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弃天行道 > 第一章 罔山
         进山那天,夕阳真美!
         天空熔金合璧盛放七色华彩,每一块云朵、每一道山峦、每一株草木皆被它的光芒抚摸拥抱,温柔热烈,长情不舍。
         弃掉过头,又望了一眼自己长大的村庄和阿爷的小屋,紧了紧身上的葫芦和箭囊,悄悄踏上前路。
         弃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要成熟得多,长年野外狩猎给了他砂砾般的肤色和小豹子一样健壮的身体。
         他头发浓密,却只留下颅顶一缕结成油光闪亮一条小辫,随意甩在脑后。
         最引人侧目的却是他的一双眸子,就似两汪古井,碧绿幽深、光芒闪动。
         阿爷常说在那里面,藏得下一天的星斗:
         “那一晚没有月,星却亮得出奇,长河里的水也似缎子般停止了流动,那葫芦便被这缎子样的河水轻轻推到了阿爷的手中。
         葫芦里,弃儿就这样睁着两只闪亮的大眼睛,看着阿爷,格格笑着伸出两只小手……”
         阿爷最喜欢带弃去长河畔看夕阳。
         每次来看夕阳,弃都会问阿爷同样的问题:“阿爷,为何别人都有爹爹和娘亲,我的爹爹和娘亲呢?”
         阿爷总是用同样的话语回答:“弃儿啊,你的爹爹和娘亲在远方呢。”
         “远方是哪里啊?阿爷。”
         “远方啊,远方就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弃儿,你看,这长河长吗?”
         “长。”
         “那罔山高吗?”
         “高。”
         “远方啊,就在那比罔山还高的高山后面,在比这长河还长的河的尽头……大河源头,云之彼端,便是远方了。”
         “那等弃儿长大了,阿爷跟弃儿一起去远方找爹爹和娘亲。”
         “哈哈,等弃儿长大了,阿爷就老了,走不动咯。”
         “那弃儿就搀着阿爷去,背着阿爷去,弃儿做辆小车推着阿爷去。”
         “好好好……好孙孙,阿爷跟你一起去。”每当这时,阿爷总会用手轻轻摩挲弃的小脑袋,弃便紧紧靠在阿爷怀里,任由温暖余晖将自己和阿爷塑成雕像。
         然而,不待老去,阿爷竟已经走不动了。
         阿爷躺在床上,像把小小的枯柴,生命的火焰随时都会熄灭。
         大夫来了,看了阿爷的样子叹了口气摇头走了,药方都没开。
         老村长来了,看了阿爷的样子叹了口气摇摇头也要走,弃拦住了他。
         “求求您,想想办法救救我阿爷。”弃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村长是村里最年长的老者,老得已经忘记自己的年纪。
         “孩子啊,不是我们不帮你,而是你阿爷的这个病没法治啦……他血液里的毒,已经进到骨头里了。”
         弃的神色黯淡下来,跪着挪到了阿爷的旁边,捧起了阿爷的手,轻轻贴在自己的脸上,任凭眼泪悄悄落下。
         “除非……”老村长目睹这一切,欲言又止。
         “除非什么?”弃突然燃起了希望。
         “祖辈相传,罔山深处有一种仙草,名叫古食灵。这草能祛百毒,有起死回生的奇效。兴许能够治好你阿爷的病。但这罔山,哪是轻易去得的啊?”
         这极西之地,生一罔山。
         村中孩童都会唱:
         “登罔山,如登天。晓风寒彻骨,向午石生烟。平湖现绝壁,沟壑转峰峦。但有双飞翼,折翅薜萝间。大羿姜公在,头白嗟连连。登天尤有青云梯,一入罔山徒茫然,徒茫然……”
         这歌谣不知何人所写,传唱至今。
         村间野叟却口口相传:这八百里罔山啊,乃上古洪荒时神之猎场。
         亿万年前诸神寂灭,此山竟被莫名遗落,但山中依然藏有人世间罕有的奇珍异宝。
         禀天机、钟神秀,此山一日中可生出九种变化,从来无人能说出这山的样子,故名“罔山”。
         山间天罗密布凶险异常,每年皆有大异能之士进山寻宝,却鲜见有人出来。
         弃已细心观察过,自卯时破晓至戌时月升,整个白日,罔山每个时辰变化一次。
         夜间亥时至寅时,这山如何变化,弃却并不知晓。
         但从耆老们所言,夜间当只有一次变化,因此他选了夜间进山。
         然而那罔山,却好似不在人间,反是长在天上,明明是往上走,却越走越低。
         弃足足走了一个时辰,看来还在山脚徘徊。
         三月初三,村人总要埋下雄鸡老酒祭拜神山。
         近山处设下界石,狩猎时但有猎物奔进山界,人们从不追踪,只道此物受神灵眷顾,不该被猎杀。
