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道纪 > 第270章 蓦然回首,已是百岁身(第三章)
         ,
         吓!
         厉灵被吓得浑身一哆嗦,一跃而起,就要夺路而逃。
         她心中暗恨,夺路而逃的同时,不忘狠狠的看了一眼那一头短发,满脸油滑的小混球。
         这是什么地方?
         王权山下!
         要是惊动了别人,她哪里逃得掉?
         白日里前来迎接的人里,可是有一尊气脉高手的。
         “咦?”
         云东流眸光一凝,踏步间长刀出窍,刀光如匹练一般横空而斩:
         “回去!”
         长刀嗡鸣,森寒之气扫过,十数丈之内草木尽伏,刀光如浪般汹涌而起,一波又一波,生生将厉灵逼得倒退而回。
         “让开!”
         厉灵咬牙闪开,双手一扬,天女散花也似,挥洒出大片灰色药粉,内力一个鼓荡,已经吹向云东流。
         她凝练了数条气脉,真气早已凝聚,这一下鼓荡,药粉一下荡开数十丈。
         想要追她,就必须扛过这波药粉。
         “烈性春药??”
         云东流嘴角一抽,提着六明就倒退开来。
         凝练真气之后,除却一些稀有毒药之外,他已百毒不侵,但春药,不是毒药。
         即便是气脉一个不小心也会中招。
         更别说,还提着一个小和尚了。
         要是六明中招了,他可就没脸去见王权道长了。
         迫退云东流,厉灵就地一滚躲开肆孽的刀气,就要逃之夭夭。
         不想,一道冷哼之声在她耳畔炸响:
         “是谁,敢来王权山放肆!”
         一声冷哼。
         灯火通明的问心堂中,一道白影窜出,其速度极快,踏步之间好似撕裂了空气,几个眨眼的功夫,已然横跨数百丈夜幕。
         狂风呼啸间,负手立于厉灵身前百丈。
         “范子民.......”
         厉灵心头一沉,已经认出这白衣身影就是白日里见过的,地榜高手范子民。
         “原来是你。”
         范子民微扬下巴,面色清冷:
         “道主饶你一条命,你还敢逃走?你是自己回去,还是要我动手?”
         厉灵勉强一笑:“前辈说的哪里话?小女子只是见今夜月色美好,出来走走,哪里敢跑?”
         她心里气急。
         转身就向着王权山走去,走了两步,她又停下,回头看向被云东流提着的六明,笑眯眯的问道:
         “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她恨。
         她学过一门极为奇妙的潜行之法,上次之所以能潜入侠义门,也多亏这门秘法,这次才能逃下山来。
         却没想到,被这个小鬼给发现了。
         “好说!”
         六明挣脱云东流的手腕,落地轻咳一声,拿捏姿态,淡淡道:“小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孙名恩,老太婆,你可记好了!”
         老太婆?
         厉灵的呼吸都是一滞,好悬没咬到舌头。
         深深的看了一眼六明:
         “孙恩是吗?老娘记住你了!”
         说罢,乖乖的向山上走去。
         啪~
         云东流照着他后脑勺就是一巴掌,骂了句‘滑头’才向着范子民一拱手:
         “多谢范兄出手。”
         范子民也自拱手,脸上有了一丝笑意:
         “这小娘子不是云兄对手,倒是子民唐突了。”
         说着,他顿了顿,道:“不知在下拜托云兄之事.......”
         “不负重托!”
         云东流脸上有些古怪。
         上次他离山之时,被范子民拦住,非要自己帮他将一些书稿交给一些说书先生,还嘱咐了他一定要给钱。
         给钱让人说书的事情,他倒是听说过,多半是一些初出茅庐的少侠为自己扬名。
         而这范子民交给他的书稿之上,尽是吹捧王权道长的事迹,其中七分真,三分道听途说,还有十分夸大。
         让他看的都有些咂舌。
         “如此,多谢云兄。”
         范子民笑的更为和煦了。
         .......
         王权道山门,安奇生缓缓睁开眼,眸光似电划过夜幕,照亮整个屋舍。
         他的感知蔓延方圆数十里,整个王权山都在他的感知范围之中,山下发生的事情,他自然能够察觉。
         无论是孙恩的离去,还是厉灵的逃跑,他都‘看’的很清楚。
         “龙雀刀......”
         安奇生眸光回落,散逸的一缕神芒收敛。
         孙恩为何离去他自然知晓,不外乎龙雀刀察觉到了龙王铠的气息,亦或者是感知到了危险,才会催促孙恩离去。
         孙恩虽然心志比一般孩子来的坚定,但到底也是个孩子,身怀龙雀刀,趋吉避凶是本能。
         自己的存在,在尚未完全复苏的龙雀刀感知之中,必然是个极为危险的存在。
         会逃走,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呼~
         他提起膝上的龙王铠。
         原本灰扑扑的铠甲之上,此时多了一道细微的赤金色光芒。
         那一缕赤金色相比于整个铠甲看起来微不足道,然而这一道光芒的出现,代表着他对于龙王铠的炼化,成功了。
         大丰两百年的国运洗练,到底不是没有作用,也不至于短短时间就被龙王铠的意志所磨灭。
         这,本就是应有之意。
         “若每日如此,十三年就可将其炼化了.......”
