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农家娇女有点泉 > 第三零九章 收获
         京都第三大赌坊,门庭若市。
         赌坊里,一个庄头站上桌子边,拿着铜锣开始敲。
         “开赌盘了,开盘了。”庄家大叫,“明日武侯家水田收割,我们来赌一赌收获多少粮食。”
         赌客听了毫不在意,“粮食都是差不多的,有什么好毒。”
         “一亩地不超过二百斤,至多三百斤,多不到哪儿去。”
         有人不愿意,但有人愿意啊。
         他们问:“多少赔率?”
         庄家说:“三百斤往下一赔十,三百斤到三百五十斤一赔十五,三百五十斤到四百斤一赔二十,五百斤的一赔三十。有没有人敢赌?”
         这么大的赔率,就是一只香喷喷的烧鸡,吊在赌客跟前。只要是赌客,都想去咬一口,吃上一口肉。
         他们疯狂地嚷嚷着,要下注:
         “赌。”
         “必须下注。”
         “快些开盘,我来下注。赔死你们。”
         庄家说:“拿上纸跟笔来,写上你们的名称与赌注。老规矩,一边写赌注,一边交银子。”
         “买定离手,买定离手啊。”
         “下注,下注。后天武侯家收割稻谷,我们一同到那边去看看,看看一亩地有多少稻谷能收获。”
         老赌鬼走到庄头跟前,“老庄头,你敢这般开赌盘就不怕,武侯来踩你?”
         庄头只笑不说话,将客人下注的银钱归拢。
         老赌鬼问他:“你是不是得到什么风声?”
         庄头推挪赌鬼,“老赵头,要下注你就给银子,不下注就滚蛋。别来问什么。”
         被推开的老赵头也不气恼,笑盈盈地拿出十几文铜钱,压在四百斤的赔率上。“谁说我不下注了,我还是有银钱下注的。”
         “呸,就这几文钱,我拿了都嫌脏。”庄头对外吐口水。
         老赵头一点儿也不气,“后天看收割,我也去。”
         “去去去。”
         一下子到了约定时间,老赵头带着草帽,随着队伍离开京都,到武侯的山庄去。
         说武侯跟赌坊没有联系,老赵头一点也不信。
         谁家收割稻谷,是选在下响的?哪家春收不是早早起床,吃饭下田去?
         春收、秋收都是赶太阳,赶在太阳好时,多晒晒谷子。
         武侯家倒好,下响才收割稻谷,这稻谷什么时候晒啊?
         “庄头,你可准备好银钱赔了没有?”一位公子问庄头。
         另一位公子说:“这两天有不少人下注,前后有上万两银子了吧。”
         庄头摇头,“没那么多。没那么多。”
         “一赔三十,你也敢喊,真不要脸。”公子爷笑道。
         庄头也跟着笑,“富贵险中求,敢下大注的也只有爷你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来到武侯田庄,武侯田庄正准备收割呢。
         庄头对童叔大喊:“童管家,你家可是要收割啊?”
         “正是要收割。”
         庄头问:“这田可有多少亩啊?”
         童叔回答:“今日收割十亩地,一块田一亩地,你这人问这些做什么?”
         “没什么,就是来看看,你一亩地有多少粮食罢了。”
         童叔甩手,懒得理他。
         庄头偏身对仆从说:“太阳大,你拿着银钱,进村里去,买些酸梅汤来,派给大家。”
         “好嘞。”
         有人的公子哥,早就撑开了伞,在地上舒坦地坐着。
         那一头童叔叫开镰刀,四队人一同蹲下去,从四个方向开始收割。
         农人干活,可没有耍懒的说法,他们弯腰下去,一路收割就没有抬起来过。
         庄头看这速度,心急了,派人下去,“快快,下去看看田头在哪。哪到哪是一亩地。”
         下去的不仅是仆从,心急的赌客也下去了,他们要去盯着,免得有人耍赖。
         一亩地很快被割下来了,但收割的人没有停下,他们到第二亩地去。
         有人心急了,“你们怎么不打谷子啊?”
         “对啊,打谷子啊。”
         童叔说:“都是先割了再打谷子。”
         “别,别,现在就打。”庄头说,“你们没空,我们有人,快快拿出打谷桶来,我们帮你打。”
         “对对对,我们帮你打。”
         这一亩地的水稻被收割了,马上就能揭开粮食的产量了,马上就能知道是赚还是输了。
         赌客们都心急啊。
         对面这些无礼的人,童叔只好叫人将打谷桶带来。
         三个打谷桶带来了,麻袋也带来了。
         一群赌鬼下田去,帮着打谷,帮着将稻谷装入麻袋。
         忙活了一通,他们将谷子搬到田耕上去。
         庄头问仆从,“秤砣呢?”
         “拿大秤与秤砣来。”一人大喊。
         一位拿着大秤与秤砣,从后头走出来。
         庄头叫来一位老者,与大家说:“这位是谁,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京都粮行的铁大人,一斤一两绝不少大家。他的声誉是响当当的,但凡是秤砣,他一拿就知道有没有作假。”
         “今日请他来作证,请他来帮忙秤一秤,这些粮食有多少斤。大家是同意不同意?”
         “有铁大人在,我等很放心,老庄头快开始吧。”
         “铁大人我们信你。”
         庄头对铁大人说:“你先看看这秤砣,有没有作假。”
         铁大人看了,仔细检查了,与众多赌客说:“这秤砣出自京都老张头的手,是原货,没有作假,没有参水银。”
         大家都信铁大人,也相信老张头的手艺。
         接着铁大人点了三五人,让他们协助称谷子。
         一根扁担穿过大秤上方的铁环,铁做的钩子,勾住麻袋。两个大汉抬起扁担,扁担将麻袋拉起,令麻袋悬空。
         铁大人拨弄秤砣,等秤砣稳固不摇晃,再伸头去看点数。
         表示十的点数有五点,表示一的点数有七点,铁大人大声喊道:“五十七斤。”
         第一个袋就五十七斤,后面还有六袋子呢!
         那些压二百斤以下的赌鬼,心慌了。“一定是看错数了,再秤一次。”
         铁大人再称一次,念出来的还是五十七斤。
         “不可能,这麻袋里有五十七斤。那些麻袋,加起来不得有三百多斤?”
         三百斤往下一赔十,大部分人压的都是一赔十。
         在他们的认知里,上好的良田也种不出三百斤的谷子。
         “一定是出错了。”
         “不可能有三百斤。”
         不服的赌鬼,要上前去检查,检查袋子里有没有放石头。
         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