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之大国工匠 > 第十四章以勤工俭学的名义
         “你杨师父说的对!
         匠,这个字可不是那么简单!
         不是说你学了某一样手艺,就能称之为匠!
         在古代,只有在某一方面,具有极高造诣的手艺人才能称之为匠!
         只是后来,人们都比较客气,对一些不具备资格的手艺人也尊称之为匠!
         慢慢的,后来人才以为,只有学了某一样手艺,就能称之为匠!
         比如学了点木工手艺就能称木匠。
         学了点打石头的手艺,就成了石匠!”老太太对杨明德的话很认同。
         张俊平也很认同两个人的话。
         只是,刚刚还在互相斗嘴,拆台的两个人,突然又统一战线,让人感觉怪异。
         想着,张俊平忍不住打量了一下两人。
         “小子,不好好吃饭,盯着我看什么?”张俊平的动作自然瞒不过两个人老成精的师父,老太太用筷子敲了张俊平一下道。
         “哦!”张俊平赶忙夹起一块烤鸭。
         便宜坊的烤鸭真不错,倍香!
         比后世吃过的便宜坊烤鸭好吃许多倍。
         徒弟吃师父天经地义,张俊平也不和两位师父客气,努力吃菜。
         至于喝酒,上一世张俊平就不喝酒,因为喝酒会麻痹神经,缩短他的职业寿命。
         这一世就更不敢喝了。
         酒后吐真言,万一哪天喝多了,说了不该说的话,怎么办?
         酒足饭饱之后,张俊平主动承担了刷锅洗碗的工作。
         洗刷完,把石桌擦拭干净。
         三个人坐在院子里乘凉聊天。
         “小平子,不得不说你运气真好!
         旧货站维修家具的活,好好干!
         干好了,能成为你这辈子最大的财富!”
         “知道了,师父!我一定好好干!
         只是,这里面有好多工艺我搞不定!”
         张俊平嘴上回应着,心里暗暗嘀咕,自己怎么就变成了“小平子”?
         你还按原来的叫法多好,俊平!多好听!
         哪怕你像老太太一样,直接一个“小子”称呼我也行。
         “不要着急,你现在做的就很好!
         先把那些需要维修的家具工艺研究透彻了,再动手维修也不迟!
         说起来,你小子可是捡了个大漏!”
         “嘿嘿,运气好!”张俊平以为杨明德说的是那些珍贵的明清红木家具,挠挠头笑道。
         “是啊!你的运气确实好!
         这要是让故宫研究所那帮人知道,
         旧货站有这么多破损的明清古家具,早就打上门,把它们弄走了!”
         “故宫研究所要这些破损的家具干什么?”
         “干什么?
         要是好家具,故宫研究所还不要呢!要的就是破损的明清精品家具!”老太太在旁边插话道。
         “对!
         他们要破损的明清精品家具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研究!
         故宫研究所成立的目的,一是为了维护保养故宫里留传下来的那些古董!
         二是为了研究、还原古董本身所蕴含的传统工艺!”
         杨明德和老太太都搞了多年的教育工作,如今新收了徒弟,很自然的进入教徒模式。
         “故宫研究所那些老家伙就是一群收破烂的,就喜欢收集一些坏家具,碎瓷片,破砖烂瓦……
         那就是一群疯子!”
         “一群可爱又可敬的疯子!”
         杨明德和老太太很随意的说着一些,后世张俊平接触不到的东西。
         有常识,也有秘闻,让张俊平大开眼界。
         “师父,我想勤工俭学!”张俊平把自己今天早上琢磨的事情说了出来。
         “你现在不就在勤工俭学?”
         “不是现在这种,我想开一个家具店,做勤工俭学!”
         “开家具店?怎么想起开家具店了?”
         “我想开家具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然是赚钱,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第二,就是把自己对木艺方面的研究,转化为成果!
         比如,我在维修明清古家具中,学到的一些传统家具里面的工艺,可是尝试着融入到新式家具之中!
         让传统工艺在新式家具中焕发新生!”
         张俊平没有隐瞒自己想赚钱的目的。
         赚钱不丢人!
         即便是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这样的艺术巨匠,也一样要赚钱。
         世人衡量艺术家的成就,也往往喜欢用艺术作品的货币价值来衡量。
         你的作品卖一百万,我的作品值二百万,那么在世人眼里,我就是比你厉害。
         “想法不错,我看可以!
         等开了学,你打个勤工俭学的申请交上来!”
         “谢谢师父!”
         这个年代,只要你敢闯敢干,基本上都会发财,可是私人做生意真不是那么简单的。
         虽然国家改革开放了,也允许个人经商,有了个体工商户。
         但是,这个年代,个体工商户绝对是贬义词。
         一旦当了个体工商户,不仅自己要遭受白眼,就连家人也跟着抬不起头来。
         这个年代,干个体工商户的都是那些没有工作的闲散人员或者劳改释放人员。
         可是,还有一种情况,做个体经营,不仅不会被瞧不起,还会得到赞誉。
         那就是大学生勤工俭学。
         八十年代,国家,学校都非常支持鼓励大学生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实践。
         就像古人说的,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大学生的事,能叫经商吗?
         这叫勤工俭学!
         这叫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实践经验!
         张俊平打的注意就是打着勤工俭学的旗号,开一家家具店。
         按照现在的情况,开家具店那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就连家具店的工人他都想好了。
         把村里那些跟着杨明德学过木匠的叫过来,足以支持起一家家具店来。
         “你能塌下身子,干点事,师父自然是支持的!
         你想好在什么地方开店了吗?”杨明德点点头,很欣慰的问道。
         他对张俊平务实的做法还是很赞成的。
         杨明德自己的家族本身就是世代经商的。
         建国前,北京最大的木器厂就是杨家的产业。
         建国后,搞公私合营,后来又被收归国有……
         “大栅栏吧!这边人气比较旺!”
         店址,张俊平早就想好了,就在大栅栏。
         先租,有机会就买下来。
         “门店的事,需要我帮忙吗?”老太太开口问道。
         “距离开学还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先慢慢找着点,实在不行,我再麻烦师父您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