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13章朕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
         九月五日中午,皇帝御驾抵达北京城外三十里。
         大臣们早早的就来迎接了。
         “吾皇万岁万万岁。”
         崇祯笑道:“都起来吧。”
         “谢陛下。”
         他叹了口气说道:“还有劳诸位爱卿前来迎驾,朕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啊!”
         大臣们心里道:陛下,您也有过意不去的时候?
         吏部侍郎成基命道:“若是陛下以后不要如此胡来,臣等也便不会担心了。”
         皇帝的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下来,他冷冷看着成基命,笑道:“成大人此话怎讲?”
         “陛下贵为天子,怎可随意离开京师,前往边关?”成基命毫不客气,语气铿锵有力,一脸从容不迫的嘴脸,“若是有半点闪失,怎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天下百姓!”
         崇祯冷笑道:“成大人还真是铁胆傲骨。”
         “臣身为陛下的臣子,就应该……”
         “就应该什么!”皇帝立刻就翻脸了,“前线在打仗,后面就应该天天去围堵同僚,去辱骂同僚?”
         “不要以为朕在山海关,就不知道你们在北京城干了些什么!”
         “你们每一个人写的每一份奏疏,朕一个字不落的看完了!”
         “前线浴血奋战!无数好儿郎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朕的朝堂大臣就三番五次奏疏要退兵!”
         “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心里是什么想的!”
         “朕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
         “朕要去何处、见谁,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一个吏部侍郎来指指点点了!”崇祯拔出腰间的天子剑,“你以为朕不敢杀你!你以为朕害怕背上暴君的恶名!”
         成基命跪在地上,头铁道:“陛下,臣句句肺腑之言,若是陛下执迷不悟,臣这吏部侍郎不做也罢!”
         “好!来人,摘掉他的乌纱帽!”
         立刻就有锦衣卫过来,将成基命头上的乌纱帽给摘了。
         其他人一听,立刻求情道:“陛下,成大人也是为了陛下好,成大人忠心可鉴。”
         “都给朕闭嘴!朕回去一个个翻看,若是让朕发现诸位本职的工作没做完,咱们就好好算算账!”
         “王永光,你给朕出来!”
         “臣在。”
         “成基命免去一切职务,立刻处理!”
         “是!”
         说完,皇帝便一挥鞭子,带着人扬长而去,留下一众神色各异的官员。
         回到了乾清宫后,崇祯先是洗了个澡。
         随后就召见了孙承宗、李邦华、毕自严三人。
         让他们呈报了孙传庭和洪承畴那边的伤亡统计。
         最后算了一笔账,孙传庭和洪承畴那边的抚恤金高达120万两。
         加上此次辽东的抚恤金415万两,和100万两的犒赏。
         一共是635万两。
         仗基本上结束了。
         现在最紧急的问题是赶紧筹钱出来发钱。
         发钱一定要积极,只有发钱积极,士兵们打仗才积极。
         这是朝廷最基本的威信。
         上一次找蜀王的麻烦,抄出来的东西加起来也不过才300万两。
         又让温体仁找鲁王的麻烦,抄出来的才150万两。
         加起来450万两。
         又让曹化淳追回了600万两。
         而这段时间,粮草、兵器、军饷等等砸下去了300万两。
         现在国库里还剩750万两。
         毕自严把账算完后,乾清宫的气氛有些凝重。
         635万两要不要给?
         崇祯大袖一挥:给!立刻就给!
         此事就交给户部负责,让户部年底之前将钱全部发下去。
         毕自严说道:“陛下,年底还有300万的官员俸禄要发,恐怕不够。”
         “你尽管先给钱,其他的事情你先不必考虑。”
         “臣以为,那100万两的犒赏,是不是可以先押着。”
         “不准,全部发下去。”
         “是。”
         “枢密院要将所有人的详细文档提供出来,不准有误。”
         孙承宗道:“臣领旨。”
         三人退下去后,崇祯陷入思考中。
         以后所需要的钱,只会越来越多。
         总不能每次都掐着账本来办事。
         得提前屯一笔钱,而且要多屯一些。
         思忖片刻,皇帝道:“让曹于汴来见朕。”
         “是。”
         不多时,都御史曹于汴就来了。
         “都察院去查查成基命,没有问题就放他告老还乡,有问题就给朕立刻立案。”
         “陛下,这……”
         “速去!”
         “臣领旨。”
         这朝堂的官员就是松散习惯了。
         这是万历后遗症。
         以后万历不上朝,朝廷法度全无,官员们是越发的放飞自我。
         现在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用辞官来威胁朕,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一点让不断地强化给每一个官员。
         你们以为大明朝的官是什么?
         是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这些做完了,就完了么?
         并没有。
         第二天早朝,群臣礼毕之后,崇祯不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开口道:“诸位爱卿,朕昨晚一晚未免,心中有一疑惑,还请诸位爱卿为朕解答。”
         狗屁的一晚未眠,昨晚他睡得贼香。
         众大臣道:“请陛下明示,臣等愿意为陛下分忧。”
         “朕昨晚一直在思考,这维持朝堂正常运作的是什么?谁来给朕回答回答?”
         皇帝此话一出,大臣们都面面相觑起来。
         崇祯又道:“来,兵部郎中张东元,你来给朕解解惑。”
         张东元出列道:“回禀陛下,维持朝堂正常运作的自然是朝纲,所谓朝纲废弛,臣不臣,便有神州蒙尘之危,做臣子的,当守朝纲,明法度。”
         “翰林院呢?项煜,你来给朕说说。”
         “自然是依靠纲纪维持正常运作,若无纲纪,则杂乱丛生,小人逢迎,君子不言。”
         “其他诸位呢,有没有要说的?都说说。”
         其他人也不知道皇帝为何今天要这般问,只是作答道:“陛下,臣等也认为要依靠纲纪维持正常运作。”
         皇帝突然笑道:“若是今日,朕废除了这朝堂上下所有的纲纪,会如何?”
         众人大惊,连忙道:“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说到这里了,皇帝的脸色突然就变阴沉下来,声音也变了,怒道:“你们还知道万万不可!”
         “你们眼中还有朕这个皇帝!你们眼中还有朝廷的纲纪!”
         皇帝的声音回响在大殿之中。
         众人顿时感觉胸口如同压了一座大山下来。
         “朕以为你们有些人已经无法无天了!”
         “这些时日,去围堵了枢密院的人都给朕站出来!还有去围堵了孙承宗的府邸的人,统统给朕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