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春秋大领主 > 第402章:看吧,就说没一个好东西
         来啦,来啦,他们来啦!
         国君、智罃、韩厥、中行偃、士匄带着中军和上军长途跋涉,没回去“新田”举行军队解散的仪式,直接来到了“郐”地。
         早就知道消息的吕武和士鲂不能没有表示。
         他俩带着宋、鲁、卫、吕、曹、邾、滕、薛的代表出十里进行迎接。
         其中,宋国的华元是后面才赶过来。
         郑国的子驷则是得知宋国出兵攻打郑国东南部,招呼了一声,麻溜回去主持军政事务。
         也就是说,子驷没有最终将投降的事情谈成,谈到一半中断了。
         “辛苦阴卿、彘卿,辛苦诸位。”国君被晒黑了,却也看着更壮实了一些。
         众人再次行礼。
         吕武来了一个越位,低声对智罃说道:“郑欲降,宋攻郑,公子騑乃归。”
         智罃同样压低声音,说道:“下军将为何按兵不动?”
         吕武:“???”
         啥意思?
         是觉得这样很不吕武吗???
         如果看一看吕武以往的行事作为,确实是有那么点反常。
         往常的吕武才不多哔哔,想打绝对是让对手连说话的机会都不会有,麻利地扑上去就是一顿揍。
         吕武用狐疑地表情看着智罃,问道:“智伯不知天子驾崩?”
         智罃直接将头别开,表示不想跟吕武聊下去了。
         周天子驾崩是一件大事,却也是一件无可紧要的小事。
         晋国现在明显不能去操作让周天子驾崩的影响太大,甚至要让周天子驾崩像是小石子丢进湖泊那般,稍微泛起一道涟漪就回归于毫无波澜。
         要不然,接下来晋国会非常被动。
         一切安顿就绪之后,国君召集了众“卿”。
         地点是在军营的某个大帐篷里面。
         国君等人都到齐,说道:“天子驾崩,天子登基,韩卿不可不至。”
         韩厥面无表情地站起来行礼,再沉默地坐了下去。
         智罃没给国君再次开口的机会,抢先说道:“攻秦攻郑皆未交战,实不可取。”
         这特么的。
         集结军队来来回回搞武装游行,人吃马嚼耗费太多,劳师动众没有取得收获,简直是亏大发了!
         吕武暗自猜测道:“看来智罃想入侵秦国被国君阻止了?”
         事实也是那么一回事。
         先有魏相去秦庭宣战。
         那时候秦君嬴石并没有应战。
         这位秦国国君很鸡贼,一直拖着没给魏相答复。
         等魏相发现秦君嬴石已经不在“雍”之后,一再找秦国那边的卿大夫要个说法,一样被拖着没给回复。
         所以是,秦国并没有接受晋国的宣战。
         造成的结果挺尴尬。
         晋君姬周带着中军和上军要去攻打秦国。
         秦国那边没人应战。
         而晋君姬周也不知道到底怎么个想法,拒绝智罃直接杀进去的建议,搞得从卿大夫到出征将士都心里老大不爽。
         他们离开“泾阳”,辗转来到“郐”地。
         吕武就没好意思多问。
         比如,中军和上军今年的纳赋份额算是完成,又或者没完成。
         不是说好在秦国那边筑座城的吗?
         怎么没看到半点动静。
         下军因为还待在自己“战区”的关系,纳赋肯定不能算结束的。
         另外,秦国压根就不搭理晋国,中军和上军完全就是白跑了一趟,来“郐”地是想等着分赃吗?
         吕武正在想事情的时候。
         士匄和士鲂换了个位置。
         “武?”士匄凑了过去,压低声音问道:“攻郑,可也?”
         吕武眼神飘忽过去,答道:“君上、元戎已在。戎事,岂是武可定。”
         士匄说道:“攻郑以你为‘主’,君上、元戎怎会有所言。”
         套路。
         全特么是套路。
         规则是那么回事。
         领导们什么时候将规则真的当一回事啦?
         如果规则不可变,士匄何必这么舔着脸鼓动吕武。
         士匄难道不是应该说服国君和智罃继续攻打郑国?
         另一边。
         韩厥正在讲关于两代周天子驾崩和登基的事情。
         能够确定的就是,新的周天子一点联系晋国的实际行动都没有。
         搞得包括晋君姬周在内的晋国所有贵族,不知道该不该有什么表示。
         其中,晋君姬周不是最尴尬的那个,韩厥才是。
         周王室的邦交由韩氏来负责,里面有着韩氏一直想撇清却办不到的原因。
         韩厥是姬姓。
         说白了就是公族的出身。
         也就是毕万混出头,要不哪来的什么韩氏,也许就是众多公孙氏之一了。
         而公孙氏,通俗来讲就是没落公族的一个前缀,不是姓也不是氏,就是用来强撑门面的。
         喔……
         这该死的最后倔强啊!
         吕武发现不止自己心不在焉,大多数同僚都是一副魂游天外的状态。
         今年晋国攻击秦国、郑国和卫国。
         秦国没打成。
         卫国投降得很利索。
         郑国眼见也打不成了。
         付出了动员成本,收获却不成正比。
         他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地盘算一下?