         安奇生摸着铠甲边缘那一缕赤金色所在,触手冰凉,又滚烫:
         “若能坚持的更久些,就更好了.......”
         比起神兵本身,其中历代兵主的武学精义,斗战本能,对于他而言却更为重要。
         比起闭目造车,有个对手可印证,自然更好。
         随着他武功日益精深,天下间,能够作为他对手的,只有兵主了,然而此时兵主尚小,绑在一起也不够他一根小指头打的。
         是以,天人神兵对他而言,就很有用了。
         神意交锋对于他而言,与真正交战是一样的,因为他对于肉身的掌控精细入微,动作与念头无限趋同合一。
         可惜,龙王铠也坚持不了多久。
         抚摸着冰凉中又如岩浆般炙热的龙王铠,安奇生不由的想起了庞万阳。
         他尚且有天人神兵可供映照,未来可能还有兵主,然而庞万阳,却是真正的无有敌手。
         雪山之巅一坐四十年,人间全无敌。
         那又该是如何个无趣。
         念头一闪即逝,他再度闭上眼,神意垂流,再度探向龙王铠。
         屋内再复漆黑,除却那淡淡的呼吸声之外,别无异声。
         任谁也不知,盘膝静坐的道人,实则没有半分消停,正自经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接下来的日子。
         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安奇生每日里,仍旧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白日里,他有时如深山采药,并看一看正在深山之中开山破石的白仙儿,厉灵等人。
         之后,便是指导三位弟子,在之外,便是去问心堂上讲课,与诸多门人探讨道藏精义。
         其余时候,或是静坐山巅观看云海潮起潮落,便是去仰啸堂听一段说书,品尝一下曾经传授的那几个厨子的手艺有没有进步。
         剩余时间,除了入梦体悟百家武学,便是以龙王铠中历代兵主为对手,打磨自己的武功,武道。
         除此之外,便是每隔半月,便会与他书信来往的韩尝宫了。
         韩尝宫登基为王,每日里战战兢兢,诸多政事缠身,好在他是神脉之身,精力无比旺盛,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但饶是如此,他也每每书信前来,询问安奇生种种事情。
         一方宗门的创立,不是那么容易的,遑论,是一个要长盛不衰,还要能影响世界的宗门。
         即便他曾在一休老和尚梦里看到过一些东西,也绝非容易之事。
         一套完整的武学,还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亦或者,是文化。
         皇觉寺中武僧众多,却何以以佛法为根基,便是因为此理。
         武功,法度,道藏,这,就是安奇生为王权道立下的三道门槛。
         通读道藏明悟精义,理解法度并且认同,然后,方才是武功传授。
         他自然不会说是因为自己尚未将完整的武功归纳出来。
         而除了武功之外,一方宗门延续之产业,所需之丹药,都是需要他考虑的。
         他入山不止是为了感悟自然,也是为了遍尝诸草,欲要归纳出一味材料易寻,又最能增益内力的丹药出来。
         开山破石,不但是为了地脉气数的迁移归拢,也是为矿脉,耕地。
         他开宗立派,可不是为了培养一群以武逞凶的吸血鬼,自给自足,就很重要了。
         他有入梦之法,自身又是上好丹炉,曾经吃过的丹药,又能分辨出所有药理丹方来,不过半年而已,他已经归纳出了治疗内伤,续接筋骨,增益内力,滋养精神,气血。
         乃至于打磨筋骨等等药方来。
         也终于让他练出一方,一枚可增益甲子内力的大丹,被命名为王权丹。
         反倒是武功,因为他所学太杂太多,进展却是不太快。
         直到三年期满,问心堂第一批弟子真正拜入王权道门下之时。
         他观日月盈缺,才为之恍然。
         世间没有完美之武学,随即传下他集两界之武,无数武学精义所成之武功雏形。
         他未曾其名,倒是范子民,起了个‘王权道’的名字。
         自此,王权道的根基立下。
         虽真正拜入王权道门下的只有千五百人,其余大多尚在问心堂中,然比起之前人单影只,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而相对于安奇生的不疾不徐,光阴却走得快的多。
         岁月如梭,日起日落,月盈月缺,寒来暑往,转瞬之间,距离瀚海与庞万阳一战,登临天下第一。
         已经五年过去了。
         这一年,是他来久浮界的第八年。
         也是王权道人的,百岁之年!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