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 > 第208章 南征调度
         经过刘禅的战略忽悠,马超重新焕发了生机,起码气色比之前好了太多。
         虽然他晚上还是睡不着,还是要靠饮酒助眠,但白天已经神采奕奕,主动跟同事攀谈论事,军政大事也敢积极发言,让众人刮目相看。
         在巴郡呆了数日,刘备也率众返回成都。
         官复原职的太守辅匡非常开心,这会儿他非但不阻止刘禅,反而还积极询问世子有没有机会带他出去打打仗,增加点见识。
         刘禅琢磨许久,诚恳地道:
         “下次一定。”
         说实话,刘备这次还真是恼了孙权。
         他带了五千人,只要刘禅说能打,他就下定决心去灭了孙权。
         这一点诸葛亮虽然不支持,但他觉得刘禅是前线指挥官,涉及到信息传递因素,他应该更有发言权,所以也没有全力阻止。
         既然刘禅不愿意这时候去打东吴,刘备索性就当带着几千人来了一次武装游行
         他公开宣布把这五千人调入刘禅麾下,接受刘禅的调度,
         而之前封给刘禅的那些不值钱的官职也被刘备一一收回。
         以后刘禅只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刘备的继承者。
         而且是在刘备还活着的时候就掌握大军的继承者。
         这个身份比之前所有的官衔拧在一起更有分量,
         甚至可以说,刘备并不排斥现在就把权力移交给刘禅一部分。
         他对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信任了。
         见刘备对刘禅这么支持,诸葛亮索性建议刘禅开府,让刘禅可以自由任命手下属官。
         汉代开府的要求很高,刘备也得多多考虑一些手下众将的心情,
         不过刘禅战功赫赫,想必手下元从也不会在这种问题上跟刘备争执。
         等回成都之后,刘禅的开府就能安排上了。
         ·
         比起开府这种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众将返回成都之前,诸葛亮和法正已经率先安排了随时准备支援上庸之事。
         说起来上庸的位置比较尴尬。
         它在汉水以北,刘备军若是想大规模支援,要不然就是从襄阳沿着汉水向西,要不然就是从汉中沿着沔水向东,
         反正从江州是很难直接把大规模兵力调过去。
         诸葛亮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先安抚刘封孟达,同时威慑申仪,尽力争取申耽。
         告诉他们刘备一定会全力支援,让刘封和孟达尽力抵抗。
         剩下的事情,也只有看调兵能不能及时赶到了。
         当然,还看曹魏到底敢不敢真来上庸送死。
         至于刘禅在预言中提到的那个汉嘉太守黄元,刘备肯定也不会就因为一个预言杀他。
         但他还是决定小心为上,把黄元调回成都工作为官。
         一切安排妥当,刘禅和刘备一起返回成都,
         说起上庸的事,他也一直在思考——
         如果魏军的目的真是佯攻上庸,趁机偷袭襄阳,
         那他们在襄阳安排的内应到底是谁。
         不过刘禅也随即想到一个问题。
         曹魏这么大规模的调兵,如果只是把一切赌在襄阳的内应上,是不是太冒险了。
         一直到了成都,法正和黄忠的身体也没有出现问题。
         刘禅总不好一直等着两人发病,也只能先回之前居住的左将军府调动军队,筹备南征事宜。
         刘备现在是汉中王,住在之前的府宅不太合适,
         为了不给一些儒者名士说自己不合礼法的机会,刘备已经宣布建造汉中王宫。
         但现在民生情况不好,刘备也不愿意大兴土木,
         他暂时仍居住在之前的府邸,建造王宫的事情丢给黄权,让他“缓缓图之”。
         住啥宫殿,留着钱打仗不好吗?
         再说,刘备心中的宫殿也不在这里。
         最少,要回长安再说啊。
         听话的刘禅很了解父亲的心思,
         益州的民生因为之前两年的大战消耗太过,虽说趁着曹操去世偷袭一波问题不大,
         但想要发动匡扶汉室的大规模北伐作战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准备。
         不然陷入汉中这样的泥沼战就麻烦了。
         南中,必须要拿下来,而且要尽快稳定。
         征战许久,他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再不敢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盲目开战。
         他先叫人搜集南中诸郡蛮夷的具体分布,又找人请来之前多次跟蛮夷交战的李严了解蛮夷的基本情况。
         这个历史上恃才傲物,坑了诸葛亮的大才在刘禅面前倒是表现的颇为恭敬。
         听刘禅问起南蛮之事,李严对答如流,还隐隐表示愿意为世子分忧。
         “南蛮众人不服王化久矣,
         世子可以招抚为名,聚越嶲蛮夷于一处,再四面包围,不使一个走脱。”
         “夷人畏武不畏德,只要斩杀夷帅,再迁夷人来蜀中,其余人等,不足挂齿。”
         李严眼高于顶,连同事都不看在眼里,自然也不会把那些蛮夷当人看。
         他认为刘禅应该进剿之后用雷霆手段镇压众蛮夷,然后迁民到蜀中为奴。
         南边那块地方,烟瘴纵横,反正也不会提供多少粮食产量,就让给那些蛮夷自己玩去吧。
         刘禅差点被李严的建议逗乐了。
         虽然放弃南中有助于集中兵力,但放弃这么一大块土地,在后世史书肯定会被人喷成狗。
         而且据他了解,南中并非荒蛮一片,
         诸葛亮的北伐就从南中获得了大量的军资和人口支持,让北伐一直可以保持攻势。
         他不好直接打击李严,索性淡然一笑:
         “多谢李将军指点,他日南征,背靠犍为,还需李将军费心筹备军资后援啊。”
         李严听得心花怒放,不禁露出几分显而易见的得意之色。
         他自认为自己绝不比诸葛亮能力差,只是认识刘备的时机不对,不然应该早就是刘备手下的首席谋主。
         刘禅现在已经有开府之权,将来肯定会继承刘备的大业,
         跟他搞好关系,说不定日后的位置能在诸葛亮之上。
         就算不看史书,刘禅这会儿也看出了李严眼中显而易见的野心。
         他心道此人能力极强,但还真是不好驾驭,以后还得小心才是。
         ·
         送走李严,刘禅本想看看还能不能从成都去往千年之后,
         他刚叫人烧好热水,还没来得及把方便面从行李中取出来,仆役已经通传说王平来访。
         “王子均来了?!”刘禅大喜。
         他赶紧取出泡面,亲自泡上一碗,
         王平在仆役的引领下小心翼翼进门,
         见刘禅在兴冲冲地往一个圆盒里倒水,赶紧退到外面。
         刘禅欢喜地招招手,道:
         “可是王子均将军?快请快请!”
         王平在心里默念了几遍面见世子的礼仪,缓缓趋步入内,赶紧拜倒在地:
         “臣王平,叩见世子。”
         王平板盾蛮出身,又是降将,一直觉得自己上不了台面,历史上他屡立奇功,依然改不了这个毛病。
         好在,刘禅对于这种人已经很有经验。
         在注重门第等级的年代,肯折节下交,对下层人那是莫大的礼遇。
         他离席也向王平顿首行礼,惊得王平赶紧躲在一边。
         “使不得使不得,世子,万万使不得啊!”
         刘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