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89章立刻弄死他!
         像神一魁那种势力小一点的,已经被杨鹤教训了一顿,按照历史剧本的走向,现在乖乖回家在等着朝廷的粮食了。
         还有几路也被打得够呛,暂时都老实了,等着朝廷的粮食和救灾。
         所以,眼前,对崇祯来说,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如何立刻消灭王嘉胤,而是如何立刻从亲王和乡绅口袋里收刮出粮食和银子来。
         只要将从亲王和乡绅那里挖出来的银子、粮食和田发下去,他崇祯就成为大明射慧主义……呃,就暂时能做到社会的维稳了。
         只要今年内部稍微稳定下来,新军练成后,就可以挖出更多的银子!
         所以,崇祯在等待曹化淳和温体仁的好消息。
         好消息很快就来了,是山西太原那边传过来的。
         给耿如杞下面的兵发钱这一招是相当有效。
         从曹化淳的字里行间里,崇祯都仿佛看到了山西那群士兵如狼似虎的身影。
         随后,他就接到了一封晋王找他诉苦的信。
         晋王的每一个字,仿佛都是一部血泪史,整封信里只透露着一个字:惨!
         意思就是陛下您再不管管,咱们老朱家可能就要被抢光了,臣不想活了,臣担心下去之后,没脸见太祖他老人家啊!
         晋王越惨,崇祯当然就越高兴,因为这越能说明曹化淳的确拿到钱和粮食了啊!
         越能说明山西那帮人现在都拿到钱了啊!
         钱这个东西,最好的状态就是分布在老百姓手里,以及按时发到士兵手中,最糟糕的就是被扎堆藏在权贵和官老爷手中。
         当然,钱是没有必要发到老百姓手里,因为发了钱也没有用,反倒惹来许多麻烦。
         钱一部分是发给士兵,一部分是去买粮食。
         十万石粮食,每人领1石(120斤),每天每人吃半斤,也能吃8个月了。
         但只能救十万人。
         陕西、山西、河南到底需要多少粮食?
         这个数据没有人统计,恐怕也无法统计,连户部也根本不可能统计到。
         按照崇祯之前拍脑袋决定的一个数字,就是用2000万两先来堵一堵,不够再给。
         直到把田理清楚了,让老百姓自己能种田,赋税真正免下去,这样农民就能自立根生了。
         2000万两,按照明末的平均粮价,拆不多可以买2500万石粮食了。
         每人发1石,吃8个月,能救济2500万人,这应该可以覆盖陕西、山西和河南了吧?
         当然,这只是理论账,现实不可能是这样的。
         例如粮食运输有损耗,损耗是无法避免的。
         再例如,官员的克扣,官员的克扣很难杜绝,但可以尽力去减少。
         这个时候就要崇祯来想办法了。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从宗室挖钱和粮食出来。
         那十万石粮食已经在运输往陕西的路上,是杨鹤亲自派人过去接的粮食,这下神一魁、撞塌天他们该老实了。
         只要他们拿到粮食,就会安分一段时间。
         不仅如此,其他叛军见投降真的可以领粮食,也会选择被安抚。
         毕竟大家都是农民,没事谁愿意造反。
         可是眼下的局势还不能过于客观,张晨是那种非常有危机意识的人。
         他做事快且狠。
         从哪里表现得出来?
         他一看晋王居然特么的还能写字,这不行啊,这进度要加快。
         他立刻给曹化淳写了一封信,信送过去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二十日。
         曹化淳看完信,打了个寒颤,皇帝的信里只有一个意思:立刻弄死晋王,钱和粮全部扒出来。
         注意,是立刻,而不是尽快。
         只有晋王死掉了,晋王的钱和粮才能全部立刻马上出来。
         弄死亲王是绝对不能冲进王府里拔刀子一顿捅的,除非自己不想活了。
         也不可能埋伏在大街上,因为晋王一般情况都躲在王府里。
         所以啊,只能想一种办法,把晋王逼死。
         历朝历代的亲王非正常死亡一般都只有一个原因,和造反牵扯上那么一点点关系。
         例如前不久刚刚被温体仁弄死的福王。
         这一招绝对是亲王们的噩梦。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曹化淳带着一群厂卫去王府的粮仓里去托运银子,厂卫们拿啊拿,拿得手都发软了,不少人最近肛门都发炎了。
         世子朱审烜在一边监督着,他看得真的心在滴血啊。
         突然一个厂卫“啊”的一下大叫了一声,不知道的还以为他遇到女流氓了。
         突然在银子堆里发现了一个金灿灿的东西。
         “厂公,这里有东西!”一个厂卫大声喊道。
         曹化淳立刻过去,定眼一看,面色大惊:“快!拿出来!”
         朱审烜也来了兴趣,什么东西,这群狗日的居然这么吃惊,难道是见了鬼不成?
         朱审烜走过去定眼一看,看见那东西,先是“咦”了一下,随后皱起了眉头,最后张大了嘴巴,下巴差点没有掉在地上。
         他瞪大眼睛,额头开始冒汗。
         曹化淳把那东西拿在手上,也是微微惊讶,他问朱审烜道:“世子,如果咱没有看错,这是龙袍?”
         朱审烜怔了小会儿才反应过来:“曹公公,这……这东西怎么会在这里?”
         “咱还想问你,这晋王的银库里,怎会有龙袍!”
         另一边的一个锦衣卫又叫了一声,曹化淳转身朝那个方向看去,众人连忙过去。
         朱审烜全身冷汗如同瀑布一般用滚而下,双腿都开始发软。
         他艰难走过去,鼓起勇气再定眼看去。
         我的乖乖,竟然的铠甲!
         他死死盯着那铠甲,仿佛要从它身上盯出花儿来一样。
         “厂公,这里还有!”
         “厂公,这里也有!”
         “还有这里……”
         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把铁锤,捶在朱审烜的心口上,他脸色苍白如纸。
         曹化淳怒道:“全面搜查,全部搜出来!”
         崇祯三年五月二十七日,一条消息从太原八百里加急传到京师,震惊了满朝文武。
         从晋王的银库里搜出一件龙袍,搜出三十副铠甲,三十把刀。
         一切都已经不言而喻,一切都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满朝大臣又惊又恐,又怒又急。
         还没有完,因为西安的秦王府也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