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盛世大唐美名扬 > 第一三七章父皇,大事不好了(万更求订阅)
         “什么事?还这么郑重其事的?”
         母亲孙氏略显惊讶的开口询问道。
         在她的记忆里,自己的孩子,从来都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孙氏曾经问过林然。
         为什么就看不到你小子害怕呢?
         林然的回答是,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
         有什么可害怕的事情呢。
         可是今天这孩子竟然一反常态的郑重了起来,让孙氏和林正泰都感到有点不对劲。
         “对啊!什么事情,给父母说说。干啥又不说话了?”
         林正泰见儿子小脸憋的通红,不由的着急开口催促道。
         “父亲,母亲。儿子最近考虑很久了,昨晚上一晚上儿子没有睡着觉。儿子决定今年的会试不参加了……”
         “你说什么?”
         林正泰和孙氏齐齐瘫坐在凳子上。
         脸色苍白无力,齐齐用无比失望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引以为傲的儿子。
         “老爷子,儿子是不是癔症了?快去孟家村叫神婆过来看看。”
         孙氏慌乱的开口说道。
         声音里透露出无比的心痛。
         “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儿子清醒的很。孩儿不孝,让父亲和母亲失望了。”
         林然说完,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孩子,为什么?”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林然,林正泰眼含热泪,不解的开口询问道。
         要知道会试一旦通过,自己家的儿子便会一飞冲天。
         只等殿试过后,入朝为官,从此林家世代都会被萌荫。
         这是多少文人学子苦苦追寻和渴求的机会啊。
         然而,今天。
         自己的儿子亲口告诉他们,会试放弃了。
         怎么能不让做父母的他们伤心欲绝,痛苦不堪。
         “父亲,母亲。因为儿子不想让刘根和林雪他们感觉到人生没有了希望。”
         “儿子如今作为老师,就是这些孩子们心里的希望。一旦儿子考中了势必会被朝廷安排官职,就再也没有时间教导他们了。”
         “正元节的晚上,孩子们的话。父亲和母亲还记得吧?他们不想没有老师···不想回到以前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日子···”
         “儿子,之所以没有开口回话,是因为儿子害怕自己一开口,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父亲,母亲。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很优秀,都有可能通过学习科举高中。如果能让林家村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儿子这样的秀才之身或者是举人,进士的话。”
         “儿子觉得这次放弃是值得的,以后他们就算科举不中的留在村子里教书,肯定会善待二老和果果,林厚。”
         “昨晚上儿子问过自己的良心很多次,让我放下林家村几十个孩子还有孟家村,赵家村,李家村的近百个孩子,儿子做不到···”
         “儿子一闭上眼睛,眼前都是孩子们渴望和期盼的眼神。”
         “如果儿子走了,也许他们的一生都会发生改变,也许刘根不在会努力学习,林雪也不会再每天练习书法。”
         “没有老师教导的学生,和失去父母的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林然说话间眼泪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林正泰起身走到跪在地上的儿子身边。
         含着泪轻轻的拍打着林然的肩膀,迈步走去了堂屋。
         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的眼泪。
         这个做了快十年父亲的人,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儿子真的长大了。
         可是儿子的这番热心,终究是用自己牺牲这么好的会试机会为代价的。
         走出屋外的林正泰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眼泪,双手紧紧的捂住双眼。
         一种叫做眼泪的东西便从指缝里滑落出来······
         屋里的孙氏再也忍不住的放声大哭起来。
         “儿子,你怎么这么傻?怎么这么傻啊······你这么小的年纪,想这么多事情干什么?你是要气死娘亲啊······”
         林然知道,也能明白母亲的心情。
         天底下做父母,那个父母不是为自己的孩子操持和着想呢。
         “母亲,儿子保证下一次一定中个状元给母亲看看。”
         “这次就请母亲成全孩儿,也成全林家村和其他几个村的上百名孩子吧。”
         林然跪着挪到了母亲孙氏的身前,握住母亲的手坚定的开口说道。
         “夫人啊,就这样吧,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有些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主吧。”
         门口响起林正泰的声音。
         “好,你个林正泰。这话是你说的,事情也是你答应的。”
         “如果儿子下次考不上状元,老娘跟你没完·······”
         听到母亲这句话,林然咧嘴笑了。
         善良的母亲啊,还是那么的善良。
         只是心疼自己的儿子白白丢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而已。
         当林家村的村民知道村长放弃了今年的会试,一心一意教导孩子们上学的时候。
         整个林家村瞬间沸腾了。
         大人们开震惊的无以复加,他们实在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虽然他们也很想让村长继续教导自己的孩子们学习。
         可是村长明明就要过了上元节,便去长安城参加会试了啊。
         怎么可能平白放弃这大好的机会。
         与大人们的复杂思想不同。
         单纯的孩子们瞬间便进入了欢乐的海洋。
         他们聚集在一起来到了林家大院。
         “老师,您真的不走了吗?真的不去长安考试了吗?”
