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658节 斯克新城
         这座城池叫做新米努新斯克城,简称为新新斯克城,用上了“斯克”两个字,是俄语的翻译,正大光明地记进了大明的地图册里。
         边远地区的一个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地名,反映了大明朝廷中的政治斗争。
         一些官员是稳健派,他们认为新得到的地盘,全部用中文名,尽快抹去外国的地名,以免将来给他人证据来辩称该地是他们的,以及指责我们,恶心我们。
         另一派则是激进派,他们认为新得到的地盘可以保留地名,以便用来炫耀我大明明的武功。
         武功不是个人的武术,而是武力的功绩。
         之前稳健派占了上风,新得到的地盘都起中国名。
         后来随着军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大官们的心态就膨胀了,他们认为凭借着大明强大的军力,将来打下俄国也不在话下,俄国绝对没有力量翻盘,我们新取地名就是要用他们以前的地名,怕他个鸟!
         一位官员激昂地道:“历史书判断一个国家从来都没有正义与邪恶,有的只是胜利和失败、强大和弱小,就算我们怎么做都会有人说的,如果我们将来被人指责,我们要担心那些可怜虫微不足道的呻吟吗?不,这是对胜利者的褒奖!”
         此人说话掷地有声,上至君,下至臣民都得听,大明首辅马士英也!
         马士英以前属于稳健派,但现在他胆子肥起来了,摇身一变成为了激进派。
         可以理解他的转变,随着明军收割北方,先是漠南、再到漠北,接着到苏武牧羊的北海那里建省,然后又肢解了西伯利亚。
         这些年来,明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而这些胜利,都是马士英为首辅时取得的!
         他当然不能贪天功为已有,但历史是无法绕过他的。
         所以,就给历史留多一些他的印记吧。
         马士英居然这么说:“如果成绩不能用来炫,那么它将毫无意义!”
         次辅杨天生看他如此嚣张,讽刺他道:“你们读书人讲究谦虚,岂有这样自吹自擂,夸奖自己的!”
         马士英是什么人?二榜进士,满腹经沦,嘿然道:“不敢当,当初太祖破元朝,定大都为北平,万民景仰啊!”
         “太祖在前,小生岂敢落后!”马士英拱手,一点也不谦虚地道。
         他作为大明文官中的第一位,位高权重,礼绝百僚,不是关键性的大政策走向,他说的话,这个面子得给!
         因此在夺取一些地方后,都保留了俄文原名或者以“新”+“俄文地名”,新米努新斯克城就是取名新政后的产物。
         它在去年的下半年,用了半年的时候修建,完工的时候已经是今年年初,当时天寒地冻,一起动手的军民许多人都得了冻疮,有的人被冻到肢体坏死,不得不截肢!
         俄罗斯的反应实在是太慢了,现在才派人过来,来了也不敢动手攻城,严重BS他们,特M的!
         站在城头的主将冯双礼冷笑着,痛惜着自己人的损伤,早知道他们这么逊色,就可以停工等今年天暖后才干活了。
         他自挎包里淘出一根粗粗大大的雪茄烟,旁边的副官连忙从燃着的火盆里取火为他点燃。
         雪茄烟外包装印有“胜利”的字样,这是来自东南国的特供,专门供应军队,每年都有十万根以上的雪茄烟从海外运送到大明,所有的官兵只要填表后,均能免费领取,打仗的军队优先,士兵一人领一根,军官一人领三根。
         抽得肯定不过瘾,可免费谁都喜欢,哪怕冯双礼是个将军,也差勤务兵代他去领回了三根。
         雪茄烟味冲劲大,特别合适老烟民们受用。
         见长官都抽上了,其他军人们也跟着亮出家伙,有的雪茄、香烟、旱烟,还有的是抽着大碌竹水烟,几乎每个人都在抽烟,就连去年来的新兵也抽上了,也方便,
         好家伙,城头烟雾弥漫,乍一看还以为是开战了呢。
         城头上自然有政治军官、军法军官,但他们并不作干涉,因为目前的状态抽烟是不成问题嘀,连他们也抽上了。
         海军多酒鬼,陆军多烟枪!
         两中华的后勤供应包括免费的烟酒,是军人们的福利。
         看着驶近的敌骑,士兵们狠狠地抽着烟,心中叹着气。
         敌骑已经进入了线膛枪的射程,可明军战士们手里只得滑膛枪,射程太近不好使,咳!
         示敌以弱,扮猪吃老虎!
         明军位于俄罗斯前线的堡垒严控线膛枪,所有的线膛枪除非是敌人大规模攻城,否则一概不能使用!
         如果使用了,小打小闹能够取得多少战果,反倒让他们警惕。
         不使用,使用的时候会让他们大吃一惊!
         其实也有一些关于明军使用远射程火枪的讯息上报,由于没得到验证,连列别德也没有采信。
         他看到的是随着哥萨克的逼近,从城上射下来的是弓箭!
         有两名哥萨克中箭,不过没有掉下马去,
         除了线膛枪,目前较准确的是弓箭,确切而言是弩,有些许的加了瞄准镜的弩送到前线使用。
         这种弩的准确度高,但明军有线膛枪,所以弩是小众武器,特种兵使用它们。
         至于弓,那玩意儿连蒙古新兵都不想用它们了。
         还是保留了一些弓在城头上,用来发射火箭。
         由于使用船队,明军的物资供应充裕,因此防守的手段多样化,城内甚至还有四门投石车!
         运送来的装备是如此之多,人均为2.5把火把,以至于官兵们笑骂道:“后方的大爷们以为我们是哪吒,一人三头六臂拿三把火枪上阵!”
         ……
         试探没得结果,瓷器国军队既没开枪也没打炮,光是放箭,让列别德打探不出什么,无可奈何!
         人家就是欺负你四条腿的上不了城墙,没看到瓷器国的军人们都在城头抽烟吗,手离武器,轻松至极!
         调集哥萨克去攻城?
         别逗了,人家这么高的城墙,那些罗圈腿爬得上才怪。
         不仅高,防守的力量人多枪多!
         列别德绕城跑马,估计一下约有三千人左右,考虑到现在没打仗还有隐藏的兵力,应该翻倍。
         他猜得没错,实际上是五千五百人!
         还有这么强的火力,列别德看到了瓷器国军人全火器化且不算,关键是他们的大炮!
         那口径粗得,啧啧,应该是32磅大炮。
         呃的上帝!
         列别德很清楚这次俄罗斯军队出征,后面姗姗来迟的官军只携带有16磅的大炮而已,也不多,而这座堡垒隔五米就有一门大炮,只怕比俄罗斯官军的炮还要多得多!
         俄罗斯老毛子其实从古至今混得不乍地,既没钱,又顽固落后,科技不发达,单是一个造炮,他们就造不了,都是从国外进口,质低价高。
         一再地叹气,列别德问副官科斯金大尉道:“都画下来没有?”
         “画下来了!”他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