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筑梦维艰 > 第四十九章 学做农活
         张文雅带着两个妹妹,边跳舞边唱歌来到客人们的面前。
         驻队干部们和知青们,看到一个个小姑娘,稚嫩消瘦的小脸上带着羞怯,个个浓眉大眼的透着聪颖。
         大家此时才对农村的粮食匮乏,程度有了深刻的认识。
         消瘦的李月娥,不好意思地对几位知青说:“俺这儿粮食不够吃,也没给你们做什么好饭,只炖了一只鸡,一点儿其它的肉也没有,这实在是没办法呀!
         现在是困难时期嘛,就请各位谅解啊?”
         客人都说:这已经很丰盛了!
         孩子们充满好奇地忽闪着大眼睛,拉着阿姨的手,很有礼貌地请客人们坐下说话。
         几位知青都亲切地夸她们飘亮又可爱。
         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客人们让孩子们坐下来一起吃早餐。
         孩子们都摆摆手说:“谢谢大家,我们去院子里吃饭。”
         她们说着就跑出了屋门。
         李月娥见大家不一会就把一笼包子吃完了,她就立即又端上饭桌一馍筐冒着热气的菜包子。
         张光明瞧见几样蔬菜见了盘底儿,他就赶紧往盘子里添加了一些调拌好的蔬菜。
         紧接着,他又给大家的碗里添加了半勺子玉米粥。
         这美味可口的饭菜香喷喷的,让驻队干部和知青们的食欲大增。
         张支书夫妇马上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多吃点饭,到田地里干活才有力气。
         张支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俺这儿只有粗茶淡饭,别见笑哦?第一顿饭就在我家吃哦,以后呢?
         我就让看电话的李鸿运和他老婆,给你们在大队院里的房子里做饭。”
         他又具体地说,“哦,就是你们住的隔壁那两间房子,当做你们的餐厅和厨房。
         那位妇女她可会做饭了,希望你们好赖饭都能够吃饱。
         这一顿饭呢?
         就给你们整的丰盛些,算是为你们表示欢迎的早餐吧!
         你们不要客气哦,俺一家人就到厨房里去吃咯,你们赶快吃吧。”
         他们夫妇俩刚把脚迈出门槛,这帮人就迫不及待地纷纷伸出左手,又拿了一个菜包子,张口就又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都说:“这包子好鲜香呀!”
         客人们用右手拿着筷子,伸长胳膊就去盘子里,夹着勾人味蕾的鸡肉吃,都赞不绝口地说:“这鸡肉炖得软烂浓香,真好吃呀!太好吃了!”
         大家然后又夹着青菜塞到嘴里,咯吱咯吱地响,有滋有味地吃着,却没有一人去夹野菜吃。
         大家又喝着香气扑鼻的玉米粥。
         纷纷满脸惊讶地说道:
         “嗯?这菜咋怎好吃哩?”
         “嗯?这玉米粥咋这么香啊?”
         ……
         几人满口溢香,再不顾的说话了,都埋头又吃又喝。
         李中秋见大家光吃鸡肉和蔬菜,但没有一人品尝一口野菜,就品尝了一口口野菜,就惊讶地说:“哇,好翠爽可口的野菜呀!
         你们都快尝尝吧!”
         他们迟疑了一下,见李中秋吃的那么起劲儿,就鄙夷地看了一下几样野菜,极不情愿的吃了一口,然后睁大眼睛几乎同时说:
         “啊太好吃啦!”
         “诶?!没想到乡下的野菜的味道,真是人间美味呀!”
         李月娥这时才开始,让自家的孩子们围着石头桌子前,坐在石凳子上准备吃饭。
         父母一样一样把几样野菜和菜包子,给孩子们端上桌子,孩子们纷纷惊呼道:“诶呀,这么多的野菜呀?嚯,还有咱最爱吃菜包子啊!”
         父亲说,“是呀,今天的饭菜,可是谁家娶媳妇,才会做的婚宴呀!”
         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吃着丰盛的早餐。
         “这可是平常只要在梦里,才能吃到的的美味大餐啊!”大女儿张文雅笑嘻嘻地说。
         张光明夫妇,却端着玉米粥往各自的碗里倒了一些调菜的汤,呵喽呵喽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张文雅忙问,“爸爸妈妈,你们咋不吃包子呢?可香啦!”她一面大口大口地嚼着一面说。
         爸爸微笑着说:“我吃过了。”
         妈妈她也说:我也吃过了。
         夫妻俩一起说:“孩子们赶紧吃吧!”
         其实,夫妻俩根本不舍得吃一口啊,留着让客人和孩子们吃嘞。
         驻队干部和知青们大口大口地吃,吃得直拍肚子。
         吴保国用那一口娘娘腔说:“这顿饭可真是太好吃呀,快撑死我了。”
         大家一直夸张支书和爱人做的饭菜,比省城里大饭店的饭菜都鲜香啊!
