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95章换人
         当那些衙差回来,正准备跟知县大人汇报的时候,突然看见知县大人被人捆绑起来,一刀把脑袋给砍了。
         鲜血喷洒出来,热腾腾的,人头滚落在地上,上面沾满了被鲜血粘起来的灰。
         张德才的眼睛还瞪得大大的,被砍断的脖子处,还在流血,那些皮肉也被灰尘弄得糊成一团。
         打猎的心情是完全没有了,崇祯只要回了北京城。
         顺带着,就把张德才的脑袋带回去,让人挂在城门口了。
         张德才的死,大约在天黑之前,在北京的官场上传开。
         理由千奇百怪,有的私下说皇帝喜怒无常,没有理由就把人杀了。
         有的人则说是张德才贪钱被抓到了。
         总之,说法不一。
         但当天天黑之前,崇祯就将顺天府府尹刘宗周宣入宫中问话。
         他到的时候,内阁辅臣、枢密院、六部大臣都在。
         “臣参见陛下。”
         崇祯也不说话,更没让他起来。
         “知道朕找你何事么?”
         “愚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其实刘宗周已经猜到与张德才有关了,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张德才死了。”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若是一般人,刘宗周估计不屑回答,可是皇帝的话,他就必须谨慎回答。
         “不知张德才所犯何罪?”
         “8倍的加派!对朕的圣旨置若罔闻,朕岂能留他!”
         刘宗周心头一沉:8倍的加派!
         难怪张德才的脑袋挂在了城门口了。
         一瞬间,刘宗周的手心开始冒冷汗,连忙道:“臣有罪!”
         “你确实有罪,可你的罪和张德才的还不一样。”
         “张德才是明知朕颁布了永不加派的政令,还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加派!还敢大言不惭说都在加派,所以他加派就理所当然!”
         皇帝的声音回响在乾清宫内,充满了威严,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皇帝的怒意。
         “而你,是把事情交代下去后,就不去复查了!”
         在大兴县的衙门,崇祯是翻阅了顺天府发来的政令的,这一次收税的要求,的确是强调了不要加派。
         可只是强调了就完了么?
         那这官当一个传话筒,也太简单了,这样说来人人都会当官了。
         刘宗周连忙道:“臣有罪!请陛下惩罚!”
         “罚你半年俸禄,你这顺天府府尹也不用干了,你可有异议?”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谢陛下天恩。”
         “宣邱禾嘉。”
         不多时,邱禾嘉便进来了。
         邱禾嘉不过是一个兵部主事,但却不是一般人。
         在天启年间,就参与平定了安邦彦之乱。
         到了崇祯朝,在己巳之变中,表现非常好。
         就说皇太极北撤,收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他的功劳是非常大的,绝对不下于那些个巡抚总兵。
         在历史上,他在崇祯四年,任职蓟辽巡抚,参与了小凌河之战,打败建奴,又参与了保卫锦州的血战,击退建奴,保卫大凌河城。
         但由于他身体的原因,病倒了,不得不回京,打算告老还乡,次年就病死在北京城。
         这个人在明末,本身算一个人才,只是命太短。
         据说21世纪的山海关,还有他的石像?
         他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办事手段更硬。
         要不然一个文官怎么掌兵并且还大胜仗?
         那些个大头兵,军中的军官,哪一个是善类?
         邱禾嘉进来后,道:“臣参见陛下,圣安!”
         “起来说话。”
         “谢陛下!”
         “朕已经把刘宗周的顺天府府尹一职给撤了,撤掉的原因也很简单,大兴县8倍的加派!大兴知县张德才的脑袋现在就挂在南城门。”
         崇祯的语气平缓,听不出来有太多的情绪波动。
         “现在顺天府府尹的位置空出来了,朕需要找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朕觉得你最合适。”
         邱禾嘉微微一怔,他也没有想到皇帝让他来,竟然是直接给顺天府府尹的官职。
         他是兵部主事,六品官。
         顺天府府尹,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市长,在大明朝是正三品官,和侍郎一个级别的,副部级高官啊!
         这一下,直接升三级!
         其他人也不表态,也不说话。
         邱禾嘉连忙跪在地上:“承蒙天子错爱,愚臣何德何能。”
         “邱爱卿也不必拒绝了,你看大家也都没有异议,说明你是人心所向,而且你身上有诸多功劳。”
         曹于汴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圣明,臣也觉得邱大人最合适。”
         他这话一出,其他大臣心中都非常不屑。
         曹于汴啊曹于汴,你什么时候成了皇帝的一条狗了!
         真是让人心寒啊!
         他这么一说,周延儒也出列道:“臣也觉得邱大人是栋梁之才。”
         这一看,邱禾嘉得了圣宠,不要脸皮的人当然就站出来趁机卖个面子,以后相互好办事咯。
         这不,吏部尚书王永光也道:“邱大人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这就是现实,一朝得势,大家都来捧。
         但若是有一天,你不慎跌落,之前捧你的人,都会出来第一个踩你。
         权力斗争之中,向来如此。
         崇祯道:“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交代完这件事后,崇祯大袖一挥:“今天就到这里。”
         诸位大臣这才出了宫。
         那这件事就这么完了么?
         当然没有!
         这不新官上任三把火么?
         以张晨的性格,至少要在顺天府再来一次人头滚滚。
         话说回来了,为什么要用邱禾嘉?
         本质来说,还是邱禾嘉做事够硬派,执行能力强。
         接下来崇祯打算在北京测试一揽子他的新政,这就必须要有一个手段够硬的人去帮他执行。
         等到北京测试成功,就会有一个新政先行者,在其他地方开始推行。
         这其实是为以后在谋算。
         至于刘宗周,出了这事,罢官肯定是少不了了。
         但刘宗周这个人肯定是有用的。
         这就是张晨的风格,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用处,即便是茅坑的一坨屎,都有用。
         刘宗周这个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书生气息比较重,办事手段不够。
         但是,最大的优点是这个人真的是个正派人物,和李标那种正派是一样的,心里有自己的原则。
         但是和李标的柔弱不同,刘宗周性格比较刚,你说他轴也可以,缺的是手段而已。
         那这种人适合什么呢?
         适合做监察!
         做行政管理,需要非常强的管理技能和人心驾驭能力,以及统筹能力。
         例如政策通知下去后,要不断复查,不断召见下面的人做定期报备,用各种手段尽快让下属去执行,还要平衡好下属之间的利益分配。
         显然,张德才就完全不把刘宗周的话放在眼里,这是没有把下属管好。
         但监察就不同了。
         我不用做其他的事,不必被其他事情分神,也不必你服我,因为我们不是上下级关系。
         我就盯着你,我觉得你有问题,我就喷你!
         而且刘宗周这种有自己原则的人,是最适合做监察类工作的。
         只是他犯了错,得晾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