         国君用着坚定的表情说道:“筑城罢。”
         他看样子是在秦国那边没筑城不开心,起了性子就非筑一座城不可。
         然后?
         冷场了吖!
         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卿”在内心里觉得国君就是个神经病。
         在秦国边境筑城,为的是不想跟秦人玩耍,作为阻止秦国东出的堡垒。
         郑国强大吗?
         又或者说,晋国连南下都不干啦???
         在郑国边上筑城,完全没必要的。
         士匄眼睛转了转,率先回应道:“君上属意何处筑城?”
         国君一脸平静,心脏却是一阵阵的紧缩。
         草!(一种植物)
         寡人刚回国的一段时间日子过得不错,众“卿”与大夫恪守为臣之本。
         这才几年呀?
         一个个开始不将寡人当回事啦!
         偏偏寡人还拿他们没办法。
         蓝瘦,香菇!
         他为了获得支持,还不得不一脸的和颜欢色,反问士匄,道:“范卿以为何处筑城为佳?”
         士匄一点犹豫都没有,答道:“‘祭’一处,名曰‘成皋’,地势可为关。”
         那个“祭”地在哪?
         晋国也有一个“祭”地,在韩氏封地边上。
         士匄说的这个“祭”地则在大河的南岸,属于郑国地盘。
         说“成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一旦这个关隘真的修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叫“虎牢”。
         至于这个“虎牢关”是不是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个,有那么点不好说。
         毕竟,一个南辕一个北辙,历史上关东联军打的是潼关,不是虎牢关呀。
         国君假模假样地问了其余几个“卿”意见。
         结果是从智罃到吕武,一个个除了“嗯嗯”就是“哦哦”。
         地盘是晋国还是郑国,一概无所谓。
         只要各家不用出钱出力,爱修建在哪,去修建呗。
         不差钱也不缺人的士匄见没有同僚反对,一改之前的热切,比较矜持地应对起了国君。
         俺建议在那边筑城完全是为了晋国着想啊!
         晋国是国君的晋国,也是大家的晋国,不能光让俺一家出钱又出力。
         所以,国君发现时光得到回溯。
         上一次魏氏也对筑城很感兴趣,其余“卿”反应平淡。
         这一次范氏比魏氏还不要脸!
         一旦在“祭”地筑城,土地自然不可能再归于郑国拥有。
         那么,晋国被动拓土之后,新得到的地盘该归于哪一家?
         国君没那个能力来保证“祭”地的安全。
         几家一圈辨别下来,有能力又有余力只凭家族实力去守住“祭”地也就智氏、范氏和阴氏。
         现在是士匄对“祭”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智氏和阴氏不赞成、不反对,但也没想出钱出力。
         其余各家一样就想看个热闹,没打算卷进去。
         国君脸上笑眯眯,内心无数MMP,说道:“诸卿畅所欲言,但有所请,寡人无不应允。”
         智罃立刻说道:“臣封地之旁有荒地为‘甘’,请命开拓。”
         神特么荒地。
         那个叫“甘”的地方是一个公爵国。
         韩厥紧随其后,说道:“‘大荔之戎’屡犯臣土,当灭其国,绝其祀。”
         对戎人,不用讲“礼”的。
         中行偃非常难受。
         看样子智氏、范氏和韩氏都找到了狩猎的目标,阴氏那边老神在在?
         中行氏周边没有能吞并的异国和异族,不能对国中贵族下手。
         就算中行氏真的手痒痒,不拉上荀氏为前提,中行偃单凭中行氏的武力,好像只能欺负小贵族?
         收益太小,影响太大。
         中行偃需要忍住。
         也就是魏琦和解朔不在,要不肯定会提出什么要求。
         吕武保持安静的原因很现实,才不乐意干大张旗鼓的事,要的是闷声发展。
         “‘甘’为天子公卿之国,元戎攻之非议大矣。”士鲂又跟士匄换了座位,小声哔哔了那么一句。
         吕武眉头挑了挑,心里想道:“智罃都不在乎,国君也没反对,关我屁事。”
         士鲂见吕武只是挑了挑眉头,继续低声说道:“‘大荔之戎’位于洛水之旁,韩氏若得之,无需开垦便有百里沃野。”
         吕武内心戏十足,想道:“难怪魏琦想干韩氏,原来两家都盯上了‘大荔之戎’啊?”
         那么,韩厥是想趁魏琦不在,抢先从国君那里得到讨伐“大荔之戎”的允许咯?
         国君已经快维持不了脸上表情的平静了。
         看看这帮逼吧!
         寡人就知道没一个是好东西啊!
         不想着为寡人分忧解难,为了自家的好处连脸都不要了。
         其中,国君最为意外的是韩厥的要求。
         他还以为韩厥真的无欲无求,一心只想练“龟息大法”,等着哪天眼睛一闭,给那么升仙了呢。
         没想到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有骚动的时候,还想着跟魏氏抢肉吃。
         国君猛然间看向吕武,发现吕武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心生困惑,想道:“阴武最近的表现很奇怪啊?”
         而吕武则是在想:“我是让韩厥如愿,还是帮魏氏一把?又或者,两家都别想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