         知青们一个个站起来,仔细地观赏着屋里墙上的一幅一幅画。
         干部们把饭钱压在盘子底下后,看到客厅显得很拥挤,就踏出门槛,去欣赏院子里的鲜花了。
         小文雅等爸爸领着客人走了。
         她忙和妹妹文慧,还有文君,仨人开始收拾屋里的饭桌上和饭桌下面的一片狼藉。
         妈妈把小女儿文杰放到木童车前让她学走路。
         她已经会推着木童车颤颤巍巍地走几步路了。
         李月娥她嘱咐着文慧说:文慧来看着妹妹,可不要把她给摔着喽。
         然后她就麻利地“哗啦哗啦”刷锅和碗筷。
         然后文雅和文君每人拿起小笤帚一个打扫屋里,一个打扫院子,姐妹俩扫完地后,又把大桌椅小桌椅抹得一尘不染。
         两人收拾停当后,就去厨房棚子里挎着个柳条编成的篮子。
         文雅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俩去薅草了哦。
         李月娥答应了一声,给小女儿又吃了奶,亲了亲小女儿的红润的小脸蛋儿,就把小女儿又放到童车前就走出了屋门。
         她不放心地转身对文慧叮咛道:“妈妈要去生产队干活了,你可要看好文杰哟,不要把她摔着喽。”
         文慧答应着,看着小妹妹推着木童车,咕噜咕噜地响着,在院子里转圈玩。
         小文杰看着姐姐咯咯地直笑。
         当小女儿转过身去,李月娥就疾步向外走。
         她来到大门口轻轻地插好大门,这才急急忙忙地到生产队报到去了。
         张支书第一天让知青们认识了所有的农作物。
         还给他们讲许多农谚,驻队干部们和知青们听了,都很感兴趣。
         张光明还给知青们,讲农学等,是关于农业方面的生长过程。
         最后领着他们来到鱼塘,又给他们讲渔业方面的养殖技术。
         知青们看到前面黑色的憨态可掬的三只鸭子,一边嘎嘎地欢叫,一边用脚蹼划着水前行。
         鸭子后面紧跟着一群白色的晃动着身子走路的三只鹅,它们在水中一边欢游,一边伸长脖子,鹅鹅鹅仰天高歌。
         那水中还有好几种观赏鱼、螃蟹、乌龟、大红虾等等,知青们有的用手去抓鼓眼睛的样子奇特的金鱼。
         有的知青捉鱼儿玩,有的知青捉虾玩,鱼儿和虾儿在他们手掌里翻腾跳跃,他们觉得好玩极了。
         次日,张支书在家里拿了两把铁锹,又去育种基地的仓库里,找来好几把铁锹,分发给干部们和知青们每人一把,知青们兴奋地接过铁锹乐呵呵的。
         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浇灌禾苗呀,每个人心中都挺兴奋的。
         秦春天笑眯眯地说:“扛着铁锹走咯,我们要去给庄稼浇水喽!”
         张支书带路走在前面,驻队干部们和知青们,昂首阔步地走着跟在张支书的后面。
         这一路上干部们欣赏这儿的庄稼耕种的很规矩,长势也挺有劲儿,对张支书领带村民,把块块庄稼家管理的这么好,大加赞赏。
         知青们眼睛不够用了,指指这儿文是啥禾苗,又指指哪儿问是啥苗,叽叽喳喳的不辩农作物。
         虽然昨天张支书已经指物告知这几位知青了,可是今天却把苋菜当成了芝麻,把韭菜当成了小麦,把艾叶说成是棉花。
         张支书一一予以纠正。
         驻队干部虽然分不清庄稼苗,但是他们绝对不敢问。
         知青们看到地里长着的野菜花和野花儿,都觉得喜欢的不得了,六人边走边议论个不停。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绿油油的油菜地,就要正式参加劳动了,人人心中怎么会不激动呢?
         张支书温和地对他们说:“你们这样握着铁锹,看到小河里的水流过来,就把小河沿儿的土,打开个豁子口,然后看着一畦禾苗的水走不动时,就要把高处的土扒拉扒拉,让水流过去。
         如果这一畦满了,就要改口到另一畦田地里。
         驻队干部也是第一次干灌溉庄稼的农活儿,觉得很不容易。
         他们和知青们没多大会儿,弄得浑身都是泥水。
         次日,张光明让大家拿着锄头,去清除禾苗里的草。
         他示范着说:你们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要用左腿后蹬,用右腿前弓,两腿叉开蹬着地面,心不慌,手要稳。
         就这样,看准草向后搂,一使劲不留根。
         知青们学着张支书的姿势。
         “看,就像我这样,向后一使劲。”
         大家都学着他的姿势。
         你们还要记住:“稳,准,狠三个字哦。”张支书说着一棵草被他连根锄起来了。
         他们忙学着张支书的样子,“啊!我一不小心把草和油菜一起锄起来啦!”吴保国一脸内疚地表情尖叫道。
         “那是你稳准分寸没把握好,再就是你用劲过于生猛了。”张支书又说。
         干部们就是把油菜给除起来了,也不敢哼一声。
         张支书忙对大家说,“再学我这样,慢慢来,不要慌,越慌越学不会呀。
         俗话说,‘着急吃不了热豆腐。’”
         大概才过了两三分钟,马晓梅她说:我也把油菜给锄了。
         她又感慨地说,“来时我妈妈她对我说,在农村流传着一句老话:‘庄稼活用不着学,看他咋做你咋做。’谁知道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呢。”
         张支书很有耐心地教着这些来自各个地方的驻队干部,还有省城的高中学生们学锄地。
         这些人的悟性都很高,学着他的一招一式。
         大家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能熟练地掌握锄草技术了。
         虽然大家满脸汗水,但都很高兴,又很有成就感。
         次日蓝蓝的天上艳阳高照,明媚的阳光,照耀在驻队干部和知青们的身上,每个人都感到暖暖的。
         今天张支书要手把手,教给大家棉花的管理技术。
         他还让这群人,从劳动中感悟人生哲理……