         自小与这山生活一处,平日只当这些是祖辈遗下的习惯,今日自己要进入此山,弃才发现这山确实神异。
         弃有点焦躁,抬头看看月色,不觉已近子时了。
         就在这时,弃突然觉得脚下一阵颤动,就像一只巨手在给这山挠痒。
         颤动初时细微,瞬间变得极剧烈,弃立足处竟像面团一般柔软塌陷下去,他本能地抓住旁边一棵大树,大树竟也被一同连根吸入。
         不知多久弃幽幽醒来,朦胧中,只见一团亮光在脚底晃来晃去,抬眼看去,他吃了一惊,那团光竟是月亮。
         四面一望,弃倒吸一口凉气,自己倒悬在半空绝壁之上,若不是双腿被那大树上一卷藤萝缠住,早已掉下万丈深渊尸骨无存了。
         弃摸摸全身,除了几处轻微划伤,并无大碍,这才松了一口气。
         待攀上崖顶,弃才发现此中月色溶溶松风阵阵,全不似山外气象。“莫非我竟已入得罔山了?”弃不觉欢欣鼓舞,只想赶快找到那“古食灵”早些回家。
         然而,兴奋很快便被沮丧替代。
         弃发现自己所在,竟是一座孤峰,壁立千仞,若是攀援下去不知要费多少时日。
         更麻烦的是,此刻天际泛白霞光初现,竟已是卯时,这罔山又开始变化。
         山外看,这山变得极慢极温柔,身处其中才知道,这变化是如何要人性命。
         清晨的这次变化与半夜的又不一样,大地如波浪般上下起伏,洪流自谷中涌起,顷刻间孤峰便成了汪洋中一粟。
         弃赶紧寻到一段枯木,还未来得及将自己绑上去,滔天巨浪便已将他打翻,推向不知何处。
         终于来到一开阔水面,水流稍缓,弃用尽力气游到岸边。
         休息片刻,弃才发现自己此刻衣衫尽湿,寒意刺骨,火折子等物早不知去向,干粮变成面糊,好在弓箭猎刀葫芦皆在。
         弃不敢停留,起身沿岸顺流而下,行不到半柱香工夫,转过一个山头,但听得水声如雷,雾气蒸腾,竟是一巨大瀑布,下方黑森森目力所及深不见底,弃惊出一身冷汗。
         辰时罔山又是一番变化。
         地面却是如击鼓般跳动,湖水瞬间渗入地下,平地上破土而出无数巨大石峰,碎石滚落如流星,摧枯拉朽声势惊人。
         弃缩进一巨大树洞中,堪堪躲过流石袭击。
         巳时的变化与子时相似,地陷。
         弃已有过一次经历,这次便不再如上次惊慌,以藤萝将自己与巨树缚在一起,平安躲过这次变化。
         不过这时的罔山却似变成一巨大蒸笼,云雾弥漫炎热异常,弃挥汗如雨,无处可去。
         午时,再次滚石。
         弃为自己制作了一面藤牌,躲在树后护住要害,又熬过这次变化。
         云雾散去,然骄阳似火灼地生烟,弃唇干舌燥,无处饮水。
         午后四个时辰,大体这三种变化,以不同顺序交替出现,皆被弃一一躲过。
         空中时而暴雨倾盆,时而狂风大作,时而电闪雷鸣,时而冰雹滚滚,煞是烦人。
         倒是晚上,这山天气比较稳定,云淡风轻,十分怡人。
         虽然这山就像个疯子,不过经过一天时间,弃还是慢慢摸到了它的一点门道:
         挠痒般颤抖之后必是地陷,须抓住可攀援之物;
         波浪般起伏之后必是大水涌出,当奔向高处;
         如击鼓般跳动之后必是奇峰突起,须躲开山石。
         更令人难熬的,倒是那骤变的天气,头一刻赤日炎炎流金铄石,下一刻便是奇寒刺骨呵气成冰。
         第二日,利用山体变化之间的空隙,弃补充了饮水。
         第三日,干粮耗尽。弃只能采摘山中野果果腹。
         第四日,弃腿被滚石擦破,十分疼痛。
         第五日,腰腹又被水底树枝划伤。
         第六日,寒风呼啸,雪大如席。
         弃蜷缩在一块山石下瑟瑟发抖,心内却如火燎般焦急万分。
         进山已经六天了。
         对付这山体的变化,他更加得心应手。
         身上的伤痛,在他眼中也根本算不得什么。
         虽然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但他已经无数次直面过孤独、恐惧和死亡。
         九岁,他已经可以依靠野驴草的浆汁和地鼠洞中的草籽在茫茫戈壁中穿行来去。
         十一岁,他便孤身一人在荒原狼穴中,以幼狼为饵,猎杀七匹巨狼,成为村民眼中传奇般存在。
         在这与世隔绝的罔山之中,能够让他动摇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时间。
         六天,他已在利用一切机会,竭尽全力寻找想要的东西,但却一无所获,这令他失望。
         七天,更要紧的是,阿爷还能熬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