
         那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他只是可怜的囚徒。困守在时间中,无休止的循环。
         唯一的变数。
         就是那一群莫名其妙,一直在追杀他的人。
         开始的时候,葛昀还以为那群人是时空法庭,专门安排来针对他、折磨他的“刑罚”。所以每次时间重置,他都要躲得远远的,离开小巷子,不与那群人接触。
         后来他烦了,故意留在小巷子,“死”了好多次。
         然后时间重置,他又活了。
         反复折腾。
         一次,他崩溃了,歇斯底里嘶吼,质问那些人,为什么要杀他,为什么要折磨自己。
         剧情在这里,终于出现了转折。
         那些人面面相觑,表情十分古怪。几个情绪激动的人,还想拎棒子揍他,却被其他人阻拦下来。
         那些人押着葛昀,来到了小巷子的尽头。
         也是最开始时候,凶杀案发生的地方。一个人倒在血泊中,背后有尖刀。
         有目击证人,指认葛昀是凶手。
         葛昀肯定喊冤枉。
         目击证人信誓旦旦,确定凶手就是他。
         争吵中,他又被敲了一棒子。
         时间重置。
         葛昀很气愤,他决定捉住凶手,还自己清白。在“苏醒”过来的一瞬间,就冲向了小巷子尽头。
         惨声叫响起,葛昀看到了,有人冲了过去。
         他下意识想阻拦,可惜慢了一步。不过这一次,目击证人终于确定,他不是凶手了。
         一群人赶过来,哀嚎哭叫,也让葛昀烦躁。
         洗清了嫌弃的他,决定搞清楚真相。毕竟时间循环很无聊,不找点事情做,他会发疯的。
         电影时间过半,剧情添加了几分悬疑色彩。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围绕着死者是谁,凶手动机是什么,为什么杀人等问题,开始了破案之旅。
         这时候,经历了千百次“轮回”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或者说,电影前半部分,留下的伏笔、暗线,也随之慢慢地揭露了出来,前后呼应。
         经过几次时间循环之后,他锁定了凶手。
         那是一个为爱杀人的故事。
         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