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60章匹夫一怒,尚且血溅三尺!天子一怒……
         这里可是南京!
         大明朝的国都!
         大明太祖皇帝孝陵就在钟山!
         而且那时夫子庙啊!
         江南贡院就在夫子庙隔壁!
         大明朝恩科之地!
         国朝无数的官员都出自这里。
         他曹文诏敢在这里动屠刀!
         洪承畴想冲出去阻止。
         但被李岩拦住了,李岩说道:“洪军门现在去,无法改变任何事情,反而会造成两军的交锋,一旦如此,你的脑袋恐怕……”
         李岩这话说的很含蓄,但洪承畴猛然一醒。
         对啊!
         他曹文诏凭什么能独立率领一支神武卫来南京?
         神武卫是孙传庭练出来的队伍,皇帝要派神武卫来,不派孙传庭,派曹文诏,这还不明显吗?
         曹文诏在这里杀人,是皇帝授意的。
         现在自己冲出去,造成两军在南京城内对峙,事后恐怕自己这颗脑袋就真的不保了。
         洪承畴努力使自己稳定下来,他全身都在发抖。
         这不是打仗,即便打仗他都没有这么害怕过。
         现在是在大明朝的开国之都杀大明朝的国子监监生,这些人未来可能都是大明朝朝堂的高官。
         至少开国以来,从未发生过,哪怕是太祖朝都没有发生过。
         即便是当年燕王入南京城,也未曾发生。
         突然,洪承畴听到外面的雨声中夹杂着惨叫。
         他和李岩不由得朝那个方向望去,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而此时,夫子庙附近,人挤人,无数人在大雨中奔逃。
         但他们哪里逃得了。
         无头尸体倒栽到秦淮河,被砍了十几刀的人倒入秦淮河。
         一颗颗人头在雨水中打转。
         这一夜,注定天上降的是血雨!
         杀戮很快蔓延到夫子庙。
         夫子庙是神圣的,无数人躲在夫子庙里,他们将门堵上。
         但是门被撞开了,里面传来了惨嚎。
         有人从门口爬出来,手心和手臂全身血。
         当他爬出来的时候,在闪电的映照下,才看清楚原来他只剩一半的身体了,内脏流出来,黏糊糊的,又快速被雨水冲刷。
         他不甘地叫了一声,才端起。
         轰轰轰……
         天雷在苍穹之上滚动,仿佛天公在发怒。
         无数人躲在家里,将家门紧闭,不敢出来。
         小孩子蜷缩在角落,捂住耳朵。
         大人们紧紧抱住自己的孩子。
         到了凌晨两点,夫子庙已经是尸山血海。
         被关起来的勋贵和官员们也听到了惨叫声,他们面色苍白,全身发抖,冷汗直冒。
         匹夫一怒,尚且血溅三尺。
         天子一怒,自然伏尸百万。
         这一夜,变得无比的漫长。
         杀戮很快蔓延到国子监,国子监的大门被轰开。
         直到后半夜的四点钟,大雨才慢慢停下来。
         闪电和雷声也尽数散去。
         又过了半个小时,天上的乌云慢慢散开,一轮冷月悬于穹顶,如同眼睛一样冷冷俯视着清冷的南京城。
         如果这个时候,一个人提着灯笼去夫子庙走一转,他会震惊地发现,夫子庙前有一层薄雾,而且是一层红色的薄雾。
         所有的青楼都关了,所有的酒楼也都关了。
         空荡荡的街,只剩下屋檐的水低落下来的声音。
         再过了不多时,前面的街道传来脚步声。
         神武卫开始搬运尸体。
         天亮之后,也没有人敢出门。
         人们躲在家里,不断庆幸黑夜过去了,白昼来临了,庆幸自己平安无事。
         这一夜之后的许多年都能听到有人提及那谁谁家的儿子,去了一趟金陵,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早上七点,曹文诏进入了应天府知府衙门。
         下面的人给他来了一碗金陵城正宗的鸭血汤,这个年代还没有鸭血粉丝汤,要等到清朝才有。
         不过金陵人喜欢鸭肴是全国出了名的。
         除了鸭血汤,又给来了一份烤鸭,据说太祖当年就特别爱吃,金陵的人都爱吃。
         又来了一些包子。
         曹文诏将铠甲脱下来,上面的血水往下流。
         下面的人又给他找了一件干的衣服换上。
         应天府知府已经被洪承畴抓起来了,曹文诏倒是暂时在这里落下来。
         不多时,曹变蛟便进来:“曹帅,洪军门来了。”
         “洪承畴?”
         “还有李岩。”
         曹文诏站起来,走出去,走到外面,拜道:“拜见洪军门,李督察。”
         洪承畴和李岩回礼,又一同进了知府衙门。
         洪承畴直言不讳地说道:“曹帅,昨晚之事,你可知后果是什么?”
         “下官自然知晓。”
         洪承畴与李岩对视一眼,又问道:“你知晓还如此?”
         “下官身负皇命。”
         洪承畴听完,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真的是皇帝陛下的命令!
         李岩不由得苦笑,看来大明朝的朝堂上要变天了。
         七月一日,北京,大雨。
         皇城外跪着一排又一排的官员,他们在大雨中,一动不动。
         而身在乾清宫里的崇祯,看完曹文诏汇报的细节后,又看完洪承畴的汇报。
         最后看完李岩、骆养性和曹化淳各自的汇报。
         尸体集体烧了。
         涉案的官员和勋贵,正在押解回北京的路上。
         他淡定地将所有奏疏放在一边,站起来,走到地图前。
         方正化在一边犹豫了一下,说道:“皇爷,大臣们都在外面跪着,请求面圣。”
         “不见。”
         “这……”
         方正化看起来躲躲闪闪,崇祯说道:“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南京一事,传到北京,引起极大的轰动,奴婢听说国子监那边反应很激烈。”
         “孔贞运么,他要干什么?”
         孔贞运是国子监祭酒,孔子的第六十二代传人,属于南孔。
         “孔祭酒倒是不在其列,监生们在议论着。”
         崇祯的目光在地图上快速游走,嘴角露出笑容来:“让他们议论去好了。”
         “皇爷,此事影响甚大,奴婢担心人心惶惶,朝廷还是要给人一个交代。”
         “朝廷是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皇帝的语气突然变得锋利起来,眼中也多出了一些冷意,“朕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不遵守新政之人,下场如何!”
         方正化不敢再做声,他猜不透皇帝的真实想法。
         但是他知道,这件事肯定不会这么简单结束的。
         官员们都跪在皇宫外面,要求皇帝就南京之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