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神武逆仙 > 第五十八章 课堂
         昊宇被院子里的水钟吵醒。
         昊宇下床穿上靴子,整了整衣袍出了屋子,宋青莫勇莫杰三人正座在院子里的椅子上有说有笑。
         “宋青。”昊宇叫道。
         “昊大哥,你叫我?”
         宋青赶忙起身迎接昊宇。
         昊宇一脸精彩的笑道:“宋青你比我还大两岁怎么叫我大哥。”
         宋青叹道:“我服你武功比我好,人又有见识叫你一声大哥不亏。”
         “即然你要叫随便你,不过我可不敢收你这个小弟。”
         “没事,咋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除非你改掉欺压弱小的毛病,或许我们能成为朋友。”
         “我带你去道场。”
         “前面带路。”
         宋青与昊宇并肩而行,莫勇莫杰跟在后面。
         宋青边走边讲。
         “你还不知道道场位置吧?”
         “是讲经论和讲武的吗?”
         “嗯,讲经论的导师请的是云唐国国学大师孟浩先生,主讲易经礼乐道德三门,今天便是要讲道三。”
         昊宇来了兴趣问道:“道二是讲的什么?”
         “我听经,经常打瞌睡没记住。”
         宋青挠头一脸尴尬。
         “讲武主要讲什么?”昊宇又问。
         宋青答道:“领兵打仗。”
         昊宇若有所思。
         一行人很快到了道场的讲经堂,天池宗入门弟子陆续前来。
         讲经堂是一间教室长宽各十米上面有讲台,经论要讲一个时辰,学生有疑问可举手发言。
         一刻钟之后入门弟子全部到齐,铜钟三声讲经论的先生孟浩走进教室。
         入门弟子盘坐在教室里的蒲团上,孟浩先生进来后走到在讲台上盘座下来,讲台三尺高圆形,径一米五。
         孟浩先生没有任何修为,在天池宗的地位很高,仅次于长老。
         天池宗花了重金才将此人请来讲经论,这还是看在玉行掌门救过他一命的份上,才答应留在天池宗讲经论。
         孟浩一本卷帛放在台上展开,抬头环视一周,见没有弟子缺席满意的点了点头。
         孟浩今年六十有五,身高六尺八偏瘦,胡须头发白了一半,身上穿着一件宽松的道袍。
         孟浩开始发话。
         “昨天我们讲了道二,今天我们来讲道三。”
         孟浩的声音里透出让人如沐春风的气息。
         “谁能给我讲讲,何为道?”
         孟浩声音落下,扫视教室中的学生。
         陆续有学生开始举手。
         “秋霞你来回答。”孟浩点名道。
         秋霞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答问。
         “回先生,道分大道小道,大道为圣人之道,小道为庶民之道,大道治世安民,小道教化开智我说完了。”
         “很好,还有人要补充吗?”
         孟浩扫了一眼教室。
         “洪志你答。”
         “道有武道与术道之分,武道成神,术道成仙,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生相克,大道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我的话讲完了。”
         “理解深刻,还有人有要说的吗?”
         孟浩见宋青和一少年正在窃窃私语。
         孟浩笑道:“宋青你来回答。”
         宋青讲小话被先生发现一脸郁闷。
         “回先生,我们每个弟子从各个方向来此听课,每个弟子走的路叫小道,最后汇于门前的这条主道,这条主道称为大道,不管小道有多少最后都殊途同归汇成一条大道。”
         孟浩额首,满意的点头。
         “道在于悟,宋青的悟道方式很独特。”
         孟浩讲完看了一眼眼生的少年,知道这个人名叫昊宇,半个时辰前骆执事来找他告之会新招收了两名入门弟子前来听经论,一名少女名叫月溪,一名少年名叫昊宇。
         入门弟子孟浩全部认识,不认识的两人肯定是骆理事所提到的两个新入门弟子了。
         “请问座在宋青旁边的弟子是否名叫昊宇?”
         “正是小子。”昊宇拱手答道。
         “你讲讲你对道的理解。”
         “没关系讲错了也无妨。”孟浩担心新来的小子不敢讲鼓励道。
         昊宇整了整思绪念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昊宇直接将老子的道德经的开头念了一段。
         孟浩眉头皱起,这小子对道的理解,丝毫不弱自己。
         教室里的学生纷纷侧目望了过来。
         昊宇知道肯定又成了焦点,一脸无辜。
         “想不到新来的小子对道的理解如此深刻,令老夫汗颜。”
         “我们现在来讲道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告诉我们天道也好,圣人也罢,都要以仁为本。”
         孟浩讲了半个时辰,口干舌燥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茶水。
         “大家来讨论一下道三,仁道的理解。”
         孟浩话音刚落,弟子们便纷纷举手发言,昊宇和月溪则东张西望不敢举手发言。
         孟浩也没有再点名昊宇回答问题,随便点了几个弟子相互辩论。
         钟声三响孟浩收了卷帛起身说道:“下节课我们再讲。”
         孟浩离开了教室,众弟子休息一刻继续下一堂讲武课。
         讲武的是一名将军名叫王弘义,是天池宗客卿长老之一,元境修为,身经百战。
         此人讲武理论与推演结合进行讲课,非常的水准。
         王弘义搬出沙盘,两人一组,一人攻一人守。
         最先上去战术推演是宗贤,洪志两人。
         王弘义道:“宗贤你攻兵一万,洪志你守兵五千。”
         宗贤抱拳道:“是,师伯。”
         宗贤开始排兵布阵,“三千步兵攻北门,三千步兵攻西门,还有四千兵马攻正门。”
         洪志道:“一千步兵守北门,一千兵马守西门,二千兵马守正门,还有一千兵马袭你大营。”
         宗贤道:“我此时正攻你城门,你如何有兵马袭我大营。”
         洪志道:“我五千兵马伏一千兵马在外,自然有兵马袭你大营。”
         宗贤道:“我回援大营。”
         洪志道:“我偷袭你大营后,城中出兵两面夹击,你必败。”
         宗贤还欲讲,王弘义道:“守方胜,下一个。”
         排在后面的是灵依与秋霞。
         “师伯。”
         两个少女抱拳行礼。
         “无需客气,灵依攻,秋霞守。”
         灵依走到沙盘前执攻旗,秋霞执守旗,在那沙盘上还有一座数十万百姓的小城池。
         灵依望了一眼秋霞。
         “我各发三千兵马攻你三门,留一千兵马守大营。”
         秋霞道:“我三面守城,你非一时能攻下我城池。”
         灵依作思考状。
         灵依又发话道:“我领一百精兵身先士卒带头爬墙,攻上城头打开城门,你武功非我对手,城门一下大军攻入城中。”
         秋霞道:“我聚集城中弓箭手攒射你的精兵,你孤军深入只要侧应兵马一失,就算是你武功再高,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灵依道:“我......”
         王弘义道:“假如没有计策,此局算秋霞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