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古代网红小店 > 第二十四章 这章纯理论
         贾小棠搬出好久没用的书桌,挪到窗户边,开始挠头思考。
         首先先捋一下现有的。
         书架让她爹弄了。
         桌子椅子,找山长,那些淘汰掉的,修理一下,再利用。
         练武的家伙,镖局和杨子瑾送的,正好。
         书籍、笔墨纸砚,也有了,就是杨子瑾那一箱子不够,还有山长赞助。
         挠一下脑袋,还有什么是现成的?算了,先想想该准备的吧。
         第一,洗漱用具,这时代是有牙刷的,是用骨头、兽角、竹子或者木头等材料,在头部钻两排孔,植上马尾,和现代牙刷很相近了,小棠一咬牙,贵就贵点吧,买。
         第二,棉被这些生活用品,还有校服,哎哟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第三,粮食,多存点,哪怕不是全细粮,也得粗细掺和着吃,不行,买几亩地,让孩子们自给自足,光靠买粮食,太贵,吃不起。
         第三,教学用具,就比如学点医学,你的准备点草药啊,不能光说,这年代也没有照片,图画都是抽象的,万一认错了的呢,还是得拿实物。
         第四,人员储备,教师队伍大约凑齐了,后勤人员还没有,她是想请她老师出山的,给掌管整个书院,毕竟以前干过管事,得去请。其余人员得和她老师商量。
         第五,……想不起来了,容她实践中再考虑。
         嗯嗯,先去找杨婆婆,明日再去找山长。
         就这样坐下还没到半个时辰,贾小棠又出门了。
         “嗳?这是又干什么去,不是说努力啊。”贾右在院里喊道。
         “找人一起努力去。”
         “这孩子,靠谱吗?啊,感觉不咋地。”贾右嘟囔着,继续低头锯木头。
         就这样不靠谱的贾小棠一路飞驰,跑到前街,她曾经努力的地方,小学毕业的地方,杨婆婆家。
         正好赶上了杨婆婆出门要去买烧饼。
         “老师。”小棠一向这么称呼杨婆婆的。
         “哎哟,小棠,你可是好久没过来了,快快进来。”杨婆婆刚带上门,就一把推开,让小棠进去。
         小棠三两步的就过去扶着杨婆婆,很是亲切,“您这是要去干什么啊,我陪您去,我这事情不急。”
         “那感情好,小时候你就愿意跟着我到处逛游,左拐角处,买烧饼,也不远,走吧。”又把门关上。
         小棠挎着杨婆婆的手,边聊着这段时间都干了些什么,边听杨婆婆说她孙子的事情。
         “啊,你这是开了个善堂,你挺能啊,你。”震惊极了,搁谁谁震惊啊,这么点孩子。
         “哎呀,等回家的,再和您说。倒是小道,我去蓝山书院遇到过,长的那么老高了,听说,学习很是了得。”
         “呵呵,我这孙子啊,从小就老成,在书院,师长倒是经常夸奖他。”杨婆婆提起自己孙子很是自豪。
         “给,十个铜板。”小棠先一步递过去。
         杨婆婆伸出去的手又缩回来,不用客气,自家学生,从小就如此,和一家人似的处。推来推去倒显得外道了。
         买烧饼的大娘眯眼瞧,“哎哟,这不是小棠吗,好久没见着你了,来找你杨婆婆了。”
         小棠笑嘻嘻的说,是啊,还嘴甜的说,吃过这么多家,就您家的烧饼味道最好。
         逗得买烧饼的大娘捂嘴笑,不捂嘴不行,牙坏了几颗。
         回到家,杨婆婆就去厨房给小棠沏红糖姜水,女娃娃喝那个好。
         小棠坐在客厅下首的椅子上,左右瞧,看看和她以前过来,哪里有不同了,嗳,这是什么?
         “那是,我闲暇时秀好的小摆件,怎么样,好看吧。”正巧杨婆婆进门看见小棠手里拿着的。
         那是副早些年,她就请画师画好的,是她当初做管事的时候,她站在庭院里指挥丫鬟、婆子做事的场景,她怕老了忘了,索性秀出来,做个摆件。
         要说,请杨婆婆这件事,之前小棠还有些犹豫,毕竟杨婆婆年纪也不小了,再费心费力的,怕吃不消。
         但看过这幅画,她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挺正确。
         接过杯子,吸溜一口,就把事情说了。
         “啥?”杨婆婆刚坐下,听闻,立马攥着帕子站起。
         “哎哟,您先坐下,听我说啊。”
         “那你说说。”
         “事情就是这样,我想请您回去坐镇,说实话,我就信您,我信您能做好。我知您,钱不钱的,您是不看重的,当然也会给您。
         主要我看您现在洗洗衣服、做做饭的,这些太委屈您了。您适合更高的位置。”
         头一次,有人说她委屈,现下谁不说她享福啊,一天天,儿子儿媳挣钱挺多,孙子又出息,也是头一次,有人说她适合更高的位置,并且信她做好。
         杨婆婆瞬间眼眶红了,是呀,这些年感觉自己是挺幸福,但总缺点劲头,那种生活的证明。
         她没看错,她的小棠懂她。
         “嗳?咋还哭了,是不是不乐意啊?”小棠慌了,别给老师惹出啥伤心事来。
         杨婆婆摆摆手,示意小棠坐下,“不是,没啥,就是突然感慨,这一辈子,还能遇见一个知心人儿。”
         “实话说,小棠,我就觉得老了,是不是被嫌弃了,做点什么事情,还被小道爹娘拦着,就怕我累着,可谁知道,我多想证明一下,我还有能力……”说着说着,又开始擦泪了。
         小棠赶紧劝,“老师,这咋越说越难过上了呢,可别哭了啊,听您这话,我就算您小知音了吧,咋,小知音说话还不好使了,嘿嘿。”
         被逗乐的杨婆婆,一脸嫌弃,“还小知音,真是,给点颜色,就能开染坊,我也不推脱,你阅历在那里,确实管理善堂吃力,我就过去帮你。”
         痛快,得说小棠当时愿意跟着杨婆婆学,也是因为老师爽利,有么说么,小棠很是喜欢和这样子的人打交道,不累。
         师徒俩就这么击掌定了这件事情了。
         从杨婆婆家出来,小棠松口气,好了一半就搞定了,找人做饭、守门就交给新任馆长了。
         下一步,找山长拉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