         刘根来带林然面前,欢喜而又不安的问道。
         欢喜是因为老师可以留下来继续教导他们学习了。
         不安是因为老爹说的,老师是因为不耽搁他们的学业才放弃了会试的机会的。
         “老师,不走了。老师过几年和刘根,和大家一起重新参加科举。看看咱们谁考的成绩好。”
         林然微笑着开口说道。
         刚刚听闻消息的族长林水昌颤巍巍的走来,刚好听到了林然的这句话。
         两行清泪,瞬间在这位八旬老人的脸颊滑落下来。
         “太好了,太好了。老师不走了·······”
         欢快的声音瞬间在林家大院里响起。
         年幼的孩子们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当初的老师是做了一个怎样的决定。
         最后知道真相的村民们,无不感动的流下了热泪。
         林然的这个决定,足以改变整个林家村的现状。
         改变林家村的以后和未来。
         改变这些孩子们的一生。
         转眼间上元节便到了。
         上元节便是后世的元宵节。
         这一天李二陛下在太极宫接受了来之西域诸侯国和草原各部落,以及附属国的朝拜。
         今天的长安,今天的太极宫,处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
         李二陛下大摆筵席宴请群臣和前来朝拜的各国使臣。
         晚上的太极宫,立政殿门口的烟花更是将节日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各宫的妃嫔们,皇子公主们,全部齐聚立政殿。
         待黄昏时分,天色暗了下来。
         长乐公主便让翠竹去仔细的摆放烟花了。
         剩下的近百个红砖做成的烟花,被摆放的整整齐齐的。
         翠竹手持火把,随时等待长乐公主的一声令下。
         让火把和烟花的药引来一个亲密接触。
         眼看吉时已到。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携众妃嫔,皇子和公主们齐齐步出立政殿外。
         “翠竹点火······”
         随着长乐公主的一声令下。
         整的立政殿殿外的天空被烟花照耀的绚丽多彩。
         所有人欢喜的看着这神奇的一幕。
         妃嫔们紧紧的掩住了惊讶的嘴巴。
         皇子和公主们却开心的又蹦又跳。
         欢乐的节日气氛伴随着升腾的烟花不断的升温。
         这个上元节因为有了烟花的装扮,格外的让人记忆深刻。
         同样的烟花,在同一个天空下的不同地方,一样绚烂的闪耀着。
         如果长乐公主来到这里就会发现。
         宫里的烟花和林家村的烟花相比,简直就像大人和小孩一般。
         林家村的烟花经过林然这几日的深入研究。
         终于制作出几个水桶般大小的烟花。
         烟花喷射的高度达到了十米以上。
         在这个还没有高楼大厦遮挡的年代。
         绚烂多姿的烟花,让整个万年县清晰可见。
         就算是长安城的百姓也看到了万年县上空,耀眼的色彩。
         不知情的人们纷纷以为是天降祥瑞。
         只有林家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知道事情的真相。
         大人们看着这宛如火龙一般的烟火,惊讶的合不上嘴巴。
         孩子们则是欢快的围绕着烟花,跳舞歌唱。
         在他们的心里,自己的老师就是万能的。
         连这样的烟花都能制造出来。
         还有什么问题是老师解决不了的呢。
         此时的吴普光却怎么笑不出来。
         今天他收到了林然托人送来的信件。
         得知林然因为林家村和附近几个村的孩子,放弃今年的会试的时候。
         吴普光的心里是五味杂陈的。
         他即为林然的选择感到高兴,又为林然的选择感到伤心。
         这个孩子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博大的心胸?
