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聊斋第一神捕 > 第三十一章 聚魂井?
         井底有铜镜……
         水面有烂脸……
         屋主是两个身手不错的人,
         铜镜,井水,两个人,等等!
         陈九心头灵光一闪,难道是……
         在前世记忆里,《聊斋志异》上曾记载了一个诡事。
         说有个大盗,身怀奇术,不管多大的伤,甚至是脖子上碗口大的伤,都能恢复如初,连疤都不会留下。此人被称为不死怪盗,凭着这一奇特的功能,为非作歹,臭名远扬。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日,他再次被官府缉作归案,被判秋后处决,此人只是呵呵大笑,丝毫不畏惧死亡。官府也觉得奇怪,之前曾抓住过此人,都已经被枭首示众了,为何会死而复生?
         临刑前,菜市口挤满了人,却有个颤颤巍巍的老太太,拄杖对监刑官说道,这罪犯是自己儿子,因为会邪术,即使把他千刀万剐了,他仍然会恢复如初。
         监斩官向老太太请教怎么处理,老太太抹了把泪,说道,实在不愿再看到儿子横行乡里,这次她来就是大义灭亲的。
         原来,儿子不知从哪里学来一种邪术,将一面铜镜放在骨灰瓮里,埋入地下,铜镜里有他的三魂烙印,骨灰瓮里也有他的七魄烙印,肉身死后,三魂七魄不散,不入阴司,反而会进到骨灰瓮里。
         然后寻个机会,借尸还魂。
         不过有一点,还魂之后,这个埋瓮地就彻底没有生机了,须另觅他处。
         肉身也会越长越像儿子,日子一久,跟原模样就没什么区别。
         只要找到埋在地下的骨灰瓮,把铜镜和瓮拆开,他就不能重生,骨灰瓮有个特点,就是须在地气浓郁之处。
         并且瓮上留有一处洞眼,谓之牝门。
         监斩官采纳了老太太的建议,上报后,县衙派出大量人手,寻到了这个骨灰瓮,打破陶瓮,又把铜镜也一并熔毁,果然,此匪之后销声匿迹。
         想到此,陈九推测,此井本来在宅中占位极佳,却不断冒着阴冷寒气,如此一来,便可以滋养七魄,比骨灰瓮还好,井口充当生门。
         而水里的铜镜,可以封存三魂,铜镜年数愈久,功效愈好。
         最关紧的是,近年来,中州府有一对兄弟大盗,搅得鸡犬不宁,窃取抢夺珍宝无数,府里曾下达公书,无论州府的捕快还是平民,只要能缉拿这对兄弟,赏银五百两。
         五百两赏金,跟捕快不足十两的年薪一比较,相当于干一辈子。
         州府里的捕快,试问哪个不动心?杨谦就没少在陈九面前叨唠这事。
         但这两位凶犯行踪诡秘,街谈巷议,他们还会旁门左道,砍断他们胳膊腿,隔几天还会再生。
         当然,这种传闻,被官府辟谣了,说是无稽之谈。
         眼下一总结,屋里藏匿的,有很大机率是这两位。
         回想一下,冯家那群饭桶翻墙入院,屋里人二话不说,挥拳便打,他们肯定认为行踪暴露了。
         这番打斗之后,两人势必会再觅他处。
         他们会不会抛弃此井,然后再找一个地气旺盛的封魂地?如果他们要走,肯定会拾掇一番,带走井底的铜镜。
         念头及此,陈九不再多想,从储物包裹里召出河神骨项链,叼在嘴里,然后两脚一松,身体坠入井底。
         不知道井水深浅,用河神骨最为保险,万一井水过深,呼吸难支。
         噗~
         一阵细微的入水声,瞬间,他整个人被井水吞没。
         系统立刻警告:你已中了寒毒。
         陈九催动清心咒,祛除了负面状态。
         约下沉两丈五尺,两脚触底。
         井底有石板砌固,不至于两脚陷入泥中。
         陈九睁开眼,发现井底有两面铜镜。
         镜面上各有一张扭曲腐脸,以阴寒井水为介质,扩散到了水面上。
         它们是施术者的魂魄烙印。
         如果脸彻底烂了,说明魂魄的耐久也掉光了。
         其中一面铜镜,被系统标注为任务物品。
         这就对了!
         他刚要拿起镜子,想了想,又仔细观察了一番铜镜周围,以及井壁,确定没有销器机关,这才小心翼翼拿了那面没有被标注的铜镜。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毕竟,上次白草寺方丈的床头暗格开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之所以不拿那个标注过的,他想测验一下,如果这面铜镜到手之后,系统传来了成功提示,那么,就说明这面未标注的铜镜也是超过九世的业镜。
         将这面铜镜收入怀中。
         系统提示:你已找到了业镜,将此物暴晒一个时辰,挂于乞丐苗三省胸前,即可完成任务。
         陈九微微一笑。
         事情正朝最好的方向发展,这两面铜镜果然都超过五百四十年,比较难找。
         赠给苗三省一面,完成任务,和系统兑换通阴宝钞。
         至于另一面业镜,陈九心里盘算,拿它做饵,钓钓那个逃之夭夭的刘平生,听其口气,似乎也在寻找业镜。
         游出水面,陈九将河神骨唤回储物格。
         手脚并施,爬出八角井。
         浑身湿漉漉的,还没来及拧拧衣服的水,忽地觉得有双眼睛盯着自己,顺那个方向一瞧,登时跟屋里人打了个照面。
         正堂屋窗户大开,屋里有两人,正凶巴巴瞅着陈九。
         两人相貌,跟缉榜画像并无半点相似之处,大概是刚转过生。
         借尸还魂之后,须重新觅寻封魂地,这便解释通了为什么昨天去县署应卯时,任务箭头还没有扩大,而今天回县城时,变大了些。
         推测不假的话,这两位将业镜放入八角井的日子,就是昨个儿去白草寺之后。
         两人脸色皆是面如淡金,似行尸走肉。
         甚至还散发出缕缕肉臭。
         “嗷~呜~呜~嗷!”
         突然,其中一个叫道。
         另一个也回应,“好!”
         果然不假,他们新身体尚在适应期,发声还有些困难。
         陈九心一横,这次拿了他们还魂的器具,梁子算是结下了,眼下如果不铲除,以后便天天被这两位惦记,想到此,陈九顿觉如坐针毡。
         “铛!铛!铛!”
         突然,外面响起了锣声。
         两兄弟相互交换眼色。
         陈九也心里一沉。
         在场三人都知道,这锣声意味什么。锣声是捕快的警告,告诫无关人等快快闪开,官差缉凶办案。
         陈九心里一紧,糟了,同行们正朝此处赶来,捕快房功夫最高的就是总班头宋大郎,目前随李益之去往白草寺。
         而剩下那些,说实话,跟杨谦的水平差不多一个档次,对付毛贼小盗还行,在这两个人手里过招?还不够挨的。
         两人大吼一声,同时从窗户里跳出来,各从背后拽出一物,一个金澄澄的轮刀,一个银灿灿的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