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女配不想谈恋爱 > 第二章•昭离
         神仙真是天底下最可笑的东西,规定凡人需得抛了七情六欲才能得大道飞升成仙,可自己反倒要来人间历劫才可通六识进阶品。
         他人一生的爱恨悲欢,生死离别,于他不过情劫一场,过眼云烟。
         凭什么呢。
         •
         •
         “凭你块头大?凭你面瘫脸?”
         “那你又凭什么?”
         “凭你块头小?凭你——不要脸?”
         我当时就该立刻叫人砍了那个狗男人的狗头的。
         可惜,少不知事。
         悔之晚矣。
         我生在建安六年秋,恰是我父皇登基以来肃清了内乱,大权在握的时候。
         所以,我自襁褓里就在魏都横着走。
         上至我父皇,下到各苑宫人,那个都管不住我。
         我父皇就我母后一个妻子,我母后只生了我阿兄和我。
         我是这大魏皇都里唯一的小公主。
         是我母后盼了六年才盼来的小宝贝。磕了碰了都要哄上半天,就是犯了错我母后一见我泪眼汪汪的小脸也就什么也舍不得说了。
         我母后舍不得,我父皇自然更舍不得,他虽总是对我板着脸,但实在比我母后还宝贝我些。
         父皇母后都不说我,我阿兄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说什么的。
         就这样一直懵懵懂懂长到五岁,我第一次经历别离。
         母后病了。
         太医在来仪宫来来去去,满宫中都是汤药的味道,可人还是像开败了的花儿一样,一日比一日衰败下去。
         恶耗来的突然又当然。
         我同阿兄匆匆从文馆赶回来仪宫,半路我崴了脚,阿兄抱着我跑回来的,刚踏进殿门,内室里的宫人就沉默的逐一跪下来,不知是从何人开始,跪下去的宫人们抽泣起来,哭声一点点盈满整座殿宇,又一点点传出去,很快甬道里也传来哭泣声。
         母后待宫人们是极好的。
         阿兄站了一会儿,才把我放下来,拉着我穿过屏风,穿过层层纱帘,走到母后榻前。
         我永远忘不了父皇通红的眼眶和母后垂下来的那只苍白消瘦的手。
         那只手曾在夏日为我擦汗,曾在冬日为我拢斗篷,曾看似用力实则轻巧的敲过我的额头,也曾温柔拂过我的发顶。
         满宫素白里,廖清抱着我站在高台上,看着母后的棺椁一点点被抬出宫城。
         那时我还不知道,这是我短暂人生里,唯一没有阴谋的最温柔的别离。
         建安十六年,我十一岁,彼时我已长得很让我父皇头疼了。
         头疼的原因很简单,除了我时不时在夫子脸上画乌龟,时不时捉太液池里的鱼来烤,时不时溜出宫斗鸡走马外,我还不爱珠钗爱纶巾,喜着男装。
         当然,最头疼的也是这最后一条。
         其实亮晶晶的首饰钗环和织金嵌宝的衣裙鞋履我是很喜欢的,只是穿起来太重了些,美丽的负担不是每一日都承受的起啊,况且在宫外,许多事做起来还是男装更方便。
         但我父皇平素只穿过男装,哪里知道这个中辛苦呢,我向他解释了,他也只觉是我找来哄骗他的借口,仍为我日日总穿男装苦恼不已。
         那没办法了,为防他看见我更加苦恼,我只能躲出宫让他老人家清净清净。
         于是我第一次遇见了燕衡。
         狗男人嘴巴毒的很,我站在雅间门口叫他气的七窍生烟。
         “你,你放肆!”
         “这竹字号历来是本公……公子专属,你算那根葱,也敢跟我抢。”
         “我,我不是那根葱,但本公……公子来的比你,你早,——这竹字号就是我的。”
         “你专属?怎么这雅间写了你名字不成。”
         “欸?要真是写了你名字,倒与你当真相配的紧!”
         “也罢,如此便让你一回,今日,这雅间与了你吧。”
         “告,告辞。”
         我生平头一次叫人气得吃不下饭,也是头一回见到一个人能顶着一张冰块儿一样的死人脸一口气说出这么多……的话。
         再一次见到他,是在宫中宴席。
         狗男人惯会装腔作势,我不但没能一雪前耻,还又叫他摆了一道。
         我一想起自己当时咬牙切齿的讲“冉池,你给本公主等着。”的样子,就深觉世间险恶,少年我还是太单纯。若当时便一斧子劈下去,我后半生必然畅意的多。
         冤家路窄,此后我同这个狗男人屡屡狭路相逢,开始总是我输多胜少,但时日越久,我的心态也越发稳健起来——输的多了,便成家常便饭,不值一怒。
         而且输的越多,经验越多,到他随父出征时,我捉弄人的手段已经与他不相上下了。
         那是建安十八年春。
         自建安十五年,魏蜀联军大败凉军,逼得凉国割地称臣,缴以岁贡后,魏蜀两国边境便屡起摩擦,这一次甚至到了屠城的地步。
         怎能不战。
         自建安十八年夏,大军捷报频传,次年春,攻入蜀都安阳,夏,蜀亡。
         建安十九年秋,我在魏都的酒楼上看到他骑马走在队伍前,十八岁的少年郎,披坚执锐,左臂上却系了一条白娟。
         冉将军死于十八年冬一场大胜后蜀国的突袭。
         他生的很高大,曾在宴席上送过我一对很可爱的小玉兔。
         他做虎贲中郎将时,带队巡逻,常遇见我扮作小公子在街上玩,每次都会对我眨眨眼,再悄悄给我塞一袋糖豆。
         我很喜欢他。
         他出征时,我问他何时能归,他说很快。
         我父皇追封了冉将军忠勇候,冉池英勇有谋,承袭父爵,献蜀帝首级,大功,加封卫将军。
         庆功宴上,冉池穿了一身素袍,左臂上仍系着那条白娟。孤单单的身影在满殿喧哗中,显得格外落寞。
         所以单纯心善的本公主,一下子觉得这个家伙可怜极了,在他悄悄起身离席时很是别扭的跟了出去,打算安慰他一二。
         这是我此生做过最后悔的事。
         建安二十二年,我父皇骤然病逝,我阿兄继位,改年号长平。
         长平三年,秋狩回程时我阿兄同阿嫂乘坐的马车马儿突然发了狂,两人齐齐坠亡。一岁的魏玦继位,改年号承光。
         承光三年初秋,那个在建安十九年秋日的夜里,曾抱着我低声哭泣的少年郎,带着十万叛军一路杀进了宫城,杀进坐满魏国皇室宗亲的未央殿。
         不是没有人提醒过我,驸马佣兵甚重,朝中亦威望日隆。
         也不是没有人对我说,我父皇和皇兄相继暴毙,恐非巧合。
         不是没有人……
         是我,是我太蠢。
         信错了人。
         冰凉的精铁箭穿透胸腔的时候,我记起曾无意间看到的那枚刻了字的平安扣“吾儿玉奴,粥饭可温,天冷加衣”。
         玉奴,玉衡,凉太子燕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