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从圣地开始签到 > 第124章 科举考试
         第一百二十三章:科举考试
         无数学子带着行李,告别父母,前往中京城,这一次出行,将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寒窗苦读十二年,金榜题名一朝时!
         闻名天下!
         改变命运!
         实现理想和抱负!
         这对每个文人士子来说,都有无法抗拒的诱惑。
         泰华宫!
         “禀王主,一切顺利进行,不过有几个氏族不老实,把许多寒门士子招收为门徒,需要处理吗?”
         郭嘉坐在椅子上,抱拳说道,科举考试乃朝廷一项重要制度,为了防止破坏,他派遣大量暗卫监控防卫。
         一些氏族耍的小手段,自然被发现。
         在郭嘉手中,暗卫的实力太强大了,无孔不入,活跃每个角落。
         “不用,聪明的人都清楚,朕要打压氏族,这个时候投靠氏族的人,都是些目观短浅,鼠目寸光之辈,无需理会。”
         余生摇头,声音平淡道:“对了,可有杰出的士子?”
         余氏底蕴太弱,又从楚国接过来烂摊子,人才稀少,只有郭嘉几人,支撑国家朝政。
         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岗位空缺,而更多的职位,只能任命氏族和前朝遗臣。
         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事!
         必须解决!
         最好的办法,便是选拔一批杰出人才。
         等拥有一定士子后,他能开启社稷学院,加以培训,变为一个合格官员。
         简单来说,社稷学院就是培育儒生,士子,文人的地方。
         “回主公,倒是有三个士子不错,分别是来自丹阳城孔铭,田县范文仲,以及余氏余牧!”郭嘉汇报道。
         “牧弟,他也参加科举了?”
         余生一怔,稍微有点惊讶,眼中浮现回忆神色,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见过余牧了。
         “回王主,余牧现居住客栈,曾赋诗一首,震惊中都!”
         郭嘉笑着说道。
         在余氏城堡时,他就见识过余牧才华,通晓古今,擅长吏治,悉心培育,必是治国理政的栋梁之才。
         “你把这枚‘圣骨修元丹’交给他,让他好好考试。”
         余生右手一探,一枚丹药出现,冒着金光,药香味扑鼻,让人神清气爽。
         修为弱者,深吸一口,都能突破境界。
         “诺!”
         郭嘉接过丹药,尊敬退出。
         ............
         当晚。
         郭嘉处理完政事,乘坐马车,来到一座客栈。
         “参见丞相!”
         因为科举考试,客栈内的食客,大多都是文人士子,在看到郭嘉后,尊敬行礼。
         郭嘉之名,名动楚地。
         试问,天下谁人不识君?
         郭嘉抱拳,面带笑意,犹如一阵春风吹拂,让人产生好感。
         走到一间屋子前,他推门而入。
         “哈哈,放浪形骸的郭军师,何时彬彬有礼了?”
         余牧大笑道,坐在凳子上,身前的桌子上,还摆放几壶美酒。
         在余氏城堡时,两人就经常喝酒,谈天说地,关系十分要好。
         “还是你懂我!”
         郭嘉大笑,坐在凳子上,端起美酒,往嘴里灌了一口。
         余牧嘴角浅笑,也喝了一口酒。
         “我这次来,主要是给你一样东西。”
         喝了几口酒,郭嘉拿出‘圣骨修元丹’,放在桌子上,浓郁的丹香味,萦绕屋子里面。
         “这是......”
         余牧深吸一口气,精神一振,死气沉沉的丹田,居然出现一缕生机。
         “这枚丹药,能修复丹田!”
         郭嘉笑着道。
         “你从哪儿弄来的?”
         余牧好奇问道,能恢复丹田的丹药,他别说见过了,就连听都没有听到。
         珍贵至极!
         “王主给的,快点服用吧,修复丹田后,好好参见文考,王主对你寄予厚望,有个重要的职务,在等着你。”
         郭嘉对着九华宫方向抱拳,面色尊敬,随后起身,走出屋外。
         “少主......”
         余牧看着金色丹药,满脸的感激。
         ............
         时间流转!
         大明元年一月。
         大明国第一届天下科举正式开始。
         随后一个星期,朝廷会出七套不同考题,选拔每场考试前百,参加最终殿试。
         为保证科举公平,余生派遣数尊圣境高手,监察天下。
         科举乃国本之策,必须做到公平。
         否者,这项制度没有丝毫意义。
         现如今,地方官制不稳,特权阶层力量庞大,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开展县试,郡试的原因。
         ......
         七日之后,最后一场殿试开始。
         文华宫广场。
         七百文考生相隔数丈,静静就坐,面前桌案上,摆放文房四宝。
         另外一侧,七百武考生笔直站立,目光炯炯有神,气血沸腾,太阳穴高鼓。
         余生坐在高台,威严的眸光,扫过周围,满意的点头。
         在他身后,文武百官站立,面色肃穆。
         这七百考生,都是几十万人中选拔出来,各个都是天姿横溢之辈。
         “开始吧!”
         余生吩咐道。
         “诺!”
         郭嘉和项羽出列。
         郭嘉走向文考生,项羽走向武考生。
         “殿试开始,考题,治天下!”
         郭嘉珍重出声道,一身紫色官服,尽显威严。
         他持笔,文气汇聚,形成一张宣纸,龙飞凤舞,书写三个大字,治天下!
         文道之气冲霄。
         九天之上,文气激荡,出现一副画卷,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商业发达,粮食充足,一副盛世之景。
         治理天下,皆在一笔中。
         文臣笔落,政策下达,决定天下百姓命运。
         数百考生尊敬看向郭嘉。
         三个字,异象显!
         如此境界,不愧是圣境文修。
         “我也要留下来做官,跟随丞相,学习文修大道。”
         许多考生暗道,在知晓文道玄奥后,面露精光,激动不已,只要通过文考,登上朝堂,便有机会和郭嘉论道。
         这种机会,让所有文人渴求。
         “文试,开始!”
         郭嘉将笔放下,大声道。
         七百考生收敛心神,开始研墨,持笔论述如何治理天下。
         另一侧,项羽脚步一踏,地面裂开,出现七百座沙盘。
         沙盘之上,正在上演一场大战,分红蓝两方,其中红方占上风,蓝方处于下方。
         “殿试考题,控制蓝方击败红方,便通过殿试。”
         项羽挥手,顿时,沙盘仿若复活,无尽煞气冲天。
         “杀!”
         “活捉敌方将领!”
         “兄弟们顶住,灭杀敌人......”
         一句句惊天呐喊声,回荡七百武考耳畔,震人心魂,无尽杀气破空,将考生隔开,虚空呈现出血色,好似鲜血流淌。
         所有人心神颤抖,面色苍白。
         但更多的是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