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返回1998 > 第437章 正式试味
         返回1998正文卷第437章正式试味某天下午。
         面包车缓缓停在道林烧烤门前路边的停车位上。
         驾驶室和副驾驶座的车门先后打开,葛良华和徐同道从车上下来。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店里。
         徐同林、戏东阳等人在大厅里穿串,听见脚步声,几人先后望来,看见是徐同道和葛良华。
         都露出笑容。
         徐同林起身,从桌上的纸巾盒里抽了点卷纸,擦了擦手,“来啦?我给你们倒茶啊!”
         徐同道笑笑,没有拒绝。
         他和葛良华最近经常来这里,平均大概两天来一次。
         他们每次来,徐同林总是第一个起身去倒茶。
         9月份的天气很热,他们开的面包车空调效果还不如电风扇,所以,他还真有点渴。
         他没说话,跟他身后的葛良华往厨房望去,问:“李厨呢?还在厨房忙活呢?”
         他口中的李厨,是李小山,徐同道从雾都挖来的那位厨师长。
         李小山这一个多月,一直在这里研究火锅底料、蘸料、辣油等等配方,他们上次来的时候,李小山就说研究得差不多了。
         那天他们就说好——今天他们再来的时候,李小山就正式做一次火锅让他们试味。
         很正式的那种试味。
         虽说之前他们每次来的时候,经常能试到李小山新研究出来的火锅底料,或者蘸料、或者辣油的味道。
         但之前的每次试味,都是单独的。
         比如单独品尝一下新研究出来的火锅底料味道。
         或者是新研究出来的蘸料。
         又或者是辣油。
         几者结合在一起,做出来的正式火锅是什么味道?葛良华没试过,徐同道也没试过。
         “嗯,今天一大早他就亲自去菜市场挑了猪腿骨、牛腿骨、鸡架骨,还有新鲜的大鲫鱼等东西回来,说是都是吊高汤用的,这时候好像是在厨房里准备一些蘸料……”
         手上还在穿串的戏东阳,不疾不徐地回答葛良华。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徐同道已经带着几分期待,走进厨房。
         身形瘦削、穿着一件白色厨师服,腰系黑布围裙的李小山此时正在案板那里切蒜子。
         一颗颗比花生粒大不了多少的蒜子,李小山很有耐心地一粒粒切片,听见脚步声,他转脸看了眼徐同道。
         给了一个笑脸,点点头,打了个招呼,就收回目光,继续切他手下的蒜子。
         徐同道笑吟吟地看着。
         一粒粒蒜子,被李小山切成指甲厚的薄片,切了一小堆,用刀口拢了拢,又耐心地把这些薄片切成丝。
         这次切的就有点粗细不一了。
         但这也是正常的,这要是还能切成大小均匀的细丝,那就变态了。
         切丝切了一遍,他的刀法就变得狂乱,一阵横剁、竖剁、斜剁之后,将案板上那一小堆蒜丝剁成蒜蓉。
         笑吟吟站在厨房门旁的徐同道看到这里,笑问:“都准备好了?”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从李小山剁个蒜蓉,都这么有耐心,搞出这样的花样,看出李小山应该是挺闲了。
         忙的话,谁踏马有闲心这么剁蒜蓉?还先切片、后切丝?
         李小山随手拿来一只白色圆盘,将砧板上刚刚剁好的那些蒜蓉,一把铲进盘中,收拾砧板卫生的时候,微笑点头,“嗯,差不多了,再切几个小米辣就行了,要现在上锅底和烫菜吗?”
         徐同道笑容不变,“嗯,上吧!为了试得准一点,我今天中午一口饭都没吃,就吃了一个苹果,肚子已经很饿了。”
         “好!你稍等啊!”
         李小山说着,迅速拿了几个小米辣放在案板上,一阵跳刀之后,便全部切成一个个小圈。
         ……
         他做火锅汤底的时候,徐同道也没离开厨房,就站在不远处含笑看着。
         看他在早就准备好的铜制火锅中,放入姜片、蒜粒、大葱片、小葱段、红枣、枸杞、当归、酸菜、冰糖、新研究出来的火锅底料、味精、泡椒等物,又看他揭开一个半米深的不锈钢大桶桶盖,从桶里舀出乳白色的一勺勺高汤。
         不锈钢桶盖揭开的时候,徐同道嗅了嗅鼻子,闻到浓浓的骨汤香气。
         很纯正!
         以他那几年做厨师的经验,这种骨汤香气他一闻,就知道这骨汤真正是各种骨头吊出来的高汤,而不是很多火锅店都喜欢用的各种添加剂勾兑出来的假货。
         李小山将这份锅底端出厨房的时候,徐同道出于好奇,走过去,用长柄大勺在不锈钢汤桶里捞了捞。
         他发现桶底有不少骨头。
         有猪骨,也有很粗的牛腿骨,还有鸡架骨,以及三条用白色沙布包裹好的大鲫鱼。
         吊高汤他也会。
         一般的小饭店,不存在吊高汤这个程序。
         因为小饭店走的就是物美价廉路线,用高汤的话,成本就呼呼地往上涨,菜肴的定价就没法维持在低价。
         否则铁定亏本。
         但大一点的饭店,讲究口碑的饭店,就普遍喜欢用高汤给菜肴调味。
         说得更久远一点——在以前没有味精和鸡精的时代,厨师给菜肴调味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各种秘制高汤和酱料。
         当然,用高汤最多的,还是火锅店。
         但最喜欢在高汤里作假的,也是火锅店。
         没办法,火锅店大部分也是走的平价或者低价路线,真用实打实的高汤,那利润就薄了,亏本也有很大可能。
         徐同道……要不是他那正在装修的西门一品火锅店,在水鸟市人气最旺的大通美食街,要不是因为那里每天都有充足的客源,他也不敢在自己的火锅店里,用货真价实的高汤。
         这玩意实在是太费钱了。
         ……
         李小山给大家调了两个火锅汤底。
         一份是红汤锅底,一份清汤锅底。
         另外,他还准备了十几种烫菜,像鸡翅、火腿肠、羊肉卷、牛肉卷、豆皮等等,都有。
         除此之外,他还亲自询问每个人的口味,亲手帮大家调制适合每个人口味的味碟。
         等他味碟都调好的时候,两个大铜锅里的汤底,也正好被炭火烧沸。
         葛良华早就给大家准备好白酒、饮料。
         李小山站在一旁,伸手示意,“各位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