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建一座城市给你看 > 第33章 疯狂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君子兰的炒作高峰提前了。
         他原来记忆中,明年才是炒作的高峰,今年虽然热了起来,但是还没有达到癫狂状态。
         当然,也许现在还没有达到最高峰,明年才是高峰。
         但是这批君子兰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卖多少都是赚的,加上急于展开特产城的事情,这个时候出手可能少赚一些,但是风险也小。
         这种炒作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谁能在高位出局,把钱赚到手才是高人。
         等到泡沫破裂,那些高位入局的人,就将承担恶果。
         作为一个重生者,李虎城可不想做一个失败者。
         早晨六点多,李虎城和程化蝶在永春下车。
         到候车室洗漱一番,就到站前广场边上的一家饭店吃饭。
         一人一屉小笼包子,一碗甩袖汤,就吃了起来。
         “兄弟,老妹儿,是来买君子兰的么?
         饭店老板娘神秘兮兮问道。”
         “哦,不是,就是来出差的。”
         “出差不就是为了君子兰么?”
         “你怎么知道出差就是为了君子兰?”
         “现在到永春来的,十个有五个都是为君子兰来的。我可跟你们说啊,这个生意可不好做,弄不好就叫人给骗了,给抢了。”
         老板娘说的挺恐怖,李虎城却不认为会有这么严重。
         抢也好,骗也好,这种事情在那里都可能发生后,但都是特殊情况。
         一个城市再乱,也不可能达到这种无法无天的程度。
         “没关系,我们也不做这个生意。我们是到洗衣机厂买洗衣机的。”
         “哎哟,现在洗衣机可不好买,供不应求啊。不过,你们要是有君子兰,想买多少有多少。”
         “洗衣机跟君子兰有什么关系?”
         “拿君子兰换洗衣机啊。我告诉你们啊,在咱们永春,只要你有君子兰,想换什么都有。”
         “洗衣机、彩电、冰箱、轿车、摩托车,反正什么都能换。”
         这君子兰岂不是成了货币?
         “君子兰现在很贵吧?”
         “那是,一天一个价,噌噌往上涨。对了,我一会儿就去君子兰市场,你们要是想去看热闹,我就带你们去见识一下。”
         “你不开饭店么?”
         “出去买菜啊,顺便到君子兰市场赚点钱,比饭店挣的还多。”
         “好,我俩就跟你去看看热闹。”
         吃过饭,两人就跟着老板娘向君子兰市场走去。
         火车站对面就是长途汽车站,路边上就有十来个人,正在叫卖君子兰。
         不过都是一些花苗,很不像样子,但是这里卖20元一棵。这样的花苗,在关山苗圃里,李虎城扔了不少。
         李虎城不禁有些心疼。
         我至少扔掉了好几万啊。
         过了汽车站,就是前进路市场。
         永春的君子兰市场,有四个比较大,前进路市场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刚到街口,就听得有人吆喝。
         “卖报啊,卖报,永春君子兰报。”
         李虎城和老板娘花了两毛钱,一人买了一份儿报纸。
         这是一张四开对折的彩色印刷报纸,内容主要是关于君子兰的市场信息、品种介绍,栽培技术,价格信息等等。
         “君子兰还有个报纸?”
         程化蝶惊奇道。
         “有报纸有什么奇怪的?电视上、广播上还有君子兰的节目呢。相声大师专门说君子兰相声,画家给君子兰作画,诗人给君子兰写诗,作家给君子兰写文章,书法家给君子兰题字,歌唱家给君子兰唱歌。”
         “你们看看报纸,这上面就有诗人的诗歌。”
         李虎城顺着老板娘的手指,果然就见到了一位著名诗人讴歌君子兰的诗歌。
         一进市场,就是一家君子兰商店,不过不是卖君子兰的,而是跟君子兰相关的产品。
         有君子兰牌香烟、君子兰挂历、君子兰香皂、君子兰服装等等,都来蹭君子兰的热度。
         往里面走,人就多了起来。天南海北各种口音的人都有,显然来自各全国各地,争相讨价还价。
         为了一盆油匠君子兰,十来个人争抢着要买。
         人人手里拿着钱,不停地加价。很快,一个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以两万元六千元的价格,捧走了这盆花。
         “老板娘,这个人看起来是个知识分子,也来买花?家里看来很有钱啊?”
         “家里倒不一定有钱,也是倒买倒卖的。别说知识分子,全城人每天有四十多万到君子兰市场上。”
         “这么多人?永春一共才多少人?”
         “二百多万人,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天天到市场上来。”
         “他们不用上班?”
         “上班,单位也鼓励养君子兰。你知道机床厂么?全厂两千人,家家都养君子兰。”
         “一些学校里,各个班级都养。”
         “这么多花,往哪里卖啊?”
         “这你就不知道了,全国各地都卖。永春有一百多家君子兰公司,外地分公司更多。还经常到外地举办君子兰展览。”
         “在港岛办过,春节的时候,还到东洋去展览。港岛的电视台,免费给咱们的君子兰做广告。”
         “倒腾君子兰的都发财了,那些老板到外地,回回都坐飞机。”
         疯了,真的疯了,这就是市场即将崩溃的前兆。
         君子兰这种花卉,它本身的价值主要有两点。
         一是名字比较响亮,寓意比较好。
         二是它的观赏价值确实比较高,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开花这一特性,具有一种象征性意义。
         但是就算再好,也只是一种花而已。
         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和培育成本,它的实际价值,上品也就一两千元,品相一般的,也就几百元而已。
         之所以被炒的如此之高,归根结底还是供求关系失衡。
         君子兰被炒得名声大振,市场需求急速扩张,短时间内供不应求,价格自然暴涨。
         不过,现在的人对于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深,误以为价格会永远上涨,所以纷纷投身到市场中来。
         这种疯狂游戏早晚会结束,历史上无数的类似事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永春谁做君子兰生意最有名?”
         李虎城问道。
         “这个嘛,就要数花卉协会的会长冯欢菊。她研究君子兰几十年,既是专家,又是大老板。”
         “在哪里能找到她?”
         “前面不远就是花卉协会,她天天在那里。你想找她就过去,不过她很忙的,不一定会见你。你们自己逛,我到那边买几棵花苗卖。”
         “谢谢你啊。”
         “不用客气,回去的时候,还到我哪里吃饭啊。”
         往前走了八九十米,就是一座三层小楼。
         门前挂着一个牌子:西林省永春市花卉苗木协会。
         “虎城,这个冯会长会见咱们么?”
         程化蝶有些担心。
         “会的,她不看咱们的面子,还得看君子兰的面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