         和如此长远的见解?
         林然信中阐述自己对未来的打算和看法。
         让吴普光都赞叹不已。
         虽然有些可惜,可是事已至此。
         吴普光决定还是尊重林然的决定。
         就像林然信中所写的那样,科举可以再考,孩子们的青春只有一次。
         自己错过了一次还有第二次,孩子们错过了一次可能永远就错过了。
         吴普光几乎一夜未眠,他和夫人王燕说起林然的事情。
         而且将林然的来信让王燕仔细的查看了一遍。
         “多好的少年郎啊,竟然为了村子里的孩子,而放弃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
         “老爷,是不是想去看看他?”
         王燕温柔的开口说道。
         “嗯,我准备明天给太子殿下说下此事,后天去林家村看看林然。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站在他身边支持他,让他感觉到一丝丝温暖。”
         第二天的太子东宫里。
         “殿下,老师有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本来今年应该参加会试的。”
         “而且凭他的才华,十有八九是状元的苗子。”
         “可是老师昨天收到他的来信,他决定为了林家村的孩子们放弃今年的会试了。”
         “老师,明天想去林家村看看他。之所以老师来到长安后不再去看他,是因为老师身在礼部,担心别人说闲话。”
         “如今他既然不参加会试了,老师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明天太子殿下就自己复习课业吧。”
         吴普光多想自己取代林然去林家村教导那些孩子们啊,好让林然可以无忧无虑的参加会试。
         可是他不能。
         因为他如今是太子太师。
         天下还有比太子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吗?
         在皇家的眼里除了陛下以外,应该没有了。
         吴普光全然没有看到太子李承乾听闻他的话后,震惊的表情。
         太子心里现在就像是猫抓的似的。
         心乱如麻。
         林然竟然放弃了会试?
         这可是个太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不行,得马上报告父皇,让父皇组织这一切事情的发生。
         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将大好的青春年华留在林家村里。
         来皇宫陪他一起学习不香吗?
         入朝为官,为父皇和自己的大唐进言献策不香吗?
         为了一片小树而放弃整片森林,也不知道自己的朋友到底是怎么寻思的?
         教书的先生有的是。
         大不了让父皇指派几个过去就解决了。
         何苦拿自己的前程做赌注?
         太子李承乾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
         “老师,学生今天还没去给父皇和母后请安。”
         太子李承乾因为撒谎整个脸颊都红了起来。
         “既然如此,今日便到这里吧,明天老师去林家村,后天老师再来辅导你课业。”
         “谢谢老师。”
         待太子太师吴普光离开后。
         太子李承乾一溜烟似的向立政殿奔跑而去。
         “皇兄,你跑这么快干吗?”
         正准备去立政殿给父皇和母后请安的长乐,看到太子李承乾慌慌张张的样子,不解的开口询问道。
         “长乐,没时间跟你解释了。”
         “快点去立政殿,等会你就知道了。”
         太子李承乾气喘吁吁的开口说道。
         看着一脸郑重的李承乾,长乐知道肯定有大事发生。
         于是她也跟在太子屁股身后,小跑了起来。
         不过她这副小身板怎么可能跑的过,太子李承乾。
         “父皇,大事不好了。”
         书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