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文帝本纪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延医
         薛家的确没有生出事端。元晗不知道薛钧究竟用什么制挟了薛铸,半月后,薛家嫡支只留下薛绍薛绪二人,薛铸和薛钧薛铎回到祖籍老宅颐养天年。
         薛家的旁支虽然仍旧是占据了武将的半壁江山,但是已经有不少新面孔出现。
         卫舒被元晗从边关召回,在枢密院担任四品中书舍人。卫家嫡支都在祖籍守孝,卫舒便代表着卫家的地位和荣耀。
         八月初,御驾自行宫回京。暗卫追踪李陵和李菁的踪迹,最终还是跟丢了。两个月的时间,杳无音信。
         放饵钓鱼,鱼没露面反而丢了饵,让元晗十分恼怒。
         到了中秋前夕,事情有了转机。
         得了赐婚后,曲亦瑶打着张疏桃的名义,在元晗的指点下,精准挤兑兼并了南朝不少生意。
         也因此,在王倩密奏青州多了不少南方商人,澜折县的山中近来也有不少“药材商”的时候,元晗知道,快要收网了。
         对于那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计划的恼怒,也消退了不少。
         这些商人进了澜折就被王倩盯上了,一举一动也在掌控之内。只可惜,没有李竹的踪迹。现在她有了李菁这个傀儡在手,真正的万事俱备,只差一个契机了。
         元晗心中隐隐有个想法,可是演武在即,不能再生波折,否则就是给了塔里赫连入侵的机会。
         演武定在十月,已经是深秋。可沂州靠海,天气倒也适宜。
         京城去沂州并不算遥远,元晗的仪仗九月二十日出发。卫蕴冬必然是要随驾的,宫内的大小事务就交给张疏桐打理。
         元晗想了想,让人把桑卓也加进了随驾之列。桑卓入宫快两年,并不怎么受宠。他柔顺归柔顺,但也仅只是柔顺,久了便索然无味。他虽然在塔里地位不高,可毕竟比元晗更加熟悉,所以还是将他一并带上。
         临出发前,赵彦发动了。
         他这一胎刚怀上的时候,反应十分激烈,眼见着人迅速瘦了下去。太医一直忧心,他能不能熬过生产的鬼门关。不料真到了生产的时候,顺利得不像话,不过两三个时辰,孩子平平安安落地。
         景成二年九月十五日,承徽赵氏生下元晗的第四女,赐名元瑾。赵彦也由良承徽晋为良顺容。
         卫蕴冬抱着元瑾笑道:“这是个懂事的孩子,前期闹腾了些,生的时候一点不费力气。”
         曲明舒满脸羡慕:“希望臣侍也能有良顺容的好运气。”
         元晗笑着宽慰他:“你这也是个乖的,从头到尾都没闹过你,放宽心吧。”
         这可并不能让人宽心。已故的贞君怀着三皇女时,谁不羡慕他的顺遂。谁能料到,他居然没能平安度过生产?
         元晗显然也是想到了秋书,觉得不吉利,又不知该如何圆场。
         还是卫蕴冬接过话去:“令顺仪不必太担心,生产的日子还早,现在担忧岂不是自己吓了自己?”
         如是一番开解,才让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因着赵彦生产,后宫的人几乎都来道贺,元晗这才发现,梁辰不在其中。
         “最近怎么没看见雪哥儿?”
         卫蕴冬将怀中的元瑾交给一旁的宫侍,这才答道:“夏日暑热,入秋之后转凉,一热一冷,璃儿本就体弱,这就又病了。睿贤君衣不解带地照顾,人都瘦了一圈了,总也不见好。”
         元晗想起太医当年的话,也有些忧心:“太医怎么说?”
         卫蕴冬只微微摇了摇头:“璃儿过些时日就要病一场,太医无非就是那些说辞。别说贤君了,就是臣侍都快背下来了。”
         元璃一岁多了,生病次数比宫里这么些人加起来都多,汪太医几乎常年往雪阳宫跑。不仅仅是卫蕴冬,太医的那些说辞元晗也听了无数遍了。
         行宫避暑回京后,元璃一直病着,梁辰一颗心全都扑在她身上,连元晗这边都冷落了。
         为了孩子日夜揪心的,除了梁辰,还有杨崇。
         刘云已经快三岁了,走路还不算稳当,说话更是只会说断断续续的几个字。请了大夫来看,都只说是小时候摔了头导致的,只能开了方子好好养着。
         提到摔了头这件事,杨崇气的面色煞白。
         后来杨崇问了豆蔻,不过是田氏故意找茬,把杨崇抱到正房去。至于刘云是怎么摔到头的,杨崇只能推测,是刘志刘忠玩耍时将刘云推到地上。是不是有意,根本无从判断。
         和离之后,刘霞远赴边关,田氏一家人也回了祖籍,杨崇过了几天舒心日子。
         可是随着刘云日渐长大,他的缺陷也暴露无遗,比同龄的孩子远远不足。延医问药许久,终究是没有法子。
         终于有了个名医给他指了一条路。
         “渭州有一家姓童的大夫,她们家祖传的针灸之术出神入化,或许可以治好小公子。”
         这可谓是救命的稻草。
         杨业立即派人去渭州。这家人是打听到了,可是名医总有些怪癖,一口回绝了杨家的延请,对杨业开出的高价视若不见。
         派去渭州的人铩羽而归。
         看着杨崇整日以泪洗面,杨家人都不好受。
         “我听说太医院也有擅针灸之术的,我去求求皇上,请个太医回来给云儿看看。”杨茵提议。
         杨崇的眼睛里迸发出希望之光。
         杨茵想了想:“陛下明日就要离京,我让疏柳去求棠贵君试试。”
         若是真的求到张疏桐面前,派个御医还是没有问题的。
         没想到真的出了问题。
         张疏桐一脸为难:“二皇女现在正病着,所有擅小儿科的太医都围着雪阳宫打转。我若是贸然指了个太医去杨府,岂不是同睿贤君结仇?要不等一段时间,二皇女康复了再说?”
         “那还有别的太医吗?”
         “别的太医倒是有,”张疏桐皱眉,“听你说你那外甥是打小落下的毛病,不是专攻小儿科的御医,也看不出个什么来。”
         张疏柳一筹莫展。妻主难得有事拜托他去做,他却办不成。
         看他的样子,张疏桐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楼院正和几位太医要随陛下走,剩下的太医里,我给你指个医术最好的,也算是尽力了。”
         于是,连翘接到了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