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帝国争霸 > 第169章 第三只眼睛
         海峡西南,“炎海”号战列舰上。
         “报告!”
         “又怎么了!?”
         在电讯军官跑过来喊报告的时候,金洪腾的一下站起来,准确说,更像是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语音电台调好了,能正常使用。”
         “那还等什么,开干!”
         金洪这么一说,舰桥里面的官兵纷纷行动起来。
         下了命令之后,金洪才重新坐下,还深吸口气,让情绪平静下来。
         这事,还得从几个小时之前说起。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旭海”号与“炎海”号在凌晨一点前就能赶到,可是哪想到,真出了意外。
         不是金洪的“炎海”号,是李杰的“旭海”号。
         先是一台锅炉出了问题,没办法达到最高压力,导致相连的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降低了大概百分之十。
         所幸,这只是让“旭海”号的最高航降低了o.5节,影响还不算太大。
         只是哪里想到,在即将杀到战场,准确说是昨晚的十一点半,在对系统进行例行检查的时候,电子部门的军官现,安装在舰桥顶部的那部炮瞄雷达没办法启动,还难以在战舰上修复。
         这下,麻烦了。
         炮瞄雷达是两艘“旭海”级快战列舰的秘密武器!
         早在几个月前,两艘“旭海”级就完成了除极限航之外的所有动力测试,而海军一直拖着没有让两艘战列舰加入作战序列,就是因为配备的炮瞄雷达存在问题,可靠性始终没有达标。
         如果大战没有爆,海军会等到雷达完善,才会让这两艘战列舰入列。
         雷达的可靠性不高,也不能怪造船厂,以及生产雷达的公司,毕竟这是全球第一种炮瞄雷达。
         论技术开的难度,炮瞄雷达远远过了对空搜索雷达。
         更加要命的是,帝国海军选了一个很高的。
         跟战舰的主炮配套。
         什么意思?
         海面反射的杂波产生的干扰,让雷达的研制工作变得非常的艰难,且由此导致研制进度一再拖延。
         经过长期努力,技术难题全都得到了解决,剩下的只是可靠性的问题。
         雷达没法使用,“旭海”级的战斗力未必在“龙兴”级之上。
         “旭海”级是帝国海军的第一种,也是唯一按条约标准建造的快战列舰,要在三万五千吨的舰体内塞下九门4oo毫米主炮,还需要具备29节的最快航,也就只能在装甲防护上妥协让步了。
         虽然采用了倾斜的主装甲带,还是按“重点防护”理论进行设计,但是“旭海”级的装甲防护仍然十分的糟糕。在海军内部,传统派将领都认为“旭海”级是战列巡洋舰,根本达不到战列舰的标准。
         在理论上,“旭海”级在自身主炮的全射程范围内,都无法扛住重型穿甲弹的打击。
         其实,就是因为防护太糟糕,所以“旭海”级只建造了两艘。
         说得直接一点,要跟敌人拼刺刀,“龙兴”级才是理想选择,而“旭海”级更加适合躲在后面放冷枪。
         这正是帝国海军先为“旭海”级配备炮瞄雷达的原因。
         此外,“旭海”级配备的是改进型45倍径4oo毫米舰炮,能在全射程范围内挥出重型穿甲弹的威力。
         要说,炮瞄雷达本身就是为“旭海”级研制的。
         正是如此,在李杰的命令下,两舰把航降低到二十节,同时动所有的官兵寻找替代解决办法。
         所幸,人多力量大。
         办法也很简单:由“炎海”号打头阵,用语音电台为“旭海”号提供炮瞄参数。
         有趣的是,两艘战舰都没有配备语音电台!
         没啥好奇怪的,语音电台是今年才问世的,而两艘“旭海”级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成建造工作。
         还好,搭载的水上飞机配有语音电台。
         虽然工作距离近了一些,最多才几十千米,但是对两艘并肩战斗的战列舰而言,这也足够了。
         只是,得重新架设天线,还要拉一根适配的低压电源线。
         电子部门的军官折腾语音电台的时候,金洪差点急疯了。
         几十千米之外,桂伯勇指挥的本土舰队正在跟第二主力战队激战,而两艘最新锐的“旭海”级只能干着急。
         以金洪的性子,没有暴跳如雷就算好的了。
         据“炎海”号上的官兵回忆,在这一个多小时里面,金洪没有少骂娘,还重点问候了好兄弟李杰。
         只是,两艘“旭海”级没有在这一个多小时内原地踏步。
         虽然把航降低到二十节,但是两艘战列舰一直朝着守望者海峡航行。
         就在开始,李杰把随行的四艘驱逐舰派了出去,偷袭挡在前方的四艘轻巡洋舰,且一举得手。
         驱逐舰在数千米外射了鱼雷,随后就转向脱离。
         四艘狭夷海军的轻巡洋舰一直在跟本土舰队的轻巡战队交火,都受到重创,没能及时现出现在前方的驱逐舰。
         结果,在被鱼雷击中后,还认为是遭到本土舰队的轻巡分队袭击。
         连起袭击的驱逐舰都没能及时现,更别说驱逐舰后方的两艘战列舰了。
         拖到现在,已是凌晨两点五十分。
         在“炎海”号东边,大概二十千米外,就是第一主力战队旗舰“大门”号。
         虽然由“炎海”号负责提供炮击参数,但是领队的是“旭海”号,而且得由“旭海”号先开火。
         二十千米,确实非常远。
         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决定胜负的是能不能测距瞄准。
         至于别的因素,也就是传统舰队决战中的因素,比如航向的相对角度,对炮战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要是无法测距瞄准,说什么都是白搭!
         显然,在夜间,在这么遥远的距离上指挥炮战,传统的光学测距仪绝对办不到。
         准确的说,是过了人眼的极限。
         别说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丧失了夜视能力,哪怕换成猫,也无法在夜晚看到几十千米之外的目标。
         两点五十二分,“旭海”号来消息,已经完成了火控装定,开火时间定在联络之后一分钟。
         五十三分,“旭海”号上的九门主炮开火。
         几乎同时,“炎海”号也打出了本舰第一次全齐射。
         当时,两艘战舰的瞭望员与炮手都没看到敌舰,全都按照火控军官提供的数据设定炮击参数。
         至于数据,由炮瞄雷达提供。
         要说起来,目标就只是雷达屏幕上的一个光点。所谓的火控数据,不过是电子军官据此计算出的几组数值。
         这也是世界海战史当中,第一次在没有用光学测距设备参与的情况下,在夜间进行的第一次舰炮炮战。
         至于结果,可以说毫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