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66章暴力催收?
         孙承宗、毕自严、李邦华、范景文等人也都跪下来。
         他们也说道:“请陛下降罪,是臣等失职。”
         有一种计谋叫做以退为进。
         你以为孙承宗他们真的在认错?
         他们只不过是借着韩爌把话挑到这个份上,逼着满朝文武认错。
         如果这个时候,你是朝堂上某个弹劾他们的官员,你一听他们认罪了,然后屁颠屁颠跳起来说:陛下,您看他们认罪了,臣说的对吧。
         如果你真的这样,肯定会死的很惨,绝对的。
         当然,这样的人,在朝堂上大概率是不存在的。
         屁股决定脑袋,虽然大明朝的官员是没有节操的,为了利益什么狗屁混账逻辑不同的话都能说出来。
         但这种弱智的行为,还是不会有的。
         毕竟官场是个筛子,这么点脑子都没有,是不可能进入到这里来的。
         这下群臣都被搞得下不来台了。
         尤其是六部九卿的官员。
         堂堂部院大臣啊。
         皇帝坐在上面不说话,他不说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等着在场的诸位……认错。
         犹豫了一会儿,吏部的人先出来跪着了:“是臣等失职。”
         吏部是六部实际之首,吏部的人一出来,接下来名义上的六部之首礼部就跳出来了。
         再接下来,各部尚书、侍郎,还有九卿都齐刷刷出来了。
         “是臣等失职,请陛下降罪。”
         一边的国子监祭酒孔贞运也爬过来,说道:“陛下,国子监也监国之责,然则国朝纲纪败坏,地方官僚贪污腐败,国子监亦有失职,请陛下降罪。”
         这孔贞运倒是聪明。
         国子监最近闹得厉害,他却非常识趣。
         国子监和翰林院都是非常特殊的衙门。
         在行政上,这俩基本上没啥实权。
         可地位却很高。
         国子监就是所谓的太学,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官学。
         也可以理解为2世纪的清华北大。
         因为清华北大是直属于中央管的。
         国子监祭酒和翰林院学士的品阶都不高,但绝对都是皇帝的近臣。
         尤其是翰林院。
         明朝中后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入阁的大学士,必须从翰林院里挑选。
         例如韩爌、钱龙锡、周延儒、孙承宗等人,以前都是翰林。
         现在都认错了,国子监祭酒都认错了,翰林院的人也扛不住了。
         咋滴?
         你现在还能把白的辩成黑的不成?
         翰林院的人也都认错,表示是自己的失职。
         之前还群情激愤,要在朝堂上义正言辞拯救天下,现在都乖乖认错了。
         认错重不重要?
         认错非常重要。
         这是在集体表态。
         这是让集体打成一个共识。
         什么共识?
         地方官员存在大量的贪污、以权谋私、偷税的现象。
         权力的高层达成一个共识后,以后清理人,新进来的人,才会被共识所影响,并且脑子里深植入这个共识。
         好了,这还只是第一个共识。
         这就是他张晨接着南直隶的事,倒逼这群大臣改革的第一个共识。
         既然都承认有问题了。
         是不是就完了?
         当然没有。
         有问题要解决啊。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共识。
         崇祯见人也跪得差不多了,说道:“有问题,是很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不合理的。”
         “朕刚登基之时,都在跟朕说,海内生平,天下安定,朝堂一片和气。”
         刚登基?
         崇祯是天启七年登基的,那时候张晨还没有穿越过来,但是历史他还是知道的。
         崇祯登基不久后,就对魏忠贤动手了,朝堂上的正人君子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弹冠相庆,上演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场面。
         但实际上政治投机分子们则借着那场风波大肆清除异己。
         到处都在歌颂皇帝的仁德,到处都在歌颂大明的千秋伟业。
         舞台中央的鲜花和掌声,对年轻人来说,是致命的毒药。
         “诸位都是大明朝的社稷良臣,都起来吧。”
         社稷良臣?
         你如果信了这狗皇帝的话,怕是活不过后面三章了。
         这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众大臣绷紧的心这才舒缓了下来,纷纷道:“臣等谢陛下。”
         现在谁还提黄锦?
         谁还提南直隶被砍死的读书人?
         谁敢提,谁就是在骂在场所有人失责。
         皇帝都给大家台阶下来了,你还跑出来再提,作死不是这么作的。
         大家不提了,但是皇帝又有问题了。
         皇帝语气也平和了下来,像看一群温顺的小羊一样看着大家,说道:“既然诸位都认识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那咱们就来讨论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这才是最后的关键。
         提出了问题,得有解决问题的方案。
         不,问题的方案皇帝早就有了。
         现在是第二个共识。
         为什么要逼着大家达成第二个共识?
         这就是权力的游戏了。
         在场的诸位,哪一个手下面没有几个在地方上捞钱捞得盆满钵满,年末跑来孝敬的狗腿子呢?
         既然如此,咱们就公开来商量商量,以后要是将各位的狗腿子逮出来了,怎么办吧?
         是把他剁了,还是把他和诸位一起剁了?
         皇帝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有的人就感觉后面好像被捅一下,全身一紧。
         “韩爌,你来说说,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
         韩爌深吸了一口气,手心全是汗。
         “陛下,臣以为,各地税务,已经从知府、知县手里剥离出来,由税务部门管辖,这是良政。”
         你看,终于从他们嘴里说出新政是良政了。
         “只是,税务部,税务局,税务司缺了一些能够快速执行的人员。”
         “快速执行的人员?”
         韩爌觉得自己在这样说下去,要成为各地地方官员的公敌了,朝堂上无数官员要有大的损失了。
         但是话到嘴边了,而且皇帝步步为营,层层逼他说话。
         “臣的意思是,税务部要配置兵丁,能够动武的人,人不用多,但有动武的权力,确保税能正常收上来。”
         从北直隶黄册案来看,抗税最主要的是地主乡绅,他们通过隐瞒土地,贿赂官员来偷税。
         如果是这样,地方的税务部官员可能无计可施。
         但如果给税务部下面的各个衙门配置武力,问题可以快速解决。
         好家伙,这不就是暴力催收吗!
         皇帝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诸位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