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68章辽东新格局
         大明朝最近的风风雨雨,皇太极多少是知道一些的。
         明末的时候,北京城和边关一带其实都潜伏了不少建奴的细作,他们打扮成商人的模样,给皇太极带回了许多情报。
         例如著名的商人佟养性,他就是典型的商人细作。
         他有一个堂哥叫佟养真,就是被毛文龙擒获后送到北京活剐的那哥们儿。
         皇太极此时此刻就看着手里这把燧发枪,就是佟养真从边关走私搞回来的。
         这事还得从去年大凌河之战说起。
         大凌河之战,德格类惨败,大致锦州战线被明军撕开,粮道又被明军切断,皇太极被迫撤兵。
         而那些惨败的将领,都提到了明军的新火器,威力不凡。
         只是皇太极毕竟是战败方,没有机会打扫战场,不可能在战场上获得燧发枪,只能走偏门。
         到现在,终于搞了几只回来了。
         皇太极让人试了一下,这一试,就震惊到了皇太极。
         大多数人认为鞑清不重视火器,导致鸦片战争输的很惨。
         没错,鞑清确实不重视火器。
         鸦片战争时期的火炮还是明末清初的红夷大炮,两百年没有改进。
         不过那是清末。
         鞑清之所以不重视火器,是因为满族以小族统治大族。
         小族统治大族会造成什么局面呢?
         为了能够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然会压制大族。
         从文化、科技、军事上压制。
         火器自然也在其中之列。
         鞑清并不是天生就不重视火器。
         实际上,在明末的时候,皇太极统治集团是非常注重火器的,甚至比崇祯还重视。
         曾经多次按照明朝的火炮、火枪仿造。
         现在皇太极搞了几把燧发枪,自然也沉迷在它的神奇之中。
         “德格类。”
         “奴才在。”
         “你说当日你遇到的明军,都用这个?”
         “没错,明军排成排,一齐开枪,威力非常强悍,比我们之前遇到的所有火枪的射程都远,且开枪方便,我们冲锋的骑兵被击落下马,即便勉强冲过去,战马也非常害怕这上面的刺刀。”
         皇太极眉头紧紧皱起来。
         此时他不是在思考燧发枪的威力了,而是在思考,到底是谁制造出这样的火器,并且发明出那种排队开枪的阵法?
         佟养性说道:“大汗,奴才让人在北京打听过,这火器据说是大明制造局造出来的。”
         “大明制造局?”皇太极就更加疑惑了,“本汗以前为何没有听过明朝还有这么一个衙门?”
         “是明朝小皇帝新政的衙门。”
         “哦,本汗想起来了,你前段时间给本汗的那个明朝小皇帝推行的新政汇总里提到过。”
         “范先生。”
         一边的范文程说道:“小臣在。”
         “你觉得崇祯的新政如何?”
         “小臣认为那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新政的内容你都看了?”
         “小臣看了。”
         皇太极却若有所思起来。
         从最近传回来的消息看,无论是黄册案还是公田案,或者南直隶案,都是非常棘手的大案。
         这种新政必然是触碰到了利益集团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
         在这一点上,皇太极倒是和崇祯有点感同身受。
         因为皇太极从登基之后,便一直在建奴内部推动改革。
         他的改革是让建奴从汗国变成帝制国家。
         例如削弱代善、莽古尔泰等人的权力,弱化八王议政,甚至还想着效仿明朝成立内阁、六部。
         这些在历史上,皇太极都做过,并且很成功,只是要等到崇祯六年,也就是明年。
         而他在推行这些的时候,同样也遇到了困难。
         尤其是让汉人做官,给汉人土地,缓和辽东女真人和汉人的矛盾。
         这些都找到女真贵族强烈的反对和抵抗。
         皇太极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一直沿用努尔哈赤时代的政策,金国很快就会完蛋。
         为什么?
         你想想啊,女真人口一共多少?
         努尔哈赤时代是怎么杀汉人的?
         萨尔浒之战,血洗明军十万。
         沈阳之战,又打得辽东军、戚家军、白杆军全军覆没。
         后来的广宁之战,又杀掉六万多明军。
         这还只是杀明军。
         为了在辽东站稳脚,打败明军,努尔哈赤当年奉行的是扭曲的坚壁清野战术。
         什么叫扭曲的坚壁清野战术?
         就是杀光、抢光、烧光。
         即所谓的三光政策。
         辽东百万汉人死于他的屠刀之下。
         大明朝在辽东的许多堡垒、城寨被连根拔起。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清除掉明军在辽东的根据地,将明军的战略纵深压下去。
         这样大大激化了辽东汉民对女真人的仇恨。
         例如皮岛的诸多将领,例如关宁军的诸多将领,都非常痛恨建奴。
         而历史上,那些人之所以投降,就是因为皇太极上位了。
         皇太极的上位,建奴内部的政治手段从对汉人强硬,变成笼络。
         例如历史上著名的孔有德事件,皇太极亲自去迎接。
         例如后来为了劝降洪承畴,皇太极让孝庄去洪承畴的房间劝降。
         再例如放了祖大寿好几次。
         这些其实都体现出皇太极极其高超的政治手腕。
         可以说,历史跟汉人开了个大玩笑。
         汉人的皇帝迎来了史上最愤青的中二皇帝崇祯,而他的对手则是女真部里政治手段最强悍的皇太极。
         没有皇太极,就没有后来的鞑清。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袁崇焕在崇祯元年说五年平辽,其实不算吹牛,因为当时建奴没有经历皇太极的改革,内部派系斗争非常严重,内部矛盾重重。
         只要采用孙承宗和袁崇焕的步步为营的修城战术,能把皇太极逼死。
         皇太极其实仔细思考了张晨的新政,有很多地方他原先不懂,但是读了张晨写的那些书后,他懂了一些。
         竟然觉得里面有些新政是非常不错的。
         但眼下他肯定不能在金国内部推行的。
         他看着佟养性,说道:“这火枪,咱们能仿造吗?”
         “奴才尽力,按理说不难。”
         “先试着仿造。”
         “嗻!”
         皇太极又看着多尔衮,说道:“林丹汗此时在何处?”
         “听说在科尔沁草原,虎视眈眈。”
         “你带000铁骑过去见他,就说是本汗说的,给他两条路,一是投降,二是乖乖回漠西,否则本汗亲率大军讨伐他。”
         皇太极说完,又补充道:“这次不许搞砸,算是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
         多尔衮说道:“嗻!”
         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心腹,去年他在草原打了败仗,皇太极夺了他的权,冷处置了一段时间。
         其实还是希望将他提拔起来的。
         林丹汗是个软柿子,给多尔衮立功是最好不过。
         皇太极又说道:“代善。”
         “奴才在!”
         “你领万人,去原广宁左所的位置,袁崇焕已经开始在那里筑城了,无比要拆掉它!”
         “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